芒口瓷

芒口瓷


相关考题:

已知大麦籽粒有壳(N)对无壳(n),有芒(H)对无芒(h)为完全显性。现以有芒、有壳大麦×无芒、无壳大麦,所得子代有1/2为有芒有壳,1/2为无芒有壳,则亲本有芒有壳的基因型必为:()。 A.NNHHB.NnHhC.NNHhD.NnHH

已知小麦无芒(A)与有芒(a)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基因突变。为了确定基因A是否突变为基因a,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A.5无芒×早有芒(6 AA ×早aa)B.6无芒×早有芒(6 Aa×早aa)C.6无芒×早无芒(6 Aa ×早Aa)D.6无芒×早无芒(6 AA×早Aa)

古文献中所谓“口有芒不堪用”的评论是指什么?

尖芒使钩容易刺入鱼体()。A、尖芒向钩轴过分内倾,钩不易从鱼口脱出,尖芒外倾鱼易上钩,刺鱼可靠而且持久B、尖芒向钩轴过分内倾,钩易从鱼口脱出,尖芒外倾鱼易上钩,刺鱼不可靠而且持久C、尖芒向钩轴过分内倾,钩易从鱼口脱出,尖芒外倾鱼易上钩,刺鱼可靠而且持久

无芒白颖小麦与有芒红颖小麦杂交,F1表现无芒红颖,F2表现无芒白颖199株、有芒红颖204株、无芒红颖299株、有芒白颖28株。问交换值是()%。

青蟹的养殖过程中,因盐度的突然升高容易导致()爆发。A、白芒病B、红芒病C、黄芒病D、饱水病

磁窑里出的瓷器()由上迭压复烧、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是这一磁窑的特征之一。A、钧窑B、官窑C、定窑D、哥窑

《左传;襄公四年》记载:“芒芒禹迹,画为(),经启()。”

已知水稻的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现有抗病有芒和感病无芒两个品种,要想选育出抗病无芒的新品种,从理论上分析,不可行的育种方法为()A、杂交育种B、单倍体育种C、诱变育种D、多倍体育种

水稻的有芒和无芒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性状显隐关系的是()①有芒×有芒→有芒②有芒×有芒→有芒215+无芒70③有芒×无芒→有芒④有芒×无芒→有芒101+无芒97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有一大麦杂交组合,F2代的芒性状表型有钩芒、长芒和短芒三种,观察计得其株数依次分别为348,115,157。试检验其比率是否符合9∶3∶4的理论比率。

密封式灯具内或灯泡容量超过150W以上时禁止使用()。A、瓷灯口B、螺旋灯口C、胶木灯口

关于水稻的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野生水稻是红芒B、野生水稻有倒刺C、栽培稻已经完全没有芒D、芒的存在可以防止鸟类啄食

《左传·襄公四年》记载:“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经启()。”

水稻中有芒对无芒是显性,抗稻瘟病是显性,它们的控制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且都是单基因控制,现以有芒抗病的纯合品种和无芒感病的纯合品种杂交,希望得到稳定的无芒抗病品系,回答下列小题希望在F3获得100个无芒抗病的稳定株系, F2最少应种多少株?F2最少应选多少株?

已知大麦籽粒有壳(N)对无壳(n),有芒(H)对无芒(h)为完全显性。现以有芒、有壳大麦×无芒、无壳大麦,所得子代有1/2为有芒有壳,1/2为无芒有壳,则亲本有芒有壳的基因型必为()A、NnHhB、NnHHC、NNHhD、NNHH

额定功率在100W及以上的白炽灯的灯口必须严禁用()A、胶木灯口B、瓷灯口C、塑料灯口

单选题青蟹的养殖过程中,因盐度的突然升高容易导致()爆发。A白芒病B红芒病C黄芒病D饱水病

单选题密封式灯具内或灯泡容量超过150W以上时禁止使用()。A瓷灯口B螺旋灯口C胶木灯口

单选题下列被誉为“芒果之王”的是(  )。A田东香芒B田阳香芒C田林香芒D靖西香芒

问答题古文献中所谓“口有芒不堪用”的评论是指什么?

多选题磁器口历史上的名称有(  )。A白岩场B龙隐镇C灵隐镇D瓷器口E瓷场口

单选题磁窑里出的瓷器()由上迭压复烧、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是这一磁窑的特征之一。A钧窑B官窑C定窑D哥窑

多选题海南盛产的芒果品种有(  )。A象牙芒B白玉芒C金煌芒D吕宋芒E鸡蛋芒

名词解释题芒口瓷

填空题无芒白颖小麦与有芒红颖小麦杂交,F1表现无芒红颖,F2表现无芒白颖199株、有芒红颖204株、无芒红颖299株、有芒白颖28株。问交换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