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稻的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野生水稻是红芒B、野生水稻有倒刺C、栽培稻已经完全没有芒D、芒的存在可以防止鸟类啄食
关于水稻的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野生水稻是红芒
- B、野生水稻有倒刺
- C、栽培稻已经完全没有芒
- D、芒的存在可以防止鸟类啄食
相关考题:
水稻中有芒对无芒是显性,抗稻瘟病是显性,它们的控制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且都是单基因控制,现以有芒抗病的纯合品种和无芒感病的纯合品种杂交,希望得到稳定的无芒抗病品系,问:⑴所需的稳定类型在第几代开始出现?占多大比例?到第几代才能予以肯定?⑵希望在F3获得100个该稳定类型株系,F2最少应种多少株?
已知大麦籽粒有壳(N)对无壳(n),有芒(H)对无芒(h)为完全显性。现以有芒、有壳大麦×无芒、无壳大麦,所得子代有1/2为有芒有壳,1/2为无芒有壳,则亲本有芒有壳的基因型必为:()。 A.NNHHB.NnHhC.NNHhD.NnHH
已知小麦无芒(A)与有芒(a)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基因突变。为了确定基因A是否突变为基因a,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A.5无芒×早有芒(6 AA ×早aa)B.6无芒×早有芒(6 Aa×早aa)C.6无芒×早无芒(6 Aa ×早Aa)D.6无芒×早无芒(6 AA×早Aa)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广西梧州发现一处可谓植物中的“大熊猫”的万年野生水稻。它生长在阴凉且缺少阳光的地方,但一穗就有近千粒果实。野生稻是水稻的祖先,抗病、抗虫害能力特别强。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一种被称做“水稻杀手”的杂草稻已造成相关稻田平均减产10%左右,严重的达60%~80%,因此该野生稻的发现具有重要价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对野生稻进行保护可以保护基因多样性B、利用杂交技术可以改良现有栽培水稻的基因库C、野生稻的光合效率很高,因此可以直接引种栽培D、栽培水稻与“水稻杀手”杂草稻发生竞争,导致水稻产量下降
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的,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普通野生稻在进化过程中丧失了部分遗传多样性B、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变异决定了普通栽培稻的进化方向C、落粒性突变对普通野生稻有利,对普通栽培稻也有利D、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虫基因,是水稻育种的有用资源
已知水稻的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现有抗病有芒和感病无芒两个品种,要想选育出抗病无芒的新品种,从理论上分析,不可行的育种方法为()A、杂交育种B、单倍体育种C、诱变育种D、多倍体育种
水稻的有芒和无芒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性状显隐关系的是()①有芒×有芒→有芒②有芒×有芒→有芒215+无芒70③有芒×无芒→有芒④有芒×无芒→有芒101+无芒97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水稻中有芒对无芒是显性,抗稻瘟病是显性,它们的控制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且都是单基因控制,现以有芒抗病的纯合品种和无芒感病的纯合品种杂交,希望得到稳定的无芒抗病品系,回答下列小题所需的表现型在第几代开始出现?占多大比例?到第几代才能予以肯定?
已知水稻的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现有抗病有芒和感病无芒两个品种.要想选育出抗病无芒的新品种,从理论上分析不可以选用的育种方法有()。A、杂交育种B、单倍体育种C、诱变育种D、多倍体育种
水稻中有芒对无芒是显性,抗稻瘟病是显性,它们的控制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且都是单基因控制,现以有芒抗病的纯合品种和无芒感病的纯合品种杂交,希望得到稳定的无芒抗病品系,回答下列小题希望在F3获得100个无芒抗病的稳定株系, F2最少应种多少株?F2最少应选多少株?
已知大麦籽粒有壳(N)对无壳(n),有芒(H)对无芒(h)为完全显性。现以有芒、有壳大麦×无芒、无壳大麦,所得子代有1/2为有芒有壳,1/2为无芒有壳,则亲本有芒有壳的基因型必为()A、NnHhB、NnHHC、NNHhD、NNHH
问答题栽培稻是由野生稻培育而来的,我国栽培水稻的演变是怎样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