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颈后肩端面锈蚀或局部碰伤时,可消除局部高于原表面的金属,并用不小于120目的砂布蘸油打磨光滑后使用。

轴颈后肩端面锈蚀或局部碰伤时,可消除局部高于原表面的金属,并用不小于120目的砂布蘸油打磨光滑后使用。


相关考题:

滚动轴承车轴在厂、段修时,轴颈和防尘板座锈蚀,可用00号砂布蘸油打磨,打磨后允许有()。 A、轻微打伤B、轻微磨伤C、轻微痕迹D、轻微拉伤

最高运行速度大于160km/h的轮对轴颈上在距防尘板座端面80mm以外部位如存在宽、深均不超过()mm的横向划痕时,可用00号砂布蘸油打磨光滑,经探伤确认不是裂纹时允许使用。A、0.1B、0.2C、0.3D、0.4

轴颈上在距轴颈后肩80mm以外部位存在的宽度、深度均不大于()的横向划痕时,可蘸油打磨使用。A、0.5mmB、0.6mmC、0.7mmD、1mm

车轴卸荷槽或轴颈根部圆弧部位有锈蚀时,用粒度不小于120目的砂布蘸油打磨,打磨后凹陷深度不大于(),经复合磁化荧光磁粉探伤检查无裂纹时方可继续使用。A、0.2mmB、0.1mmC、0.3mmD、0.4mm

轴颈及防尘板座锈蚀时,可用粒度不小于()的砂布蘸油打磨光滑。A、120目B、140目C、150目D、130目

轴颈引入部磕碰伤时,可消除局部高于原表面的堆积金属,并用00号砂布蘸油打磨()后使用。A、明亮B、平整C、圆滑D、光滑

铁路货车轴颈上在距轴颈后肩()以外部位如存在宽度、深度均不大于0.5mm的横向划痕时,可用00号砂布蘸油打磨光滑,经探伤检查确认不是裂纹时可使用A、75mmB、80mmC、85mmD、90mm

轴颈上在距轴颈后肩80mm以外部位存在宽度、深度均不大于()的横向划痕时,可用00号砂布打磨光滑,经探伤检查确认不是裂纹时可使用。A、0.2mmB、0.5mmC、0.8mmD、1.0mm

轴颈引入部磕碰伤时,可消除局部()原表面的堆积金属,并用粒度不小于120目的砂布蘸油打磨光滑后使用。A、小于B、大于C、低于D、高于

轴颈上在距轴颈后肩80mm以内部位不得存在横向划痕,但由于密封座和中隔圈所引起的凹陷环带,其深度不大于0.05mm时,可用不小于120目的砂布蘸油打磨光滑后使用。

轴颈引入部()时,可消除局部高于原表面的堆积金属,并用粒度不小于120目的砂布蘸油打磨光滑后使用。A、锈蚀B、裂纹C、磕碰伤D、缺损

轴颈上在距轴颈后肩80MM以内部位不得存在横向划痕,但由于密封座和中隔圈所引起的凹陷环带,其深度不大于()时,可用00号砂布蘸油打磨光滑后使用A、0.05MMB、0.10MMC、0.15MMD、0.20MM

退卸轴承的轮对,必须加强对轴颈卸荷槽部位的外观检查,表面锈蚀的允许用()号砂布蘸油打磨,打磨后允许有轻微痕迹。A、00B、10C、5D、15

车轴轴身的打痕、碰伤、磨伤及电焊打火深度不大于2.5mm时,经打磨光滑,消除棱角后可继续使用。

轴颈或及尘板座锈蚀时,可用不小于120目砂布蘸油打磨光滑。

轴颈及防尘板座锈蚀时,应()A、报废B、送厂修理C、蘸油打磨D、不处理

货车轴颈上的划痕可以用00号纱布蘸油打磨光滑,打磨后可继续使用。()

轴颈上存在()时可使用00号砂布蘸油打磨,清除毛刺后使用。A、锈蚀B、轴颈后肩50mm以外部位存在的纵向划痕深度不大于1.5mmC、擦伤、凹痕总面积不大于60mm2,深度不大于1.0mmD、轴颈上在距轴颈后肩80mm以外部位如存在宽度、深度均不大于0.5mm

单选题轴颈及防尘板座锈蚀时,应()A报废B送厂修理C蘸油打磨D不处理

判断题轴颈或及尘板座锈蚀时,可用不小于120目砂布蘸油打磨光滑。A对B错

单选题轴颈引入部()时,可消除局部高于原表面的堆积金属,并用粒度不小于120目的砂布蘸油打磨光滑后使用。A锈蚀B裂纹C磕碰伤D缺损

单选题退卸轴承的轮对,必须加强对轴颈卸荷槽部位的外观检查,表面锈蚀的允许用()号砂布蘸油打磨,打磨后允许有轻微痕迹。A00B10C5D15

单选题轴颈及防尘板座锈蚀时,可用粒度不小于()的砂布蘸油打磨光滑。A120目B140目C150目D130目

单选题轴颈引入部磕碰伤时,可消除局部()原表面的堆积金属,并用粒度不小于120目的砂布蘸油打磨光滑后使用。A小于B大于C低于D高于

判断题轴颈后肩端面锈蚀或局部碰伤时,可消除局部高于原表面的金属,并用不小于120目的砂布蘸油打磨光滑后使用。A对B错

单选题轴颈引入部磕碰伤时,可消除局部高于原表面的堆积金属,并用00号砂布蘸油打磨()后使用。A明亮B平整C圆滑D光滑

判断题轴颈上在距轴颈后肩80mm以内部位不得存在横向划痕,但由于密封座和中隔圈所引起的凹陷环带,其深度不大于0.05mm时,可用不小于120目的砂布蘸油打磨光滑后使用。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