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从河流下部穿越时,水面管道轴线上应每隔()米抛设一个浮标。A、20mB、30mC、50mD、100m

管道从河流下部穿越时,水面管道轴线上应每隔()米抛设一个浮标。

  • A、20m
  • B、30m
  • C、50m
  • D、100m

相关考题:

燃气管道安装中,对于管道焊口需进行100%无损探伤的有( )。A.穿越铁路的管道 B.跨越河流的管道C.重要道路下的管道 D.室内低压煤气管道

室外燃气管道采用焊接连接时,应做100%无损探伤的包括( )。A.中压B级天然气管道全部焊缝B.低压燃气管道全部焊缝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C.穿越铁路、公路、河流处的管道焊口D.地上管道全部焊缝

根据《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管理规定》,管道单位应当及时予以制止,无法处置时应当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的情形有( )。A.在危险化学品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外缘两侧各5米地域范围内的危害管道安全运行的行为B.在穿越河流的危险化学品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500米地域范围内,实施抛锚、拖锚等作业的C.在穿越河流的危险化学品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1000米地域范围内,实施挖沙、采石等作业的D.在危险化学品管道专用隧道中心线两侧1000米地域范围内,实施采石、采矿等作业的E.在危险化学品管道专用隧道中心线两侧2000米地域范围内,实施爆破作业的

下列关于压力不大于1.6MPa的室外燃气管道,正确的设计是( )。A.地下燃气管道不得从建筑物和大型的构筑物的下面穿越B.地下燃气管线穿越主要道路下时,应加套管C.燃气管道随桥梁敷设或采用管桥跨越河流时,应设置必要的补偿和减振措施D.燃气管穿越或跨越重要河流时,可只在河流两岸中来气的一段设置阀门

建筑物内排水采用塑料管道,在下列哪些部位应设置阻火装置?( )A.所有穿越楼层立管楼板的下方B.所有穿越防火墙的横管C.管道井内的所有管道D.明设支管接人管道井内立管的穿越管道井壁处

管道工程安装室内燃气管道采用焊接连接时,.应做100%无损探伤的包括( )。A.中压B级天然气管道全部焊缝 B.低压燃气管道全部焊缝 C.穿越铁路、公路、河流处的管道焊口 D.地上管道全部焊缝

管道建设单位应当在下列地点设置永久性安全警示标志或者标识:()A、管道穿越的人口密集地段和人员活动频繁的地区;B、车辆、机械频繁穿越管道线路的地段;C、易被车辆碰撞和人畜破坏的管道沿线地段;D、管道穿(跨)越河流的地段;E、管道穿越大型水利工程、重要供水管道的地段。

液化石油气管道穿越河流和渠道时,宜采用河底敷设。

天然气管道穿越道路和河流,焊接质量应进行()射线探伤。A、15%B、50%C、100%

管道穿越基础、墙、楼板时,应配合()。

地下燃气管道不得从()的下面穿越。A、建筑物B、河流C、铁路D、大型构筑物E、公路

油气长输管道应进行单独试压的管段是()。A、穿越高速公路B、穿越铁路C、穿越二级及以上公路D、穿(跨)越大中型河流

穿越或跨越其他重要河流的燃气管道,在河流两岸均应设置阀门。

对生产流程的重要部位的压力管道、穿越公路、桥梁、铁路、河流、居民点的压力管道、输送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的压力管道应重点进行维护和检查。

管道高程测量时,应先在管道沿线上每隔()处测出一临时水准点,作为核对高程和施工时沟底抄平之用。A、200-300米B、400-500米C、500-600米D、600-700米

塑料管道穿越河流时应采取什么发装?

压力管道穿越铁路线路时什么情况可不设套管?

天然气输送管道、输油管道利用桥梁跨越河流或穿越公路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防止油气泄露造成火灾。

在生活污水管道上设置的检查口,当设计无要求时,在立管上应()设置一个检查口。A、每层B、每隔一层C、每隔两层D、每隔5米

燃气管道水下穿越河流时要选择河流两岸地形()、河床稳定且河底()的河段。

问答题简述管道穿越河流施工方法及适用条件。

问答题塑料管道穿越河流时应采取什么发装?

单选题管道穿过河流时,可采用管桥或河底穿越等形式,有条件时应尽量利用已有或新建桥梁进行架设。穿越河底的管道,应避开锚地,一般宜设两条,按一条停止工作时,另一条仍能通过()进行设计。A70%设计流量B最大小时流量C平均小时流量D设计流量

多选题地下燃气管道不得从()的下面穿越。A建筑物B河流C铁路D大型构筑物E公路

多选题工作坑设置应遵循的原则是()A穿越障碍物施工时,在穿越管道的两端应分别设置一个工作坑;B直线式顶管,工作坑最好设在管道附属构筑物处;C多排顶进,尽可能多设两个工作坑;D在管道拐弯处,应尽量双向顶进;E地下水位以下顶进时,工作坑要设在管线上游。

填空题燃气管道水下穿越河流时要选择河流两岸地形()、河床稳定且河底()的河段。

单选题在生活污水管道上设置的检查口,当设计无要求时,在立管上应()设置一个检查口。A每层B每隔一层C每隔两层D每隔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