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导曲线的平面形式一般都采用三次抛物线,大号码的道岔也可以采用对称圆曲线。A对B错

判断题
导曲线的平面形式一般都采用三次抛物线,大号码的道岔也可以采用对称圆曲线。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当椭圆所在平面倾斜于投影面时,其投影为() A、抛物线B、椭圆C、圆D、三次曲线

提高侧向过岔速度的途径。() A.直向和侧向行车密度和速度相近时,可采用对称道岔。道岔号相同时,导曲线半径可增大一些B.直向和侧向行车密度和速度相近时,可采用对称道岔。道岔号相同时,导曲线半径可增大一些C.采用曲线型尖轨和曲线辙叉,以增大导曲线半径。适当增加直线尖轨长度D.适当选择护轨和翼轨缓冲段,减少冲击角。加强道岔养护维修

竖曲线线形采用的是()。 A、回旋线B、抛物线C、圆曲线D、螺旋线

从普通单开道岔的构造上看,两股曲线(导曲线)钢轨采用(),一般不设外轨超高。 A.竖曲线B.圆曲线C.直缓曲线D.缓直曲线

侧向高速道岔大多采用缓和曲线作导曲线,其线型主要有三次抛物线和螺旋线两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设计上一般采用二次抛物线作为竖曲线()。 A.圆曲线B.二次抛物线C.三次抛物线D.S型曲线

数控加工中把除直线与圆之外可以用数学方程式表达的平面轮廓形曲线,称为()。A、抛物线;B、双曲线;C、非圆曲线;D、列表曲线;

导曲线的平面形式一般都采用三次抛物线,大号码的道岔也可以采用对称圆曲线。

缓和曲线的线形不包括()。A、螺旋线形B、圆曲线形C、三次抛物线形D、更多级的抛物线形

自主研发的客运专线道岔,除18号采用单圆曲线的平面线形外,大号码道岔采用圆曲线+缓和曲线的平面线型。

对称道岔的导曲线半径是与之同号码的单开道岔导曲线半径的()。A、1倍B、1.5倍C、2倍D、不一定

60Kg/m钢轨18号提速道岔,导曲线采用圆曲线,尖轨长度为()mm。A、15620B、15640C、15660D、15680

线路平面由直线、圆曲线和连接直线与圆曲线的()组成。A、缓和曲线B、弧线C、抛物线D、折线

关于竖曲线,正确的有()。A、各级公路在纵坡变更处均应设置竖曲线B、四级公路在纵坡变更处可不设置竖曲线C、竖曲线的形式只能采用抛物线D、竖曲线的形式只能采用圆曲线E、竖曲线的形式可采用抛物线或圆曲线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竖曲线采用()。A、二次抛物线B、三次抛物线C、回旋曲线D、双曲线

路线纵断面设计是在路线纵断面图上决定变坡点位置和标高,在变坡点处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一般采用形式为()。A、三次抛物线B、双曲线C、对数曲线D、二次抛物线形式

缓和曲线的形式主要有回旋线、双曲线、三次抛物线等,现在我国普遍采用的是()A、回旋线B、双曲线C、三次抛物线D、以上都不正确

相邻坡段的连接,应按原线路标准设计为()A、圆曲线型竖曲线B、抛物线型竖曲线C、复曲线型竖曲线D、三次抛物线型竖曲线

提高侧向过岔速度的措施有:()。A、加大道岔的导曲线半径B、采用对称道岔C、以曲线尖轨取代直线尖轨D、采用变曲率的导曲线

《设计规范》规定:公路竖曲线采用()。A、二次抛物线;B、三次抛物线;C、回旋曲线;D、双纽线

路拱的形状一般采用()等两种。A、圆曲线形B、直线形C、抛物线形D、直线与曲线组合形

判断题自主研发的客运专线道岔,除18号采用单圆曲线的平面线形外,大号码道岔采用圆曲线+缓和曲线的平面线型。A对B错

单选题路线纵断面设计是在路线纵断面图上决定变坡点位置和标高,在变坡点处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一般采用形式为()。A三次抛物线B双曲线C对数曲线D二次抛物线形式

多选题相邻坡段的连接,应按原线路标准设计为()A圆曲线型竖曲线B抛物线型竖曲线C复曲线型竖曲线D三次抛物线型竖曲线

单选题对称道岔的导曲线半径是与之同号码的单开道岔导曲线半径的()。A1倍B1.5倍C2倍D不一定

多选题提高侧向过岔速度的措施有:()。A加大道岔的导曲线半径B采用对称道岔C以曲线尖轨取代直线尖轨D采用变曲率的导曲线

单选题道路竖曲线可采用以下哪个选项?(  )A圆曲线B回旋曲线C三次抛物线D双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