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路线纵断面设计是在路线纵断面图上决定变坡点位置和标高,在变坡点处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一般采用形式为()。A三次抛物线B双曲线C对数曲线D二次抛物线形式

单选题
路线纵断面设计是在路线纵断面图上决定变坡点位置和标高,在变坡点处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一般采用形式为()。
A

三次抛物线

B

双曲线

C

对数曲线

D

二次抛物线形式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为了保证竖曲线不设在无碴桥面上,纵断面变坡点距无碴桥面端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竖曲线长度。()

某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km/h,需上跨铁路,铁路轨顶标高97.85m,纵断面在交叉处设置了凸型竖曲线,变坡点高程111.66m,前纵坡为i1=2.6%,后纵坡为i2=-3.8%,根据铁路部门要求和桥跨结构等,两者设计高程差值应大于10m,竖曲线半径可设置为7000m。()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为了保证竖曲线不设在无砟桥面上,纵断面变坡点距无砟桥面端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竖曲线长度。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绘制路线纵断面图时,当路线坡度发生变化时,变坡点应用直径为2mm的中粗线圆圈表示;切线应采用细实线表示;竖曲线应采用粗实线表示。

计算题:进行某山岭区三级公路纵断面设计,变坡点里程K5+590,其高程为499.81m,其中i1=0.05,i2=-0.03,变坡点处的竖曲线设计标高要求为497.85m。 试 (1)确定该竖曲线半径及竖曲线要素。 (2)计算K5+600处路基设计标高 (3)竖曲线半径及竖曲线要素

轨道工程线路纵断面由坡段和连接坡段的竖曲线组成,且竖曲线一般为圆曲线。

路线纵断面设计是在路线纵断面图上决定变坡点位置和标高,在变坡点处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一般采用形式为()。A、三次抛物线B、双曲线C、对数曲线D、二次抛物线形式

纵断面设计步骤正确的一项是()A、准备工作——标注控制点——试坡——调整——核对——定坡——设置竖曲线B、准备工作——标注控制点——定坡——调整——核对——试坡——设置竖曲线C、准备工作——标注控制点——试坡——核对——定坡——调整——设置竖曲线D、准备工作——标注控制点——定坡——调整——试坡——核对——设置竖曲线

道路纵断面图主要反映道路沿纵向(即道路中心线前进方向)的设计高程变化、道路设计坡长和坡度、()、竖曲线等。A、路线长度B、填挖方情况C、原地面标高D、平曲线要素E、地形点方位

纵断面设计的试坡要点是“以点定线,以线交点”,其中以线交点的“点”是指()。A、经济点B、变坡点C、高程控制点D、竖曲线的起、终点

计算题:某公路纵断面设计,在K12+180设计一变坡点,标高为20.88,该变坡点前后的设计坡度分别为i1=-3.5%,i2=1.8%,设计的竖曲线半径R=5000m,试计算变坡点的设计标高和K12+200处的设计标高。

纵断面某相邻纵坡分别为i1=+1.3%,i2=3.3%,则()。A、变坡角ω=0.046B、变坡角ω=-0.02C、需要设置凸形竖曲线D、不需设置竖曲线

某转坡点处坡度角ω为6%,竖曲线半径为2000m,变坡点桩号为K1+200,则该竖曲线起点桩号为()。

在纵断面变坡处为什么要设置竖曲线?

为了保证行车的平稳和安全,在线路纵断面上,坡度变坡处应以曲线连接,这种连接相邻坡度线的曲线叫()A、变坡线B、平曲线C、变曲线D、竖曲线

在路线纵断面图的坡度/坡长栏中,每个分格线均是变坡点的位置,它应与相应竖曲线符号的()对齐。A、起点B、终点C、中心线D、起点或终点

在路线纵断面图中,两纵坡的交点(变坡点)设置圆形()。A、竖曲线B、平曲线

公路路线在纵断面上由()组成。A、平坡B、上坡C、下坡D、竖曲线

公路路线在纵断面上由平坡、上坡、下坡和()组成。A、平曲线B、竖曲线

单选题为了保证行车的稳定和安全,在线路纵断面上,坡度变坡处应以曲线连接,这种连接相邻坡度线的曲线叫()。A变坡线B平曲线C变曲线D竖曲线

单选题在路线纵断面图中,两纵坡的交点(变坡点)设置圆形()。A竖曲线B平曲线

多选题公路路线在纵断面上由()组成。A平坡B上坡C下坡D竖曲线

判断题为了保证竖曲线不设在无砟桥面上,纵断面变坡点距无砟桥面端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竖曲线长度。A对B错

单选题公路路线在纵断面上由平坡、上坡、下坡和()组成。A平曲线B竖曲线

单选题纵断面设计的试坡要点是“以点定线,以线交点”,其中以线交点的“点”是指以下哪个选项?(  )A经济点B变坡点C高程控制点D竖曲线的起、终点

单选题在路线纵断面图的坡度/坡长栏中,每个分格线均是变坡点的位置,它应与相应竖曲线符号的()对齐。A起点B终点C中心线D起点或终点

填空题识绘路线纵断面图时,当路线坡度发生变化时,变坡点应用直径为2mm的中粗线圆圈表示;切线应采用细实线表示;竖曲线应采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