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模推杆复位时不允许低于型腔表面,但可高出()mm左右。A、0.05B、0.1C、0.15D、0.2

压铸模推杆复位时不允许低于型腔表面,但可高出()mm左右。

  • A、0.05
  • B、0.1
  • C、0.15
  • D、0.2

相关考题:

关于复位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复位杆与模板的配合间隙较大B.复位杆顶面不应高出分型面C.所有的脱模形式均需设置复位零件D.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可将推杆与复位杆兼用

推杆推出机构装配后,复位杆工作端面应低于型面()。 A.0.05~0.10mmB.0.02~0.05mmC.0.01~0.02mmD.0.1~0.2mm

热固性塑料压铸模的型腔( )。 A、应有一定的脱模斜度B、表面应有镀层C、表面应有喷油润滑装置D、应设有益料槽

压铸模推杆复位时不允许低于型腔表面,但可高出( )nm左右。 A、0.05B、0.1C、0.15D、0.2

在压铸制件的常见故障中,压铸模型腔表面脱碳将会导致压铸模型腔表面磨损冲蚀故障。()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在斜导柱抽芯结构中,侧型芯的水平投影面积与推杆相重合或推杆推出距离()侧型芯的底面时,如仍采用复位杆复位,则可能会产生推杆与侧型芯互相干涉的现象。A、大于B、小于C、等于D、大于,小于,等于皆可

推杆推出机构装配后,复位杆工作端面应低于型面()。A、0.05~0.10mmB、0.02~0.05mmC、0.01~0.02mmD、0.1~0.2mm

关于复位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复位杆与模板的配合间隙较大B、复位杆顶面不应高出分型面C、所有的脱模形式均需设置复位零件D、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可将推杆与复位杆兼用

关于注射模的推出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推杆应尽量短,并低于型腔或型芯表面0.05~0.1mmB、推杆数量越多越好C、推件板推出装置不需要复位机构D、推杆推出装置制造简单,但更换不方便

顶杆装配后不允许有轴向窜动其端面应高出型芯或镶件表面0.05-0.1mm。

压铸件的表面粗糙度取决于压铸模成型零件型腔表面的粗糙度。()

斜导柱抽芯机构中,采用复位杆复位,则抽芯机构与推杆推出机构有干涉现象的是()A、推杆设在活动型芯投影范围内B、复位杆设在活动型芯投影范围内C、推杆设在活动型芯投影范围外D、复位杆设在活动型芯投影范围外

充填压铸模具型腔时金属液流动的状态有()A、喷射及喷射流

目前高熔点的黑色金属难以压铸,原因之一是受到压铸模()的限制。A、型腔材料B、型芯材料C、模板材料D、推杆材料

设计注射模的推出机构时,推杆要尽量短,一般应将塑件推至高于()10ms左右。注射成型时,推杆端端面一般高出所在()或()0.05~0.1mm.

目前高熔点的黑色金属难以压铸,原因之一是受到压铸模()的限制。A、型腔材料模仁B、型芯材料C、模板材料D、推杆材料

塑料模的复位杆,修磨后应()A、与型面平齐B、高出型面0.02~0.05mmC、高出型面0.2~0.5mmD、低于型面0.02~0.05mmE、低于型面0.2~0.5mm

压铸模中镶块的型腔表面粗糙度主应控制为()A、小于0.4μmB、1.6μm左右C、0.8~1.6μmD、大于1.6μm

()不是压铸模的常见故障。A、模具型腔开裂B、压铸件有熔接痕C、型腔表面磨损或冲蚀D、模具型腔表面有粗裂纹

人力制动机实施制动,拉出推杆长度大于()时缓解,推杆能自动复位的可不分解;A、40mmB、50mmC、60mmD、65mm

注射成型时,推杆端面与所在型腔或型芯的表面的关系是()。A、前者略高于后者B、两者等高C、前者略低于后者

注射模推杆装配时应与型腔表面和分型面齐平或()。A、高出0.02~0.05mmB、高出0.05~0.10mmC、低0.02~0.05mmD、低0.05~0.10mm

单选题斜导柱抽芯机构中,采用复位杆复位,则抽芯机构与推杆推出机有干涉现象的是()。A推杆设在活动型芯投影范围内B复位杆设在活动型芯投影范围内C推杆设在活动型芯投影范围外D复位杆设在活动型芯投影范围外

单选题通常模具顶针端面应与型芯面平齐,不能高出或低于型芯表面()较好;A0.1mmB0.2mmC0.5mmD0.8mm

判断题压铸件的表面粗糙度取决于压铸模成型零件型腔表面的粗糙度。()A对B错

单选题目前高熔点的黑色金属难以压铸,原因之一是受到压铸模()的限制。A型腔材料B型芯材料C模板材料D推杆材料

单选题注射成型时,推杆端面与所在型腔或型芯的表面的关系是()。A前者略高于后者B两者等高C前者略低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