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际经济危机影响,甲公司决定放松交易客户信用标准,这样虽然增加了应收账款,但扩大了销售。甲公司的这种做法利用了风险管理策略工具中的(  )。A.风险规避B.风险转移C.风险转换D.风险对冲

受国际经济危机影响,甲公司决定放松交易客户信用标准,这样虽然增加了应收账款,但扩大了销售。甲公司的这种做法利用了风险管理策略工具中的(  )。

A.风险规避
B.风险转移
C.风险转换
D.风险对冲

参考解析

解析:甲公司放松客户的信用标准,并没有降低企业的总风险,只是将卖不出产品的风险转换成了收不回账款的风险。所以应选择风险转换。

相关考题:

甲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主要采用信用方式对外销售,产品毛利率为10%。为有效应对信用风险,甲公司强化对应收账款逾期的管理。甲公司2010年度预算批准的半年度逾期应收账款余额(不含税)为不超过1800万元。截至2010年6月30日,甲公司逾期应收账款(不含税)余额为3000万元。甲公司截至2010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不含税)信用风险敞口为( )。A.120万元B.300万元C.1200万元D.3000万元

甲公司董事会对待风险的态度属于风险厌恶。为有效管理公司的信用风险,甲公司管理层决定将其全部的应收款项以应收总金额的80%出售给乙公司,由乙公司向有关债务人收取款项,甲公司不再承担有关债务人未能如期付款的风险。甲公司应对此项信用风险的策略属于( )。A.风险降低B.风险转移C.风险保留D.风险消除

甲公司将一项应收账款10000万元出售给乙银行,取得款项9000万元,同时承诺对不超过该应收账款余额3%的信用损失提供担保。出售之后甲公司不再保留对该应收账款的管理服务权。根据甲公司以往的经验,预计该类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为5%。假定甲公司已将该应收账款的利率风险等转移给了乙银行,为该应收账款提供担保的公允价值为1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本案例中续涉入资产是()万元。 A.100B.200C.250D.300

案例二(一)资料2005年5月。某企业审计部门对下属全资子公司甲公司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甲公司销售与收款业务的资料和审计情况如下:1.甲公司在销售与收款业务的管理办法中规定:在向客户赊销货物时。需经过专门设立的信用部门批准;负责应收账款的会计人员每月编制对账单与客户对账:总经理助理定期检查销售与收款情况。2.甲公司2004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余额为2500万元。乙客户是甲公司的主要应收账款客户,其2002年、2003年和2004年年末对甲公司的欠款金额分别为300万元、500万元和900万元。3.甲公司在向乙客户销售货物时.收到乙客户订单即可发货,不需履行赊销审批手续。审计人员经调查核实.甲公司自现任总经理2002年1月上任后.即与乙客户发生业务往来。由总经理特批对乙客户采用“见订单即发货”的销售方式,但甲公司信用部门并不掌握乙客户的信用状况。乙客户的所在地距甲公司近二千公里。4.审计人员采用肯定式函证方式向甲公司的客户发函询证应收账款余额。除未收到乙客户的回函外,其他客户均回函,且证明欠款金额与函证金额相符。5.审计人员在对甲公司主营业务交易的截止期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发现乙客户2004年12月28日订购货物一批,甲公司2004年确认销售收入及应收账款50万元,该批货物于2005年1月5日发出,甲公司发货后即结转成本40万元。(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从下列问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56.甲公司销售与收款业务的下列措施中,符合内部控制要求的有:A.由专门设立的信用部门批准赊销信用B.负责应收账款的会计人员编制对账单与客户对账C.总经理助理定期检查销售与收款情况D.在信用部门不掌握乙客户信用状况的情况下.由总经理特批向乙客户“见订单即发货”

在无法从外部取得能够证实乙客户应收账款余额的证据时。审计人员可采取的替代程序是:A.检查乙客户订货单B.检查甲公司销售发票副本C.检查甲公司发运单D.检查甲公司应收账款明细账

某公司2017年应收账款为10亿元,坏账率超过了公司警戒线5%,为了降低坏账率,该公司风险管理部]决定提高客户的信用标准,该政策预计可降低坏账率至3%,但同时公司销售额会有一定比率的降低。该公司风险管理部门应对坏账风险的对策为() A风险规避B风险控制C风险转换D风险对冲

2014年5月,某企业审计部门对下属全资子公司甲公司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甲公司销售与收款业务的资料和审计情况如下:1.甲公司在销售与收款业务的管理办法中规定:在向客户赊销货物时。需经过专门设立的信用部门批准;负责应收账款的会计人员每月编制对账单与客户对账:总经理助理定期检查销售与收款情况;甲公司在向乙客户销售货物时,收到乙客户订单即可发货,不需履行赊销审批手续。审计人员经调查核实.甲公司自现任总经理2011年1月上任后。即与乙客户发生业务往来。由总经理特批对乙客户采用“见订单即发货”的销售方式,但甲公司信用部门并不掌握乙客户的信用状况。乙客户的所在地距甲公司近二千公里。2.审计人员采用肯定式函证方式向甲公司的客户发函询证应收账款余额。除未收到乙客户的回函外,其他客户均回函,且证明欠款金额与函证金额相符。3.审计人员在对甲公司主营业务交易的截止期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发现乙客户2013年12月28日订购货物一批,甲公司2013年确认销售收入及应收账款50万元,该批货物于2014年1月5日发出,甲公司发货后即结转成本4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从下列问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根据“资料2”在无法从外部取得能够证实乙客户应收账款余额的证据时。审计人员可采取的替代程序是:A、检查乙客户订货单 B、检查甲公司销售发票副本 C、检查甲公司发运单 D、检查甲公司应收账款明细账

2014年5月,某企业审计部门对下属全资子公司甲公司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甲公司销售与收款业务的资料和审计情况如下:1.甲公司在销售与收款业务的管理办法中规定:在向客户赊销货物时。需经过专门设立的信用部门批准;负责应收账款的会计人员每月编制对账单与客户对账:总经理助理定期检查销售与收款情况;甲公司在向乙客户销售货物时,收到乙客户订单即可发货,不需履行赊销审批手续。审计人员经调查核实.甲公司自现任总经理2011年1月上任后。即与乙客户发生业务往来。由总经理特批对乙客户采用“见订单即发货”的销售方式,但甲公司信用部门并不掌握乙客户的信用状况。乙客户的所在地距甲公司近二千公里。2.审计人员采用肯定式函证方式向甲公司的客户发函询证应收账款余额。除未收到乙客户的回函外,其他客户均回函,且证明欠款金额与函证金额相符。3.审计人员在对甲公司主营业务交易的截止期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发现乙客户2013年12月28日订购货物一批,甲公司2013年确认销售收入及应收账款50万元,该批货物于2014年1月5日发出,甲公司发货后即结转成本4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从下列问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根据“资料1”甲公司销售与收款业务的下列措施中,符合内部控制要求的有:A、由专门设立的信用部门批准赊销信用 B、负责应收账款的会计人员编制对账单与客户对账 C、总经理助理定期检查销售与收款情况 D、在信用部门不掌握乙客户信用状况的情况下由总经理特批向乙客户“见订单即发货”

2014年5月,某企业审计部门对下属全资子公司甲公司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甲公司销售与收款业务的资料和审计情况如下:1.甲公司在销售与收款业务的管理办法中规定:在向客户赊销货物时。需经过专门设立的信用部门批准;负责应收账款的会计人员每月编制对账单与客户对账:总经理助理定期检查销售与收款情况;甲公司在向乙客户销售货物时,收到乙客户订单即可发货,不需履行赊销审批手续。审计人员经调查核实.甲公司自现任总经理2011年1月上任后。即与乙客户发生业务往来。由总经理特批对乙客户采用“见订单即发货”的销售方式,但甲公司信用部门并不掌握乙客户的信用状况。乙客户的所在地距甲公司近二千公里。2.审计人员采用肯定式函证方式向甲公司的客户发函询证应收账款余额。除未收到乙客户的回函外,其他客户均回函,且证明欠款金额与函证金额相符。3.审计人员在对甲公司主营业务交易的截止期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发现乙客户2013年12月28日订购货物一批,甲公司2013年确认销售收入及应收账款50万元,该批货物于2014年1月5日发出,甲公司发货后即结转成本4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从下列问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根据“资料3”审计人员在核实甲公司2013年主营业务交易的截止期时。应重点关注的日期有:A、发票开具日期 B、记账日期 C、发货日期 D、合同签定日期

2014年5月,某企业审计部门对下属全资子公司甲公司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甲公司销售与收款业务的资料和审计情况如下:1.甲公司在销售与收款业务的管理办法中规定:在向客户赊销货物时。需经过专门设立的信用部门批准;负责应收账款的会计人员每月编制对账单与客户对账:总经理助理定期检查销售与收款情况;甲公司在向乙客户销售货物时,收到乙客户订单即可发货,不需履行赊销审批手续。审计人员经调查核实.甲公司自现任总经理2011年1月上任后。即与乙客户发生业务往来。由总经理特批对乙客户采用“见订单即发货”的销售方式,但甲公司信用部门并不掌握乙客户的信用状况。乙客户的所在地距甲公司近二千公里。2.审计人员采用肯定式函证方式向甲公司的客户发函询证应收账款余额。除未收到乙客户的回函外,其他客户均回函,且证明欠款金额与函证金额相符。3.审计人员在对甲公司主营业务交易的截止期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发现乙客户2013年12月28日订购货物一批,甲公司2013年确认销售收入及应收账款50万元,该批货物于2014年1月5日发出,甲公司发货后即结转成本4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从下列问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根据“资料2”对未回函的乙客户,审计人员应当:A、认定该账户余额无误 B、再次发函 C、将应收账款明细账与总账核对 D、进行账龄分析

2014年5月,某企业审计部门对下属全资子公司甲公司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甲公司销售与收款业务的资料和审计情况如下:1.甲公司在销售与收款业务的管理办法中规定:在向客户赊销货物时。需经过专门设立的信用部门批准;负责应收账款的会计人员每月编制对账单与客户对账:总经理助理定期检查销售与收款情况;甲公司在向乙客户销售货物时,收到乙客户订单即可发货,不需履行赊销审批手续。审计人员经调查核实.甲公司自现任总经理2011年1月上任后。即与乙客户发生业务往来。由总经理特批对乙客户采用“见订单即发货”的销售方式,但甲公司信用部门并不掌握乙客户的信用状况。乙客户的所在地距甲公司近二千公里。2.审计人员采用肯定式函证方式向甲公司的客户发函询证应收账款余额。除未收到乙客户的回函外,其他客户均回函,且证明欠款金额与函证金额相符。3.审计人员在对甲公司主营业务交易的截止期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发现乙客户2013年12月28日订购货物一批,甲公司2013年确认销售收入及应收账款50万元,该批货物于2014年1月5日发出,甲公司发货后即结转成本4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从下列问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根据“资料3”关于甲公司对乙客户2013年12月28日订购货物的账务处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公司的账务处理正确 B、多计2013年末应收账款40万元 C、多计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50万元 D、多计2013年末存货40万元

(2011年)审计人员对应收账款进行了函证。客户A在回函中证明近年来未与甲公司发生业务往来,不存在欠甲公司货款的情况,与甲公司账面记录不一致。针对“资料3”中客户A的回函,审计人员应采取的措施有( )。A.直接确认甲公司虚构应收账款B.检查与客户A应收账款相关的凭证C.要求甲公司将账面记录的应收客户A的款项作坏账处理D.向甲公司财务部门进行询问

甲公司为A公司的母公司。2×15年年末,甲公司应收A公司款项500万元,针对这笔应收账款甲公司当年计提坏账准备25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甲公司就该内部应收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应编制的抵销分录为( )。A.借: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50贷:坏账准备50B.借: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50贷:信用减值损失50C.借: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50贷:未分配利润——年初50D.借:坏账准备50贷:信用减值损失30

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公司2018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函证程序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审计项目组经评估认为甲公司应收账款的重大错报风险较低,对甲公司2018年12月15日的应收账款余额实施了函证程序,结果满意。鉴于剩余期间较短,且未发生重大变动。审计项目组据此认为已对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存在认定获取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2)审计项目组发现管理层的采购交易有串通舞弊的迹象,于是向相关供应商寄发了积极式询证函来获取有关采购交易的审计证据,但是一直未收到回函。于是实施了替代程序,检查了相关的凭证和账簿记录,结果满意。  (3)甲公司客户A公司将询证函回函直接寄至了甲公司财务部,由财务部员工转交给审计项目组成员。询问其原因,A公司员工解释是考虑到项目组正在甲公司进行现场审计,这样的操作更简便。审计项目组成员取得了该回函,结果满意。  (4)甲公司客户B公司的回函确认金额比甲公司账面余额少100万元。甲公司销售部人员解释,甲公司于2018年12月末销售给B公司的一批产品,价值100万元,在2018年年末尚未开具销售发票,B公司因此未入账。审计项目组检查了与该交易相关的原始凭证,结果满意。  (5)审计项目组对选取的若干项大额应收账款实施了函证,均未发现错报。已知这些大额应收账款占到总额的80%,鉴于80%应收账款余额实施函证程序未发现错报,审计项目组推断其余20%的应收账款余额也不存在错报,无须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要求:针对上述第(1)至(5)项,逐项指出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庭兴公司是一家大型家电生产企业,在2019年年初的总结会议中,通过以下决定:①停止生产可能有潜在客户安全隐患的产品;②通过放松交易客户信用标准的方式扩大销售;③生产车间内禁止吸烟;④设置质量检查防止次品出厂。在上述案例中,庭兴公司采取的风险管理策略的工具有( )。A.风险规避B.风险控制C.风险转换D.风险承担

丙公司通过放松交易客户信用标准,增加应收账款,扩大销售。其采用的风险管理策略是(  )。A.风险转移B.风险转换C.风险对冲D.风险控制

甲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主要采用信用方式对外销售,产品毛利率为10%。为有效应对信用风险,甲公司强化对应收账款逾期的管理。甲公司2010年度预算批准的半年度逾期应收账款余额(不含税)为不超过1800万元。截至2010年6月30日,甲公司逾期应收账款(不含税)余额为3000万元。甲公司截至2010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不含税)信用风险敞口为()。A、120万元B、300万元C、1200万元D、3000万元

甲公司是C国一家本土化妆品生产公司。由于国外大牌化妆品的冲击,导致本土品牌化妆品销路不畅。因此甲公司决定降低分销商信用标准,以保证出货量。甲公司采用的风险管理策略工具是( )。A.风险承担B.风险转移C.风险转换D.风险对冲

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3000万元。A注册会计师认为应收账款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决定选取金额较大以及风险较高的应收账款明细账户实施函证程序,选取的应收账款明细账户余额合计为1800万元。 甲公司客户Z公司的回函确认金额比甲公司账面余额少150万元。甲公司销售部人员解释,甲公司于2014年12月末销售给Z公司的一批产品,在2014年末尚未开具销售发票,Z公司因此未入账。A注册会计师认为该解释合理,未实施其他审计程序。 指出甲公司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单选题东山公司目前年收入为20亿元,应收账款为5亿元,坏账率高达10%,为了降低坏账率,该公司决定提高客户信用标准,预计提高信用标准后,坏账率降低为2%,但同时销售收入会减少10%。这反映的风险管理工具是()。A风险规避B风险控制C风险转换D风险对冲

问答题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3000万元。A注册会计师认为应收账款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决定选取金额较大以及风险较高的应收账款明细账户实施函证程序,选取的应收账款明细账户余额合计为1800万元。 审计项目组成员要求被询证的甲公司客户将回函直接寄至会计师事务所,但甲公司客户X公司将回函寄至甲公司财务部,审计项目组成员取得了该回函,将其归入审计工作底稿。 指出甲公司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单选题甲公司是一家石油企业,在国外设立了一家子公司,从事油品交易,并扩展其海外下游业务。受国际环境变化影响,油品交易价格多变。为规避相应风险,该子公司总经理决定开展石油衍生品交易,结果导致公司陷入巨亏。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甲公司采用的风险管理策略是(  )。A风险补偿B风险转换C风险控制D风险对冲

单选题某公司2017年应收账款为10亿元,坏账率超过了公司警戒线5%,为了降低坏账率,该公司风险管理部门决定提高客户的信用标准,该政策预计可降低坏账率至3%,但同时公司销售额会有一定比率的降低。该公司风险管理部门应对坏账风险的对策为()。A风险规避B风险控制C风险转换D风险对冲

单选题甲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主要采用信用方式对外销售,产品毛利率为10%。为有效应对信用风险,甲公司强化对应收账款逾期的管理。甲公司2010年度预算批准的半年度逾期应收账款余额(不含税)为不超过l800万元。截至2010年6月30日,甲公司逾期应收账款(不含税)余额为3000万元。甲公司截至2010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不含税)信用风险敞口为( )A120万元B300万元C1200万元D3000万元

单选题某公司通过放松交易客户信用标准,增加了应收账款,但扩大了销售。其采用的风险管理策略是()。A风险转移B风险转换C风险对冲D风险控制

多选题甲注册会计师承接A公司2020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工作,A公司产量及销售规模与2019年度基本持平,但对被审计单位应收账款周转率进行分析时,发现本期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上期相比大幅度上升。A公司提供的以下理由中,甲注册会计师认为合理的理由有(  )。AA公司于2020年调整赊销信用期,将信用期普遍延长30天BA公司为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重新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将信用等级为C以下的客户信用期从60天调整为30天C2019年销售收入以现销为主,2020年为增加销售,以赊销为主D2020年为鼓励销售,对客户执行折让销售制度

单选题乙公司董事会对待风险的态度属于风险厌恶。为有效管理公司的信用风险,甲公司管理层决定自下个月起所有的销售均采用现金结算,不再提供赊销业务。甲公司应对此项信用风险的策略属于(  )。A风险控制B风险转移C风险承担D风险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