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审计人员对应收账款进行了函证。客户A在回函中证明近年来未与甲公司发生业务往来,不存在欠甲公司货款的情况,与甲公司账面记录不一致。针对“资料3”中客户A的回函,审计人员应采取的措施有( )。A.直接确认甲公司虚构应收账款B.检查与客户A应收账款相关的凭证C.要求甲公司将账面记录的应收客户A的款项作坏账处理D.向甲公司财务部门进行询问

(2011年)审计人员对应收账款进行了函证。客户A在回函中证明近年来未与甲公司发生业务往来,不存在欠甲公司货款的情况,与甲公司账面记录不一致。
针对“资料3”中客户A的回函,审计人员应采取的措施有( )。

A.直接确认甲公司虚构应收账款
B.检查与客户A应收账款相关的凭证
C.要求甲公司将账面记录的应收客户A的款项作坏账处理
D.向甲公司财务部门进行询问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案例二(一)资料2005年5月。某企业审计部门对下属全资子公司甲公司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甲公司销售与收款业务的资料和审计情况如下:1.甲公司在销售与收款业务的管理办法中规定:在向客户赊销货物时。需经过专门设立的信用部门批准;负责应收账款的会计人员每月编制对账单与客户对账:总经理助理定期检查销售与收款情况。2.甲公司2004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余额为2500万元。乙客户是甲公司的主要应收账款客户,其2002年、2003年和2004年年末对甲公司的欠款金额分别为300万元、500万元和900万元。3.甲公司在向乙客户销售货物时.收到乙客户订单即可发货,不需履行赊销审批手续。审计人员经调查核实.甲公司自现任总经理2002年1月上任后.即与乙客户发生业务往来。由总经理特批对乙客户采用“见订单即发货”的销售方式,但甲公司信用部门并不掌握乙客户的信用状况。乙客户的所在地距甲公司近二千公里。4.审计人员采用肯定式函证方式向甲公司的客户发函询证应收账款余额。除未收到乙客户的回函外,其他客户均回函,且证明欠款金额与函证金额相符。5.审计人员在对甲公司主营业务交易的截止期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发现乙客户2004年12月28日订购货物一批,甲公司2004年确认销售收入及应收账款50万元,该批货物于2005年1月5日发出,甲公司发货后即结转成本40万元。(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从下列问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56.甲公司销售与收款业务的下列措施中,符合内部控制要求的有:A.由专门设立的信用部门批准赊销信用B.负责应收账款的会计人员编制对账单与客户对账C.总经理助理定期检查销售与收款情况D.在信用部门不掌握乙客户信用状况的情况下.由总经理特批向乙客户“见订单即发货”

(2012年)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甲公司2011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3000万元。A注册会计师认为应收账款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决定选取金额较大以及风险较高的应收账款明细账户实施函证程序,选取的应收账款明细账户余额合计为1800万元。相关事项如下:(1)审计项目组成员要求被询证的甲公司客户将回函直接寄至会计师事务所,但甲公司客户X公司将回函寄至甲公司财务部,审计项目组成员取得了该回函,将其归入审计工作底稿。(2)对于审计项目组以传真件方式收到的回函,审计项目组成员与被询证方取得了电话联系,确认回函信息,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电话内容与时间、对方姓名与职位,以及实施该程序的审计项目组成员姓名。(3)审计项目组成员根据甲公司财务人员提供的电子邮箱地址,向甲公司境外客户Y公司发送了电子邮件,询证应收账款余额,并收到了电子邮件回复。Y公司确认余额准确无误。审计项目组成员将电子邮件打印后归入审计工作底稿。(4)甲公司客户Z公司的回函确认金额比甲公司账面余额少150万元。甲公司销售部人员解释,甲公司于2011年12月末销售给Z公司的一批产品,在2011年末尚未开具销售发票,Z公司因此未入账。A注册会计师认为该解释合理,未实施其他审计程序。(5)实施函证的1800万元应收账款余额中,审计项目组未收到回函的余额合计950万元,审计项目组对此实施了替代程序:对其中的500万元查看了期后收款凭证;对没有期后收款记录的450万元,检查了与这些余额相关的销售合同和发票,未发现例外事项。(6)鉴于对60%应收账款余额实施函证程序未发现错报,A注册会计师推断其余40%的应收账款余额也不存在错报,无须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要求:针对上述第(1)至(6)项,逐项指出甲公司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2010年)审计人员对甲公司重要客户的应收账款进行了肯定式函证,发现有某债务人的回函结果与甲公司会计记录不一致。函证结果与甲公司会计记录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有( )。A.甲公司与债务人登记入账的时间不一致B.甲公司存在记账错误C.甲公司存在弄虚作假或舞弊行为D.债务人存在记账错误

2014年5月,某企业审计部门对下属全资子公司甲公司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甲公司销售与收款业务的资料和审计情况如下:1.甲公司在销售与收款业务的管理办法中规定:在向客户赊销货物时。需经过专门设立的信用部门批准;负责应收账款的会计人员每月编制对账单与客户对账:总经理助理定期检查销售与收款情况;甲公司在向乙客户销售货物时,收到乙客户订单即可发货,不需履行赊销审批手续。审计人员经调查核实.甲公司自现任总经理2011年1月上任后。即与乙客户发生业务往来。由总经理特批对乙客户采用“见订单即发货”的销售方式,但甲公司信用部门并不掌握乙客户的信用状况。乙客户的所在地距甲公司近二千公里。2.审计人员采用肯定式函证方式向甲公司的客户发函询证应收账款余额。除未收到乙客户的回函外,其他客户均回函,且证明欠款金额与函证金额相符。3.审计人员在对甲公司主营业务交易的截止期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发现乙客户2013年12月28日订购货物一批,甲公司2013年确认销售收入及应收账款50万元,该批货物于2014年1月5日发出,甲公司发货后即结转成本4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从下列问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根据“资料2”在无法从外部取得能够证实乙客户应收账款余额的证据时。审计人员可采取的替代程序是:A、检查乙客户订货单 B、检查甲公司销售发票副本 C、检查甲公司发运单 D、检查甲公司应收账款明细账

(2013年)审计人员对甲公司的应收账款进行了肯定式函证。发现债务单位丁公司在回函上注明,仅欠甲公司150万元,而非原函证金额180万元。丁公司回函认可的金额与函证金额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有( )。A.丁公司已经支付了部分款项,而甲公司尚未收到B.丁公司已将一批货物退回,而甲公司对此尚未作会计处理C.丁公司已经收到货物,而甲公司一直未作销售处理D.丁公司有一批货物尚未收到,而甲公司已作销售处理

共用题干(一)资料2011年4月,某审计组对甲公司2010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有关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销售部经理负责公司销售业务。具体的产品销售折扣由销售人员根据客户情况谈判决定。2.财务部在开具销售发票时未核对产品发运单,仅根据销售人员签字的产品销售单开具销售发票。3.审计人员对应收账款进行了函证。客户A在回函中证明近年来未与甲公司发生业务往来,不存在欠甲公司货款的情况,与甲公司账面记录不一致。4.审计人员拟采用随机数表法从连续编号为1000~5000的销售发票中抽取50张进行审查,样本编号与下列随机数表中前4位数对应,确定的随机起点为第1列第1行,逐列自上而下查找,路线为第1列、第2列、第3列……(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针对“资料3”中客户A的回函,审计人员应采取的措施有:A:直接确认甲公司虚构应收账款B:检查与客户A应收账款相关的凭证C:要求甲公司将账面记录的应收客户A的款项作坏账处理D:向甲公司财务部门进行询问

共用题干(一)资料2011年4月,某审计组对甲公司2010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有关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销售部经理负责公司销售业务。具体的产品销售折扣由销售人员根据客户情况谈判决定。2.财务部在开具销售发票时未核对产品发运单,仅根据销售人员签字的产品销售单开具销售发票。3.审计人员对应收账款进行了函证。客户A在回函中证明近年来未与甲公司发生业务往来,不存在欠甲公司货款的情况,与甲公司账面记录不一致。4.审计人员拟采用随机数表法从连续编号为1000~5000的销售发票中抽取50张进行审查,样本编号与下列随机数表中前4位数对应,确定的随机起点为第1列第1行,逐列自上而下查找,路线为第1列、第2列、第3列……(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资料3”中审计人员确定函证应收账款的范围和对象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甲公司是否愿意进行函证B: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有效性C:应收账款余额的大小D:采用积极函证还是消极函证方式

2014年5月,某企业审计部门对下属全资子公司甲公司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甲公司销售与收款业务的资料和审计情况如下:1.甲公司在销售与收款业务的管理办法中规定:在向客户赊销货物时。需经过专门设立的信用部门批准;负责应收账款的会计人员每月编制对账单与客户对账:总经理助理定期检查销售与收款情况;甲公司在向乙客户销售货物时,收到乙客户订单即可发货,不需履行赊销审批手续。审计人员经调查核实.甲公司自现任总经理2011年1月上任后。即与乙客户发生业务往来。由总经理特批对乙客户采用“见订单即发货”的销售方式,但甲公司信用部门并不掌握乙客户的信用状况。乙客户的所在地距甲公司近二千公里。2.审计人员采用肯定式函证方式向甲公司的客户发函询证应收账款余额。除未收到乙客户的回函外,其他客户均回函,且证明欠款金额与函证金额相符。3.审计人员在对甲公司主营业务交易的截止期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发现乙客户2013年12月28日订购货物一批,甲公司2013年确认销售收入及应收账款50万元,该批货物于2014年1月5日发出,甲公司发货后即结转成本4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从下列问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根据“资料1”甲公司销售与收款业务的下列措施中,符合内部控制要求的有:A、由专门设立的信用部门批准赊销信用 B、负责应收账款的会计人员编制对账单与客户对账 C、总经理助理定期检查销售与收款情况 D、在信用部门不掌握乙客户信用状况的情况下由总经理特批向乙客户“见订单即发货”

2014年5月,某企业审计部门对下属全资子公司甲公司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甲公司销售与收款业务的资料和审计情况如下:1.甲公司在销售与收款业务的管理办法中规定:在向客户赊销货物时。需经过专门设立的信用部门批准;负责应收账款的会计人员每月编制对账单与客户对账:总经理助理定期检查销售与收款情况;甲公司在向乙客户销售货物时,收到乙客户订单即可发货,不需履行赊销审批手续。审计人员经调查核实.甲公司自现任总经理2011年1月上任后。即与乙客户发生业务往来。由总经理特批对乙客户采用“见订单即发货”的销售方式,但甲公司信用部门并不掌握乙客户的信用状况。乙客户的所在地距甲公司近二千公里。2.审计人员采用肯定式函证方式向甲公司的客户发函询证应收账款余额。除未收到乙客户的回函外,其他客户均回函,且证明欠款金额与函证金额相符。3.审计人员在对甲公司主营业务交易的截止期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发现乙客户2013年12月28日订购货物一批,甲公司2013年确认销售收入及应收账款50万元,该批货物于2014年1月5日发出,甲公司发货后即结转成本4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从下列问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根据“资料3”审计人员在核实甲公司2013年主营业务交易的截止期时。应重点关注的日期有:A、发票开具日期 B、记账日期 C、发货日期 D、合同签定日期

2014年5月,某企业审计部门对下属全资子公司甲公司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甲公司销售与收款业务的资料和审计情况如下:1.甲公司在销售与收款业务的管理办法中规定:在向客户赊销货物时。需经过专门设立的信用部门批准;负责应收账款的会计人员每月编制对账单与客户对账:总经理助理定期检查销售与收款情况;甲公司在向乙客户销售货物时,收到乙客户订单即可发货,不需履行赊销审批手续。审计人员经调查核实.甲公司自现任总经理2011年1月上任后。即与乙客户发生业务往来。由总经理特批对乙客户采用“见订单即发货”的销售方式,但甲公司信用部门并不掌握乙客户的信用状况。乙客户的所在地距甲公司近二千公里。2.审计人员采用肯定式函证方式向甲公司的客户发函询证应收账款余额。除未收到乙客户的回函外,其他客户均回函,且证明欠款金额与函证金额相符。3.审计人员在对甲公司主营业务交易的截止期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发现乙客户2013年12月28日订购货物一批,甲公司2013年确认销售收入及应收账款50万元,该批货物于2014年1月5日发出,甲公司发货后即结转成本4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从下列问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根据“资料2”对未回函的乙客户,审计人员应当:A、认定该账户余额无误 B、再次发函 C、将应收账款明细账与总账核对 D、进行账龄分析

2014年5月,某企业审计部门对下属全资子公司甲公司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甲公司销售与收款业务的资料和审计情况如下:1.甲公司在销售与收款业务的管理办法中规定:在向客户赊销货物时。需经过专门设立的信用部门批准;负责应收账款的会计人员每月编制对账单与客户对账:总经理助理定期检查销售与收款情况;甲公司在向乙客户销售货物时,收到乙客户订单即可发货,不需履行赊销审批手续。审计人员经调查核实.甲公司自现任总经理2011年1月上任后。即与乙客户发生业务往来。由总经理特批对乙客户采用“见订单即发货”的销售方式,但甲公司信用部门并不掌握乙客户的信用状况。乙客户的所在地距甲公司近二千公里。2.审计人员采用肯定式函证方式向甲公司的客户发函询证应收账款余额。除未收到乙客户的回函外,其他客户均回函,且证明欠款金额与函证金额相符。3.审计人员在对甲公司主营业务交易的截止期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发现乙客户2013年12月28日订购货物一批,甲公司2013年确认销售收入及应收账款50万元,该批货物于2014年1月5日发出,甲公司发货后即结转成本4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从下列问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根据“资料3”关于甲公司对乙客户2013年12月28日订购货物的账务处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公司的账务处理正确 B、多计2013年末应收账款40万元 C、多计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50万元 D、多计2013年末存货40万元

共用题干(一)资料2011年4月,某审计组对甲公司2010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有关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销售部经理负责公司销售业务。具体的产品销售折扣由销售人员根据客户情况谈判决定。2.财务部在开具销售发票时未核对产品发运单,仅根据销售人员签字的产品销售单开具销售发票。3.审计人员对应收账款进行了函证。客户A在回函中证明近年来未与甲公司发生业务往来,不存在欠甲公司货款的情况,与甲公司账面记录不一致。4.审计人员拟采用随机数表法从连续编号为1000~5000的销售发票中抽取50张进行审查,样本编号与下列随机数表中前4位数对应,确定的随机起点为第1列第1行,逐列自上而下查找,路线为第1列、第2列、第3列……(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资料1”所述情况违反了内部控制的要求,具体是:A:实物控制B:业务授权控制C:独立检查D:凭证与记录控制

共用题干(一)资料2011年4月,某审计组对甲公司2010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有关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销售部经理负责公司销售业务。具体的产品销售折扣由销售人员根据客户情况谈判决定。2.财务部在开具销售发票时未核对产品发运单,仅根据销售人员签字的产品销售单开具销售发票。3.审计人员对应收账款进行了函证。客户A在回函中证明近年来未与甲公司发生业务往来,不存在欠甲公司货款的情况,与甲公司账面记录不一致。4.审计人员拟采用随机数表法从连续编号为1000~5000的销售发票中抽取50张进行审查,样本编号与下列随机数表中前4位数对应,确定的随机起点为第1列第1行,逐列自上而下查找,路线为第1列、第2列、第3列……(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按照“资料4”确定的选样方法,审计人员选出的第5个样本发票编号为:A:7804B:9931C:2300D:1886

A 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 2013 年度财务报表。甲公司 2013 年 12 月 31 日应收账款余额为 5000 万元。A 注册会计师认为应收账款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决定选取金额较大以及风险较高的应收账款明细账户实施函证程序,选取的应收账款明细账户余额合计 3000 万元。相关事项如下:(1)审计项目组进驻甲公司后立即对甲公司客户实施函证,由于审计项目组在甲公司时间较长,因此要求被询证者将回函寄至甲公司 A 注册会计师收取。(2)对于审计项目组以传真件方式收到的回函,审计项目组成员与被询证方取得了电话联系,确认回函信息,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电话内容与时间、对方姓名与职位,以及实施该程序的审计项目组成员姓名。(3)审计项目组成员 11 月进行预审时,对截止 2013 年 10 月 31 日的应收账款选择大额客户进行函证,拟对 11、12 月应收账款检查相关销售合同、销售发票等原始凭证,确定 12月 31 日的应收账款金额。(4)甲公司客户 Z 公司的回函确认金额比甲公司账面余额少 150 万元。甲公司销售部人员解释,甲公司于 2013 年 12 月末销售给 Z 公司的一批产品,在 2013 年末尚未开具销售发票, Z 公司因此未入账。A 注册会计师认为该解释合理,未实施其他审计程序。(5)实施函证的 3000 万元应收账款余额中,审计项目组未收到回函的余额合计 950 万元,审计项目组对此实施了替代程序:对其中的 500 万元查看了期后收款凭证;对没有期后收款记录的 450 万元,检查了与这些余额相关的销售合同和发票,未发现例外事项。要求:针对上述第(1)至(5)项,逐项指出甲公司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组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200万元,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为10万元,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函证程序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1)审计项目组根据对甲公司的了解,以及以往年度函证应收账款发现甲公司客户回函率较高等特点,针对单笔金额100万元以上的应收账款全部实施积极式函证,单笔金额在100万元至10万元之间的应收账款作为子总体采用审计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实施积极式函证,单笔金额低于10万元的应收账款采用消极式函证。(2)审计项目组负责填写询证函信息,甲公司业务员负责填写询证函信封,审计项目组取得加盖公章的询证函及业务员填写的信封后,直接到邮局将询证函寄出。(3)针对邮寄方式的回函,注册会计师验证被询证者加盖在询证函上的印章以及签名中显示的被询证者名称是否与明细账中记录的往来单位一致。(4)针对甲公司与其母公司乙公司重大关联方交易合同,审计项目组采用积极式函证方式函证本年度与乙公司发生的每一笔应收账款交易金额,回函结果均相符,审计项目组对此结果满意。(5)审计项目组邮寄询证函时,在核实由甲公司提供的被询证者的联系方式后,未使用甲公司的邮寄设施,而是在邮局投递询证函。(6)审计项目组针对银行函证结果与甲公司账面记录不一致的舞弊迹象,询问甲公司财务负责人,财务负责人解释是一笔未达账项导致,审计项目组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这一结果,消除了对甲公司银行存款、借款等事项存在舞弊迹象的疑虑。要求:针对上述第(1)至(6)项,逐项指出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2015)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组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100万元,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为5万元,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函证程序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1)审计项目组在寄发询证函前,将部分被询证方的名称、地址与甲公司持有的合同及发票中的对应信息进行了核对。[全查不现实](3)审计项目组成员跟随甲公司出纳到乙银行实施函证,出纳到柜台办理相关事宜,审计项目组成员在等候区等候。(5)客户丁公司回函邮寄显示发函地址与甲公司提供的地址不一致,甲公司财务人员解释是由于丁公司有多处办公地址所致,审计项目组认为该解释合理,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这一情况。[可能并不是注册会计师想函证的公司/冒充回函]要求:针对上述事项,逐项指出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公司2018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组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100万元,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为5万元。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函证程序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审计项目组在寄发询证函前,将部分被询证方的名称、地址与甲公司持有的合同及发票中的对应信息进行了核对。  (2)客户丙公司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00万元,回函金额90万元。因差异金额高于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审计项目组据此提出了审计调整建议。  (3)客户丁公司回函邮戳显示发函地址与甲公司提供的地址不一致。甲公司财务人员解释是由于丁公司有多处办公地址所致。审计项目组认为该解释合理,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这一情况。  (4)客户戊公司为海外公司。审计项目组收到戊公司境内关联公司代为寄发的询证函回函,未发现差异,结果满意。  要求:针对上述第(1)至第(4)项,逐项指出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ABC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甲公司2013年财务报告,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函证相关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甲公司在乙银行开立了用以缴纳税款的专门账户。除此以外,与乙银行没有其他业务关系,审计项目组认为,该账户的重大错报风险很低且余额不大,未对该账户实施函证程序; (2)审计项目组经评估认为应收账款的重大错报风险较低,对甲公司2013年11月30日的应收账款余额实施了函证,未发现差异。2013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的余额较11月30日无重大变动,审计组据此认为已对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存在认定获取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3)审计项目组负责填写询证函信息,甲公司业务员负责填写询证函信封,审计项目组取得加盖公章的询证函及业务员填写的信封后,直接至邮局将询证函寄出; (4)客户丙公司的回函并非询证函原件,甲公司财务人员解释,在催收回函时,由于丙财务人员表示未收到询证函,因此将其留存的询证函复印寄送给了丙公司,并要求丙公司财务人员将回函直接寄回ABC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组认为该解释合理,无需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5)审计项目组收到一份银行询证函回函中标注“本行不保证回函的准确性,接收人不能依赖回函中的信息”。审计项目组致电该行,银行人员表示,这是标准条款,审计项目组据此认为回函可靠,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与银行的电话沟通内容。 (6)甲公司管理层拒绝审计项目组向客户丁公司寄发询证函。 要求: ①针对事项(1)至(5),逐项说明是否恰当,如不恰当,应当说明理由; ②针对事项(6),指出审计项目组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2015年真题)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组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100万元,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为5万元,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函证程序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1)审计项目组在寄发询证函前,将部分被询证方的名称、地址与甲公司持有的合同及发票中的对应信息进行了核对。(2)审计项目组成员跟随甲公司出纳到乙银行实施函证,出纳到柜台办理相关事宜,审计项目组成员在等候区等候。(3)客户丙公司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00万元,回函金额90万元,因差异金额高于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审计项目组据此提出了审计调整建议。(4)客户丁公司回函邮寄显示发函地址与甲公司提供的地址不一致,甲公司财务人员解释是由于丁公司有多处办公地址所致,审计项目组认为该解释合理,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这一情况。(5)客户戊公司为海外公司,审计项目组收到戊公司境内关联公司代为寄发的询证函回函,未发现差异,结果满意。

(2012 年)A 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 2011 年度财务报表。甲公司 2011 年 12 月 31 日应收账款余额为 3 000 万元。A 注册会计师认为应收账款 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决定选取金额较大以及风险较高的应收账款明细账户实施函证程序,其选取的应收账款明细账户余额合计为1 800 万元。相关事项如下:(1)审计项目组成员要求被询证的甲公司客户将回函直接寄至会计师事务所,但甲司客户 X 公司将回函寄至甲公司财务部,审计项目组成员取得了该回函,将其归入审计工作底稿。(2)对于审计项目组以传真件方式收到的回函,审计项目组成员与被询证方取得了电话联系,确认回函信息,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电话内容与时间、对方姓名与职位,以及实施该程序的审计项目组成员姓名。(3)审计项目组成员根据甲公司财务人员提供的电子邮箱地址,向甲公司境外客户 Y公司发送了电子邮件,询证应收账款余额,并收到了电子邮件回复。Y 公司确认余额准确无误。审计项目组成员将电子邮件打印后归入审计工作底稿。(4)甲公司客户 Z 公司的回函确认金额比甲公司账面余额少 150 万元。甲公司销售部人员解释,甲公司于 2011 年 12 月末销售给 Z 公司的一批产品,在 2011 年末尚未开具销售发票,Z 公司因此未入账。A 注册会计师认为该解释合理,未实施其他审计程序。(5)实施函证的 1 800 万元应收账款余额中,审计项目组未收到回函的余额合计 950万元,审计项目组对此实施了替代程序:对其中的 500 万元查看了期后收款凭证;对没有期后收款记录的 450 万元,检查了与这些余额相关的销售合同和发票,未发现例外事项。(6)鉴于对 60%应收账款余额实施函证程序未发现错报,A 注册会计师推断其余 40%的应收账款余额也不存在错报,无须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要求:针对上述第(1)至(6)项,逐项指出甲公司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问答题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公司2016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函证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审计项目组要求甲公司提供其在所有开户银行的银行账户明细清单,审计项目组对银行账户明细清单中的每一开户银行实施函证,函证覆盖率达到了100%。 (2)审计项目组针对甲公司应付账款可能存在多笔未入账的情况,计划对应付账款实施函证程序,因此从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的应付账款明细表中选择重要的询证对象。 (3)审计项目组针对甲公司与其母公司的重大关联方交易合同,考虑到对财务报表带来的错报风险比较高,因此函证了本年度与其母公司发生的每一笔应收账款交易金额。 (4)注册会计师尽管收到某银行询证函回函,但是通过对银行的跟进访问,发现该银行提供给注册会计师的函证结果与甲公司银行账面记录不一致。审计项目组再次审核甲公司从该银行获得信用记录,查看是否加盖该银行公章,以证实是否存在甲公司没有记录的贷款、担保、开立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等事项。审计项目组消除了对甲公司银行存款、借款等事项存在舞弊迹象的疑虑。 (5)审计项目组为避免询证函被甲公司拦截、篡改等舞弊风险,在邮寄询证函时,在具体核实由甲公司提供的被询证者的联系方式后,未使用甲公司的邮寄设施,而是直接在邮局投递询证函。 (6)审计项目组针对甲公司的丁客户采用电子形式发函,并及时获取洵证函回函。针对上述第(1)至(5)项,逐项指出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并简要说明理由。

问答题上市公司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的常年审计客户,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9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组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300万元,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为150万元,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为10万元,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函证程序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审计项目组对应收账款明细账中低于150万元的项目采取消极的函证方式设计函证样本,并以邮寄方式发函。  (2)审计项目组针对甲公司应收乙公司一笔大额销货款进行函证,但回函金额小于甲公司账面金额339万元,原因是乙公司发现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退货给甲公司。审计项目组电话询问了乙公司财务人员后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这一情况,并得出该笔应收账款不存在错报的审计结论。  (3)针对银行存款的函证,审计项目组将需要银行确认的信息与甲公司银行存款日记账进行了核对。  (4)针对甲公司客户丙公司的电子形式回函,审计项目组查阅了邮件发送者为丙公司公共邮箱,审计项目组确认电子回函信息过程是安全可靠的。  (5)审计项目组收到的一份银行询证函回函中标注“本行只能说明甲公司投资款已经到账,本行不保证投资款是否合法,投资项目是否真实,未来投资是否具有预期投资回报”。审计项目组致电该银行,银行工作人员表示这是银行业标准条款。审计项目组据此认为该回函可靠,并在工作底稿中记录了与银行的电话沟通内容。  (6)针对应收账款回函率与以前年度相比异常偏高,审计项目组成员与重要被询证者相关人员进行了直接沟通,并前往被询证单位办公地点进行验证,未发现错报。  要求:  针对上述第(1)至(6)项,逐项指出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果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问答题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公司2016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函证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审计项目组要求甲公司提供其在所有开户银行的银行账户明细清单,审计项目组对银行账户明细清单中的每一开户银行实施函证,函证覆盖率达到了100%。 (2)审计项目组针对甲公司应付账款可能存在多笔未入账的情况,计划对应付账款实施函证程序,因此从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的应付账款明细表中选择重要的询证对象。 (3)审计项目组针对甲公司与其母公司的重大关联方交易合同,考虑到对财务报表带来的错报风险比较高,因此函证了本年度与其母公司发生的每一笔应收账款交易金额。 (4)注册会计师尽管收到某银行询证函回函,但是通过对银行的跟进访问,发现该银行提供给注册会计师的函证结果与甲公司银行账面记录不一致。审计项目组再次审核甲公司从该银行获得信用记录,查看是否加盖该银行公章,以证实是否存在甲公司没有记录的贷款、担保、开立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等事项。审计项目组消除了对甲公司银行存款、借款等事项存在舞弊迹象的疑虑。 (5)审计项目组为避免询证函被甲公司拦截、篡改等舞弊风险,在邮寄询证函时,在具体核实由甲公司提供的被询证者的联系方式后,未使用甲公司的邮寄设施,而是直接在邮局投递询证函。 (6)审计项目组针对甲公司的丁客户采用电子形式发函,并及时获取洵证函回函。针对上述第(6)项,指出审计项目组针对电子形式获取的回函应当实施的审计程序。

问答题ABC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甲公司2013年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函证相关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甲公司在乙银行开立了一个用以缴纳税款的专门账户。除此以外,与乙银行没有其他业务关系,审计项目组认为,该账户的重大错报风险很低且余额不重大,未对该账户实施函证程序。 (2)审计项目组经评估认为应收账款的重大错报风险较低,对甲公司2013年11月30日应收账款余额实施了函证未发现差异。201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的余额较11月30日无重大变动,审计项目组据此认为已对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存在认定获取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3)审计项目组负责填写询证函信息,甲公司业务员负责填写询证函信封。审计项目组取得加盖公章的询证函及业务员填写的信封后,直接到邮局将询证函寄出。 (4)客户丙公司的回函并非询证函原件,甲公司财务人员解释,在催收回函时,由于丙财务人员表示未收到询证函,因此将其留存的询证函复印件寄送给了丙公司,并要求丙公司财务人员将回函直接寄回至ABC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组认为该解释合理,无需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5)审计项目组收到一份银行询证函回函中标注“本行不保证回函的准确性,接收人不能依赖回函中的信息”。审计项目组致电该行,银行人员表示这是标准条款,审计项目组据此认为该回函可靠,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与银行的电话沟通内容。 (6)甲公司管理层拒绝审计项目组向客户丁公司寄发询证函。针对上述第(1)至(5)项,逐项指出,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若不恰当,请说明理由。

问答题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组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100万元,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为5万元。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函证程序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审计项目组在寄发询证函前,将部分被询证方的名称、地址与甲公司持有的合同及发票中的对应信息进行了核对。 (2)甲公司应付账款年末余额为550万元。审计项目组认为应付账款存在低估风险,选取了年末余额合计为480万元的两家主要供应商实施函证,未发现差异。 (3)审计项目组成员跟随甲公司出纳到乙银行实施函证。出纳到柜台办理相关事宜,审计项目组成员在等候区等候。 (4)客户丙公司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00万元,回函金额90万元。因差异金额高于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审计项目组据此提出了审计调整建议。 (5)客户丁公司回函邮戳显示发函地址与甲公司提供的地址不一致。甲公司财务人员解释是由于丁公司有多处办公地址所致。审计项目组认为该解释合理,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这一情况。 (6)客户戊公司为海外公司。审计项目组收到戊公司境内关联公司代为寄发的询证函回函,未发现差异,结果满意。 针对上述第(1)至第(6)项,逐项指出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问答题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组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100万元,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为5万元。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函证程序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审计项目组在寄发询证函前,将部分被询证方的名称、地址与甲公司持有的合同及发票中的对应信息进行了核对。 (3)审计项目组成员跟随甲公司出纳到乙银行实施函证,出纳到柜台办理相关事宜,审计项目组成员在等候区等候。 (4)客户丙公司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00万元,回函金额90万元,因差异金额高于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审计项目组据此提出了审计调整建议。 (5)客户丁公司回函邮戳显示发函地址与甲公司提供的地址不一致,甲公司财务人员解释是由于丁公司有多处办公地址所致,审计项目组认为该解释合理,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这一情况。 (6)客户戊公司为海外公司,审计项目组收到戊公司境内关联公司代为寄发的询证函回函,未发现差异,结果满意。 针对上述第(1)、(3)至(6)项,逐项指出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问答题上市公司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的常年审计客户,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9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组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300万元,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为150万元,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为10万元,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函证程序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审计项目组根据对甲公司的了解,以及以往年度函证应收账款发现甲公司客户回函率较高,应收账款可能存在高估风险等特点,针对单笔金额150万元以上的全部实施积极式函证,单笔金额在150万元至10万元之间的作为子总体采用审计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实施积极的函证方式,单笔金额低于10万元的采用消极的函证方式。  (2)针对甲公司与其母公司乙公司的重大关联方交易合同,审计项目组采用积极的函证方式函证本年度与乙公司发生的每一笔应收账款交易金额,回函结果均相符,审计项目组对此结果满意。  (3)审计项目组负责填写询证函信息,甲公司业务员负责填写询证函信封,审计项目组取得加盖公章的询证函及业务员填写的信封后,直接到邮局将询证函寄出。  (4)针对邮寄方式的回函,注册会计师验证被询证者加盖在询证函上的印章以及签名中显示的被询证者名称是否与明细账中记录的往来单位一致。  (5)审计项目组针对银行函证结果与甲公司账面记录不一致的舞弊迹象,询问甲公司财务负责人,财务负责人解释是一笔未达账项导致,审计项目组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这一结果,消除了对甲公司银行存款、借款等事项存在舞弊迹象的疑虑。  要求:  针对上述第(1)至(5)项,逐项指出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果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