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A、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B、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C、生产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D、生活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E、职业与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

  • A、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 B、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 C、生产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 D、生活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 E、职业与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相关考题:

建立医患关系的原则是()A、疾病性质和病人年龄B、疾病性质和病人的人格特征C、疾病病程和病人的经济状况D、病人的文化程度和情绪反应E、病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

女,34岁,离异,服务业人员。外阴起丘疹、肿物1个月,皮疹逐渐扩大,无明显不适感,查大小阴唇可见鸡冠状肿物,表面呈乳头状,实验室检查醋酸白试验阳性,诊断应首选()A、梅毒B、扁平湿疣C、尖锐湿疣D、淋病E、生殖器疱疹

某女,18岁,今年如愿考上了大学,参加新生体检时,身高160cm,体重75公斤。其体重指数(BMI)为()A、146.5B、95.0C、40.6D、29.3E、25.4

24小时尿蛋白>3.5g,蛋白尿呈高度选择性()A、肾病综合征(微小病变型)B、急性肾小球肾炎C、慢性肾小球肾炎D、急进性肾炎E、慢性肾功能衰竭

管理毒理学是()A、从定性角度确定外源化学物是否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损害及损害的程度和性质B、以损害作用评定、剂量-反应关系评定及接触评定的各种参数为依据,对外源化学物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程度作出估计C、以化学品的毒理学资料及危险度评定为依据,结合其他有关因素和实际情况,制定有关法规,对化学品进行卫生管理D、从定量角度确定机体可能接触外源化学物的剂量与机体损害程度的关系E、确定人类实际接触的剂量及情况

神经、肌肉和腺体受到阈刺激时产生反应的共同表现是()A、收缩B、神经冲动C、动作电位D、感受器电位E、突触后电位

病原菌在局部繁殖,毒素入血称为()A、败血症B、毒血症C、内毒素血症D、脓毒血症E、菌血症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造成下列哪种损害所致的()A、大脑功能失调B、小脑功能失调C、锥体系失调D、锥体外系失调E、胼胝体功能失调

1990年对某钢铁公司放射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进行了测试。结果141例放射工作者的淋巴细胞微核率为0.943‰,正常对照组淋巴细胞微核率为0.31‰,95%正常值范围0~1‰,放射工作者微核率虽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停止接触后,此种差异仍然维持一年,但处于正常值范围,是否有损害作用。有助于评价的指标是()A、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公认的"正常值"范围内,停止接触后仍持续一年B、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在正常值范围内,在应激状态下,此种差异更明显C、与对照组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其数值不在正常值范围内D、与对照组相比,微核率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E、以上都有损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