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钢丝绳绳径7—18mm的绳卡为()个,19—27mm的绳卡为()个,28—37mm的绳卡为()个。A1,2,3B2,3,5C3,4,5

单选题
钢丝绳绳径7—18mm的绳卡为()个,19—27mm的绳卡为()个,28—37mm的绳卡为()个。
A

1,2,3

B

2,3,5

C

3,4,5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钢丝绳端部固定用绳卡数量在钢丝绳直径为7~18mm时绳卡应满足()个。 A.3B.4C.5D.6

国产6×19钢丝绳采用绳卡固定端头时,将其拧紧度以钢绳压扁至绳径()为宜。

用绳卡连接钢丝绳时,19~27mm钢丝绳应用( )个绳卡。A.3B.4C.5D.6

钢丝绳用绳卡连接时,钢丝绳直径为7~16mm时,绳卡不小于()个。A.3B.4C.5D.6

绳头的绳环必须套绳皮,主绳头采用卡子数量必须满足下表要求:绳径(mm)≤32>32~38最少卡子数(个)( )绳卡间距(mm)为6~7倍钢丝绳直径。A.40B.45C.50D.55

钢丝绳用绳卡连接时,钢丝绳直径为7~16mm时,绳卡不少于()个。A、1;B、2;C、3。

钢丝绳在卡绳卡时,两绳卡间距不小于绳径的()倍。

钢丝绳直径19~27mm时,绳卡不少于4个。绳卡间距为钢丝绳直径的()倍。绳卡紧固应将鞍座放在承受拉力的长绳一边,U形卡环放在返回的短绳一边,不得一倒一正排列。A、2~3;B、3~4;C、6~8。

钢丝绳用绳卡连接时,钢丝绳直径为7~16mm时,绳卡不少于3个;钢丝绳直径19~27mm时,绳卡不少于()个。绳卡间距为钢丝绳直径的6~8倍。绳卡紧固应将鞍座放在承受拉力的长绳一边,U形卡环放在返回的短绳一边,不得()排列。

钢丝绳用绳卡连接时,钢丝绳直径为7~16mm时,绳卡不得超过2个;钢丝绳直径19~27mm时,绳卡不得超过3个。绳卡间距为钢丝绳直径的2~4倍。绳卡紧固应将鞍座放在承受拉力的长绳一边,U形卡环放在返回的短绳一边,不得一倒一正排列。

钢丝绳套用长接法固定绳头的做法正确的有()。A、绳卡间距为绳径的6倍B、压盖在绳头一面C、压盖在受力绳一面D、把钢丝绳压偏三分之一E、绳卡数量不少于三个

直径28~37mm钢丝绳的端部固定用绳卡的数量为4个

钢丝绳的绳端固定用绳卡固定法时,当绳径为6~16mm时,最少用()个绳卡。A、1B、2C、3D、4E、5

直径19~27mm钢丝绳的端部固定用绳卡的数量为3个

直径7~18mm钢丝绳的端部固定用绳卡的数量为1个

当钢丝绳绳径d≤16mm时,可用两个绳卡固定绳端。

根据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中起重机械与垂直运输机械,表6.1.8-2,与绳径匹配的绳卡数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钢丝绳直径10mm以下时,最少绳卡数为3个,绳卡间距120mmB、钢丝绳直径10mm-20mm时,最少绳卡数为4个,绳卡间距140mmC、钢丝绳直径21mm-26mm时,最少绳卡数为5个,绳卡间距160mmD、钢丝绳直径28mm-36mm时,最少绳卡数为6个,绳卡间距220mm

当钢丝绳绳径36mm~44mm时,钢丝绳卡扣的个数不少于()个,绳夹间的间距为钢丝绳绳径的()倍,绳尾端距最后一个绳夹不小于()mm,并采用细钢丝捆扎。

用绳卡固定钢丝绳时,当绳径小于16mm时,选用()个绳头。A、2个B、3个C、4个

钢丝绳在卡绳卡时,两绳卡间距不小于绳径的6倍。

钢丝绳端部的固定若采用绳卡时,应注意下列(),绳卡不得正反交错设置。A、绳卡应与绳径匹配B、数量不得少于3个C、绳卡间距不小于绳径的6倍D、绳卡滑鞍放在受力绳一侧

用绳卡连接钢丝绳时,19~27mm钢丝绳应用()个绳卡。A、3B、4C、5D、6

钢丝绳的绳端固定用绳卡固定法时,当绳径为17~27mm时,最少用()个绳卡。A、1B、2C、3D、4E、5F、6G、7H、8I、9J、10

多选题钢丝绳端部的固定若采用绳卡时,应注意下列(),绳卡不得正反交错设置。A绳卡应与绳径匹配B数量不得少于3个C绳卡间距不小于绳径的6倍D绳卡滑鞍放在受力绳一侧

判断题直径28~37mm钢丝绳的端部固定用绳卡的数量为4个A对B错

判断题直径7~18mm钢丝绳的端部固定用绳卡的数量为1个A对B错

判断题直径19~27mm钢丝绳的端部固定用绳卡的数量为3个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