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地下室不宜设置变形缝。当地下室长度超过伸缩缝最大间距时,可考虑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降低水泥用量;也可每隔30m~40m设置后浇带。后浇带封闭时间宜滞后60d以上,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提高一级,并宜采用无收缩混凝土,低温入模。

高层建筑地下室不宜设置变形缝。当地下室长度超过伸缩缝最大间距时,可考虑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降低水泥用量;也可每隔30m~40m设置后浇带。后浇带封闭时间宜滞后60d以上,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提高一级,并宜采用无收缩混凝土,低温入模。


相关考题:

关于防止混凝土构筑物裂缝,在施工方面要合理设置后浇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对于大型排水混凝土构筑物,合理的设置后浇带有利于控制施 工期的温差与收缩应力,减少裂缝B. 后浇带设置时,要遵循“数量适当,位置合理”的原 则C. 后浇带一般间距为20?30m带宽可取700?1000mm,并应贯穿整个底板断面D. 后 浇带内填筑的混凝土应用微膨胀水泥或无收缩水泥,混凝土强度应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两个等级E. 后 浇带内填筑的混凝土应用微膨胀水泥或无收缩水泥,混凝土强度应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个等级

背景材料:某民用建筑工程,地上18层,地下2层,地下室防水采用防水混凝土结构自防水,防水等级为二级。地下室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水灰比为0.55,水的用量为190kg/m3。防水混凝土当需设置后浇带时,后浇缝应设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宽度以()m为宜。A.1B.2C.3D.4

下列关于后浇带的设置和处理,正确的是( )。 A、后浇带应根据设计要求留置,并保留14天 B、填充后浇带,可采用缓凝型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 C、填充后浇带,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 D、填充后浇带,可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

下列关于后浇带的设置和处理,正确的是( )。 A、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天 B、填充后浇带,可采用缓凝型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 C、填充后浇带,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二级 D、填充后浇带,可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

下列关于混凝土后浇带的说法正确的有( )。A.后浇带的设置可分为沉降后浇带和伸缩后浇带B.沉降后浇带有效地解决了沉降差的问题C.伸缩后浇带可减少温度、收缩的影响D.后浇带处的钢筋必须贯通,不能切断E.后浇带的混凝土应与原结构混凝土同强度等级

钢筋混凝土的施工,箱形基础对于基础的底板、内外墙和顶板宜连续浇筑完毕。如设置后浇带,后浇带应( )。 A、在顶板浇筑后至少4周以上再行施工 B、按设计要求设置具体位置和宽度 C、使用细石混凝土浇筑,细细捣实 D、后浇带水泥应提高一个等级 E、可以采用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浇筑

下列关于后浇带说法不正确的是()。A、后浇带应根据设计要求留设B、后浇带应保留14d后再浇筑C、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填充后浇带D、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

下列关于地下室混凝土后浇带的做法,正确的是( )。A.后浇带需超前止水时应增设外贴式或中埋式止水带B.后浇带可做成企口缝,结构主筋不宜在缝中断开C.后浇带应设在受力和变形较大的部位D.后浇带间距宜为20~30m,宽度宜为700~1000mm

地铁车站主体工程后浇带做法正确的是( )。A.后浇带位置应设于受力和变形较大处B.后浇混凝土施工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28d后进行C.后浇缝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灌注,并不得低于两侧混凝土强度D.后浇带间距宜为100m

下列不属于不设置永久沉降缝和温度收缩缝的措施的是()。A、增加混凝土强度等级B、设置沉降后浇带、温度后浇带C、设置诱导缝D、使用微膨混凝土、纤维混凝土

下列关于地下室混凝土后浇带做法,()是正确的。A、后浇带需超前止水时应增设外贴式或中埋式止水带B、后浇带可做成企口缝,结构主筋不宜在缝中断开C、后浇带应设在受力和变形较大的部位D、后浇带间距宜为20~30m,宽度宜为700~l000mm

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大于60d后再施工,浇筑时,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其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原混凝土强度等级。

浇筑后浇带混凝土()A、要求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B、最好选在主体收缩状态C、在室内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后浇带间距为30mD、不宜采用无收缩水泥E、宜采用微膨胀水泥

后浇带施工用混凝土应优选补偿收缩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可低于两侧混凝土。

关于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说法正确的是()。A、后浇带填充混凝土可采用微膨胀或无收缩水泥B、用普通水泥C、填筑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比原结构混凝土强度提高一级D、保持至少15d的湿润养护

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后浇带强度等级宜比两侧混凝土(),并宜采用减少收缩的技术措施进行浇筑。

下列关于地下室混凝土后浇带做法,()是正确的。A、后浇带需超前止水时应增设外贴式或中埋式止水带B、后浇带可做成企口缝,结构主筋不宜在缝中断开C、后浇带应设在受力和变形较大的部位D、后浇带间距宜为20~30m,宽度宜为700~1000mm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浇筑过程中,为了防止出现裂痕应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使用缓凝减水剂B、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提高水泥用量C、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D、设置后浇带

箱形基础当设置贯通后浇带,缝宽不宜小于800mm,在后浇带处钢筋应贯通,顶板浇灌后,相隔(C)d,用比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微膨胀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并加强养护。

后浇带处的混凝土,宜用(),强度等级宜比原结构的混凝土提高5~10N/mm2,并保持不少于15d的潮湿养护。

填充后浇带混泥土()。A、要求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B、最好选在主体收缩状态C、在室内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后浇带间距为30mD、不宜采用无收缩水泥E、宜采用微膨胀水泥

大型排水混凝土构筑物,关于后浇带的说法错误的是()。A、后浇混凝土养护期不应少于14dB、采用无收缩水泥C、采用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的混凝土D、采用微膨胀水泥

多选题填充后浇带混泥土()。A要求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B最好选在主体收缩状态C在室内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后浇带间距为30mD不宜采用无收缩水泥E宜采用微膨胀水泥

填空题箱形基础当设置贯通后浇带,缝宽不宜小于800mm,在后浇带处钢筋应贯通,顶板浇灌后,相隔(C)d,用比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微膨胀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并加强养护。

判断题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大于60d后再施工,浇筑时,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其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原混凝土强度等级。A对B错

多选题浇筑后浇带混凝土()。A要求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B最好选在主体收缩状态C在室内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后浇带间距为30mD不宜采用无收缩水泥E宜采用微膨胀水泥

填空题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每30m~40m间距留出施工后浇带,带宽(),钢筋采用搭接接头,后浇带混凝土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