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过渡段中特殊枕轨枕间距允许偏差为()mm。A、±15B、±10C、0,-10D、±20

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过渡段中特殊枕轨枕间距允许偏差为()mm。

  • A、±15
  • B、±10
  • C、0,-10
  • D、±20

相关考题: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 0754-2010)中规定:有砟轨道铺枕铺轨作业中,轨枕应方正,并与轨道中心线垂直;枕间距允许偏差()mm,连续6根轨枕的距离允许偏差为()mm。A、±10、±30B、±20、±30C、±10、±50D、±20、±50

为保证轨道刚度变化的均匀性,轨道需要在()的连接处设置过渡段。A、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B、路基与桥涵C、路基与隧道D、道岔与其前后钢轨

双线有砟轨道的线间距允许偏差为()mm。A、±20B、±10C、0~+20D、-20~0

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过渡段中辅助轨安装的轨面高程允许偏差()mm。A、0,-15B、±10C、0,-10D、0,-20

《铁路轨道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中规定有砟轨道整理作业后,普通枕地段中线允许偏差是()mm。A、20B、30C、10D、15

枕式无砟道岔铺设时,岔枕间距允许偏差()mm。A、±5B、±10C、±12D、±15

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道岔岔枕间距为()mm,特殊位置除外。A、590㎜B、600㎜C、610㎜

道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底座混凝土裂缝限值0.3mm,不允许出现竖向贯通裂缝。

道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道岔区扣件间距为()。A、500mmB、550mmC、600mmD、650mm

降雪天气,当运行区段降中雪或积雪覆盖轨枕板或道砟面时,无砟轨道区段限速()及以下,有砟轨道区段限速()及以下;当运行区段降大雪、暴雪时,无砟轨道区段限速()及以下,有砟轨道区段限速()及以下。

为减小不同线路结构之间线路强度的突变,需要在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路基与桥涵、路基与隧道及路堤与路堑的连接处设置过渡段,以实现过渡段范围内线路强度的渐变过渡。

高速铁路正线为无砟轨道时,与正线相邻的两条到发线宜采用无砟轨道,其他可采用混凝土宽枕的有砟轨道。

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底座钢筋绑扎允许偏差:钢筋间距()mm,保护层厚度()mm。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铺设,轨排的轨枕间距允许偏差为()mm。A、±5B、±10C、±15

无砟轨道轨距误差允许偏差为()。A、±1mmB、±2mmC、±3mm

填空题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底座钢筋绑扎允许偏差:钢筋间距()mm,保护层厚度()mm。

判断题为减小不同线路结构之间线路强度的突变,需要在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路基与桥涵、路基与隧道及路堤与路堑的连接处设置过渡段,以实现过渡段范围内线路强度的渐变过渡。A对B错

多选题为保证轨道刚度变化的均匀性,轨道需要在()的连接处设置过渡段。A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B路基与桥涵C路基与隧道D道岔与其前后钢轨

判断题高速铁路正线为无砟轨道时,与正线相邻的两条到发线宜采用无砟轨道,其他可采用混凝土宽枕的有砟轨道。A对B错

单选题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铺设,轨排的轨枕间距允许偏差为()mm。A±5B±10C±15

单选题《铁路轨道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中规定有砟轨道整理作业后,普通枕地段中线允许偏差是()mm。A20B30C10D15

单选题双线有砟轨道的线间距允许偏差为()mm。A±20B±10C0~+20D-20~0

单选题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过渡段中辅助轨安装的轨面高程允许偏差()mm。A0,-15B±10C0,-10D0,-20

单选题无砟轨道轨距误差允许偏差为()。A±1mmB±2mmC±3mm

单选题《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 0754-2010)中规定:有砟轨道铺枕铺轨作业中,轨枕应方正,并与轨道中心线垂直;枕间距允许偏差()mm,连续6根轨枕的距离允许偏差为()mm。A±10、±30B±20、±30C±10、±50D±20、±50

单选题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道岔岔枕间距为()mm,特殊位置除外。A590㎜B600㎜C610㎜

单选题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过渡段中特殊枕轨枕间距允许偏差为()mm。A±15B±10C0,-10D±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