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的张某命令、指使13岁的王某抢夺了江女士一条项链。公安机关在认定案件时认为张某是主犯,也是教唆犯。

36岁的张某命令、指使13岁的王某抢夺了江女士一条项链。公安机关在认定案件时认为张某是主犯,也是教唆犯。


相关考题:

警察张某前往某地执行公务,途中因违反交通规则将行人王某撞伤,应由()承担赔偿责任。A.张某和王某B.张某和所在公安机关共同C.张某D.张某所在公安机关

某公安机关的民警王某在执行治安管理进程中,对相对人张某的合法利益造成损害,对此承担相应责任的是() A、王某B、某公安机关C、王某和某公安机关D、王某或某公安机关

某日傍晚,被告人黄某、兰某驾驶摩托车外出伺机抢夺他人财物,在该市胜利大街南段,发现一女士脖子上佩戴一条金项链,便从该女士身后驾车飞驶过来,坐在摩托车后座上的兰某趁机抓取项链,由于项链没有扯断,该女士被拽倒,头部撞到马路护栏,造成颈骨折断死亡。被告人黄某、兰某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B.抢夺罪 ()C.抢劫罪D.过失致人重伤罪

江某在某购物网站购买的下列商品中,不能适用7日无理由退货的有()。A.时令水果B.江某定作的刻有其女友名字的项链C.江某已拆封的一张CDD.江某已收到的两本时尚杂志

共用题干2010年5月1日,王某在公园游玩时,把佩戴的一条项链丢失。该项链被公园的管理人员拾得后交给了有关的行政管理部门。自公告发布之日起6个月王某都未去认领,该行政管理部门即依照有关规定将项链交给代售店拍卖。这条项链后来被冯某某以拍卖价买下。2011年秋,冯某某因参加运动会,把项链放在更衣室中,因人多混杂,管理不善,项链被小偷偷走。2012年1月,这个小偷被抓获。在审讯过程中,小偷供认自己曾偷得一条项链,并已将该项链以400元现款卖给了同事申某,申某并不知内情。经查,项链的失主为冯某某。冯某某即根据公安局的通知前去认领。而王某也因偶然,认得此项链是自己在公园丢失的那条,要求冯某某返还,冯某某不允;申某也认为项链是自己买的,要求拥有该项链,三方争执不下,于是,王某和申某均起诉至人民法院,要求确认各自对项链的所有权。在本案中谁最终享有项链的所有权?()A:王某B:冯某某C:申某D:国家

何某在首饰店购买金项链的过程中,企图用一条假项链调换真项链(价值5000元),被营业员发现。何某从营业员手里夺过真项链就逃跑了。何某构成()A、盗窃罪B、诈骗罪C、抢夺罪D、抢劫罪

()王某,17岁,因涉嫌抢夺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公安机关在讯问时,应当通知何人到场。A、王某的老师B、王某的祖父C、王某的父亲D、王某的哥哥

李某和张某共同抢劫了王女士一条项链。后来,张某良心发现,到公安机关供述揭发了李某的犯罪行为。公安机关认定张某系自首。

下列情形构成共同犯罪的是()。A、张某与李某聊天,谈到甲和乙两种物质混在一起,饮用后可以致人死亡。王某在旁边听到后,遂使用该方法将谭某杀死B、刘某唆使赵某将黄某打残废,赵某找到黄某后实施了抢劫行为C、许某教唆吴某杀死江某,吴某找到江某时,由于江某身边有几个朋友,吴某便没有下手D、杨某教唆15岁的吕某在路边抢夺王某的皮包,内有5000元钱

李某放在家中的6000元被张某盗窃。为了报复张某,李某向公安机关谎称被盗6万元,并指使朋友王某证明自己被盗6万元,李某指使王某的行为()。A、构成伪证罪B、构成诬告陷害罪C、无罪D、构成妨害作证罪

张某,男,34岁。王某,女,30岁。张、王二人结识后,曾一度姘居,后来张某教唆王某卖淫“挣钱”。不久,张某给王某介绍了一名男子,三人到一树林里,由张放风,王某与该男子发生了两性关系。事后,男子给王某50元钱。后来,张某又给王某介绍了一个姓李的男子。张某在一宾馆开了302号房间,李某给了王某100元钱,李、王二人到到302号房间发生两性关系。此时,公安机关正在对该宾馆进行日常治安检查,宾馆服务员赵某打电话到302号房间告诉李、王二人公安机关正在检查,让二人赶紧离开,但未来得及走掉便被民警当场查获。该案中张某、王某、李某、赵某的行为分别如何认定?

王某骑摩托车乘张某不备将其撞倒后抢走其钱包,王某的行为构成抢夺罪。

犯罪嫌疑人江某因入室盗窃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对其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的情形有()A、江某被羁押了一个月时,公安机关发现江某还涉嫌强奸罪B、江某被羁押了一个月时,公安机关才查清其真实身份C、江某被羁押了半个月后才开始供述D、需要对江某做精神病鉴定

关于并案侦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张某在甲地犯盗窃案,在乙地犯抢夺案,甲地公安机关最先受理案件,可以并案侦查B、王某和李某共同实施抢劫被甲地公安机关抓获,王某之前还实施了盗窃,两案可以并案侦查C、赵某为了实施诈骗,委托李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被公安机关抓获,可以并案侦查D、黄某在甲地盗窃,其弟弟在乙地非法拘禁,甲地公安机关最先抓获黄某,可以将其弟弟涉嫌非法拘禁案并案侦查

某县公安机关在对一起抢夺案件侦查时,犯罪嫌疑人王某提出,侦查人员江某是被害人的邻居,要求其回避。在回避决定作出前,江某不能停止侦查工作。

李某与王某有仇,为了报复王某,李某向公安机关谎称自己3万元被盗,并指使张某向公安机关证明自己被盗3万元系王某所为。张某构成()。A、伪证罪B、虚假诉讼罪C、诬告陷害罪D、妨害作证罪

下列情形构成共同犯罪的是()。A、张某与李某聊天,谈到甲和乙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饮用后可以致人死亡。王某在旁边听到后,遂使用该方法将谭某杀死B、刘某唆使赵某将黄某打残废,赵某找到黄某后实施了抢劫行为C、许某教唆吴某杀死江某,吴某找到江某时,由于江某身边有几个朋友,吴某便没有下手D、杨某教唆15周岁的吕某在路边抢夺王某的皮包,内有5000元钱

公安机关在查办王某殴打张某的治安案件中,王某与张某达成了调解协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某履行了协议,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王某治安处罚B、王某履行了协议,公安机关不再给予王某治安处罚C、王某不履行协议,公安机关不再给予王某治安处罚D、王某不履行协议,公安机关办案期限从案发之日起计算

王某出去游玩委托余某替自己保管一条价值上万元的金项链,却不料余某在此期间将项链卖掉,王某向其讨要多次,都被余某断然拒绝。对于本案,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王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当立案B、如果王某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立案受理C、如果王某向人民检察院控告,人民检察院应当立案D、此案是民事案件,公安机关不应当立案

王某与张某发生口角,王某将张某打成轻伤。对由王某造成的伤害,张某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是()A、向法院提起自诉B、向公安机关控告C、要求检察院立案D、如果向公安机关控告公安机关不立案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告公安机关

问答题某日,张某在某小区外蒙面持铁棍抢劫女青年李某。在威胁要打死被害人后,抢了李某的钱包、手机、钻石项链后丢下面罩、铁棍逃走。张某的抢劫行为被开车经过的出租司机王某看到,同时被小区的监控录像机录下。 公安机关根据报案,对现场进行了勘验,提取了张某丢下的面罩、铁棍,并调取了小区的监控录像。   公安机关在张某家将张某抓获,查获李某的钱包、手机、钻石项链。 张某供认了全部犯罪事实。  出租司机王某和被害人李某分别到公安机关对案情作了陈述。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中哪些是直接证据?哪些是实物证据?

单选题张某在某摩托车商城趁试车的机会,利用店主疏于防备,突然驾车离开商城,将车骑到另一金店,挑选了价值2000元的白金项链,付款时谎称自己钱没带够,将自己的摩托车作为抵押,回头再拿钱来换,金店老板见摩托车较新,价值在2000元以上,就同意了张某的要求,张某随即带着项链离开。对于张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A张某构成抢夺罪和诈骗罪,数罪并罚B张某构成盗窃罪和诈骗罪,数罪并罚C张某构成抢夺罪D张某构成盗窃罪

问答题在某甲与某乙的一次交谈中,甲告诉乙说:“我家邻居张某,于上月28日夜间12点左右,趁我父母上夜班不在家之机,撬开窗户进入我的房间,持菜刀威胁我交出现金和手饰。我当时怕他拿刀砍我,就告诉了放钱和首饰的地方。张翻出1500多元现金和一条金项链,装在衣袋里,就从窗户出去了。” 乙认为这是一起入室抢劫案件,当日即将甲所讲的情况向当地公安机关检举。公安机关依法立案侦查,甲就当时被抢情况如实地向侦查人员作了陈述。张某被拘留后,对持刀入室抢劫甲的现金和金项链的罪行作了供述,张某的供述和甲、乙二人向公安机关所做的陈述一致。在张某家中,查获其抢劫甲的1500多元现金和一条金项链。张某受到应有的制裁。此案中甲对公安机关的陈述、乙向公安机关检举时的陈述、张某在拘留时的陈述、公安机关在张某家中查获的1500多元现金和一条金项链,各属于刑事诉讼证据中的哪一种?

判断题李某和张某共同抢劫了王女士一条项链。后来,张某良心发现,到公安机关供述揭发了李某的犯罪行为。公安机关认定张某系自首。A对B错

问答题某日,张某在某小区外蒙面持铁棍抢劫女青年李某。在威胁要打死被害人后,抢了李某的钱包、手机、钻石项链后丢下面罩、铁棍逃走。张某的抢劫行为被开车经过的出租司机王某看到,同时被小区的监控录像机录下。 公安机关根据报案,对现场进行了勘验,提取了张某丢下的面罩、铁棍,并调取了小区的监控录像。   公安机关在张某家将张某抓获,查获李某的钱包、手机、钻石项链。 张某供认了全部犯罪事实。  出租司机王某和被害人李某分别到公安机关对案情作了陈述。此案中,公安机关收集了哪些法定证据?(请按照证据种类,分别列举。如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

单选题何某在首饰店购买金项链的过程中,企图用一条假项链调换真项链(价值5000元),被营业员发现。何某从营业员手里夺过真项链就逃跑了。何某构成()A盗窃罪B诈骗罪C抢夺罪D抢劫罪

判断题36岁的张某命令、指使13岁的王某抢夺了江女士一条项链。公安机关在认定案件时认为张某是主犯,也是教唆犯。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