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分厂四车间的双排滴注式渗碳可控气氛连线,是将()等液态碳氢化合物直接滴入到高温炉内,裂化形成含有H2、CO、CH4等的还原性混合气,保护零件免于氧化、脱碳。A、甲醇、煤油B、甲醇、醋酸乙脂C、甲醇、丙酮D、甲醇

热处理分厂四车间的双排滴注式渗碳可控气氛连线,是将()等液态碳氢化合物直接滴入到高温炉内,裂化形成含有H2、CO、CH4等的还原性混合气,保护零件免于氧化、脱碳。

  • A、甲醇、煤油
  • B、甲醇、醋酸乙脂
  • C、甲醇、丙酮
  • D、甲醇

相关考题:

脱碳钢的复碳处理应采用()。 A、吸热式可控气氛B、放热式可控气氛C、氨分解气氛D、上述气氛都不行

退碳钢的复碳处理应采用()。 A、吸热式可控气氛B、放热式可控气氛C、氨分解气氛D、A,B,C,都不对

入厂“三级安全教育”是()。 A、公司、分厂、车间安全教育B、分厂、车间、班组安全教育。

某企业制造部是一个成本中心,下属两个分厂甲和乙,乙分厂下设A和B两个车间,则B车间的业绩报告不包括( )。A.B车间本身的可控成本B.乙分厂转来的责任成本C.制造部转来的可控成本D.A车间转来的责任成本

合金渗碳钢的热处理一般是渗碳后淬火及低温回火。

合金渗碳钢的热处理特点是渗碳+淬火+低温回火。

氮基气氛是以何种气体为基体并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制备而成的一种可控热处理气氛()。   A、氨气B、氮气C、氧气

可控气氛热处理炉有何特点?

滴注式气体渗碳工艺的过程是由排气、()扩散和降温四个阶段组成的。

生铁渗碳过程分液态渗碳和炉缸内渗碳。

生铁渗碳过程分液态铁渗碳和炉缸内渗碳。

造成渗碳层出现网状碳化物缺陷的可能原因是工件()。A、表面碳浓度过低B、表面碳浓度过高C、渗碳层出炉后冷速太快D、滴注式渗碳,滴量过小

常用可控气氛炉分可控气氛多用炉、()式可控气氛炉和()式可控气氛炉。

下面有关热处理设备间距布置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热处理炉后端距墙柱的距离,一般箱式炉取1-2m;油炉取1.5~1.8m;可控气氛炉应留出辐射管取出的距离B、连续式炉的炉前后区空地,锻件热处理炉:炉前8~12m,炉后6~8m;连续气体渗碳炉:炉前2~3m,炉后4~6m;一般连续式炉前后均为4~6mC、热处理炉的安装高度,即炉口平面到地平面的距离,人工操作时,一般为0.85-0.9mD、井式炉炉口距地面的距离,渗碳炉为0.3m;正火炉和回火炉为0.7-0.9m

保护气氛中最便宜的是()。A、放热式气氛B、吸热式气氛C、氨分解气氛D、滴注式气氛

不列选项中,采用可控气氛热处理不能做到的是()。A、避免氧化B、避免脱碳C、形成一定厚度的保护层D、避免过烧

简述20CrMnTi钢在RJJ-60-9炉中用丙酮加甲醇进行滴注式可控气氛渗碳的工艺。

常用钢制、铸铁零件的热处理工序在工艺过程中安排不合理的是()。A、机械加工前的热处理工序有淬火、渗碳等B、粗加工以后,半精加工以前的热处理工序有调质、时效、退火等C、半精加工以后,精加工以前的热处理工序有渗碳、淬火、高频淬火、去应力退火D、精加工以后的热处理工序有氮化、接触电加热淬火等

渗碳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适用于什么钢?渗碳后需进行何种热处理?

渗碳淬火是化学热处理。

化学热处理有渗碳、渗氮、碳氮共渗、渗金属等多种。

将工件加热奥氏体化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是()。A、正火B、退火C、淬火D、表面渗碳

常用的化学热处理方法有渗碳、渗氮、碳氮共渗、渗金属等。

根据加热和冷却方法不同,普通的热处理方法大致可分为()、()、淬火和()四种;表面热处理可分为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渗碳属于()

热处理是将钢材由固态加热到液态,并经保温,冷却的一种工艺方法。

单选题氮基气氛是以何种气体为基体并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制备而成的一种可控热处理气氛()。A氨气B氮气C氧气

多选题某企业制造部是一个成本中心,下设甲、乙两个分厂,甲分厂又下设甲1车间和甲2车间,乙分厂下设乙1车间和乙2车间,则该企业的业绩报告中的可控成本内容表述正确的有(  )。A制造部的可控成本=甲分厂的责任成本+乙分厂的责任成本+制造部本身的可控成本B甲分厂的可控成本=甲1车间的责任成本+甲2车间的责任成本+甲分厂本身的可控成本+制造部本身的可控成本C乙分厂的可控成本=乙1车间的责任成本+乙2车间的责任成本+乙分厂本身的可控成本D甲1车间的可控成本=甲分厂分配来的管理费用+车间本身的可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