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车站始发、终到旅客列车对数为13-24对时,到发线数量应为3-5条。A对B错

判断题
车站始发、终到旅客列车对数为13-24对时,到发线数量应为3-5条。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旅客列车给水工作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普速旅客列车给水原则:()应保证辆辆满水。 A.始发B.终到C.上水站D.停车站

车站咽喉区的正线坡度宜与到发线有效长度范围内坡度一致;困难条件下,始发终到站不宜大于()。A、1‰B、2‰C、2.5‰D、6‰

特快旅客列车在车站通过时,应在()办理。A、正线B、到发线C、货物线D、侧线

车站始发、终到旅客列车对数为13-24对时,到发线数量应为3-5条。

客运枢纽车站,始发及终到旅客列车较多的车站,地理位置特殊的车站须设置客整所。

旅客列车应按《车站行车工作细则》规定接入()。A、到发线B、货物线C、固定线路D、正线

车辆段应在编组站、国境站和枢纽中心及始发终到旅客列车较多的地区。

《铁路车站、旅客列车鼠蟑等病媒生物防制管理办法》规定,在旅客列车上进行鼠蟑等病媒生物的杀灭工作,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提前通知列车乘务班组,并须于()结束。A、列车终到之前2小时B、列车始发之前3小时C、列车终到之前3小时D、列车始发之前2小时

客运站旅客列车到发线的数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区段站所需的到发线数量与车站衔接方向有关。()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第155条规定,旅客列车始发终到站、客运枢纽站和上水站,应在()设置列车上水设施和节水装置。A、到发线间B、股道间C、线路间D、站线间

车站通过能力主要取决于()A、到发线数量B、正线数目C、到发线长度D、正线长度

数据维护模块中直通列车的维护由()完成。A、始发车站B、始发路局C、终到车站D、终到路局

《旅客列车给水工作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普速旅客列车给水原则:()应保证辆辆满水。A、始发B、终到C、上水站D、停车站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大型及以上车站、有动车段(所)的车站及始发终到旅客列车的车站宜设旅客列车给水站。

大型及以上车站、有动车段(所)的车站及始发终到旅客列车的车站宜设旅客列车给水站。

旅客列车给水站宜设在()、有客车列检作业或动车段(所)的车站、有()旅客列车的车站及其他较大的车站。A、区段站;始发B、中间站;终到C、区段站;始发终到D、编组站;始发终到

《旅客列车运行组织及晚点处置办法》第一条规定,终到局列车调度员根据晚点列车到达情况,及时编制折返列车()。A、始发计划B、终到计划C、中途计划D、编组计划

单选题车站咽喉区的正线坡度宜与到发线有效长度范围内坡度一致;困难条件下,始发终到站不宜大于()。A1‰B2‰C2.5‰D6‰

单选题数据维护模块中直通列车的维护由()完成。A始发车站B始发路局C终到车站D终到路局

判断题《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大型及以上车站、有动车段(所)的车站及始发终到旅客列车的车站宜设旅客列车给水站。A对B错

单选题《旅客列车运行组织及晚点处置办法》第一条规定,终到局列车调度员根据晚点列车到达情况,及时编制折返列车()。A始发计划B终到计划C中途计划D编组计划

判断题大型及以上车站、有动车段(所)的车站及始发终到旅客列车的车站宜设旅客列车给水站。A对B错

单选题旅客列车给水站宜设在()、有客车列检作业或动车段(所)的车站、有()旅客列车的车站及其他较大的车站。A区段站;始发B中间站;终到C区段站;始发终到D编组站;始发终到

判断题客运枢纽车站,始发及终到旅客列车较多的车站,地理位置特殊的车站须设置客整所。A对B错

单选题《铁路车站、旅客列车鼠蟑等病媒生物防制管理办法》规定,在旅客列车上进行鼠蟑等病媒生物的杀灭工作,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提前通知列车乘务班组,并须于()结束。A列车终到之前2小时B列车始发之前3小时C列车终到之前3小时D列车始发之前2小时

单选题《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第155条规定,旅客列车始发终到站、客运枢纽站和上水站,应在()设置列车上水设施和节水装置。A到发线间B股道间C线路间D站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