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字的叫文盲,不懂科学技术的是科盲”中运用了()A、拈连B、反语C、移觉D、仿词

“不识字的叫文盲,不懂科学技术的是科盲”中运用了()

  • A、拈连
  • B、反语
  • C、移觉
  • D、仿词

相关考题:

埃德加·富尔在其___一书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他在该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也不是识字很少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扫除文盲教育的对象是所有不识字或识字少的公民。()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最初人们把文肓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看,这表明()。A.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变化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C.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D.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扫除文盲教育的对象是所有不识字或识字少的公民。A对B错

将不识字人口数与全部人口数对比,就是文盲率指标。

判断文盲的标准是,识字在多少以下?()A、500B、1000C、1500D、2000

推行简体字的目的包括()。A、减少文盲数量B、使字形美观大方C、促使国民掌握基础文化知识D、提高识字率

在中国识字在2000以下的被认为是文盲。

列宁曾指出:“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可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蜚语、谎话偏见,而没有政治。”这一论断的实质是在说明()A、公民的政治权利受教育程度限制B、文盲与受过教育的人不能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C、文盲由于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不能真实有效地参与政治D、文盲没有表达自身意愿的权利

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定义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定义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这表明()A、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们常说得不懂计算机基本操作就是现代文盲,这种说法源自()

人口的文化教育构成以读写能力、识字多少可以将全部人口划分为()A、文盲B、中等教育C、高等教育D、半文盲E、非文盲

扫除文盲教育的对象是所有不识字或识字少的公民。

用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是由三个指标组成的一个综合指数,这三个指标是()A、平均寿命、婴儿死亡率和文盲率B、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文盲率C、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识字人数的比率D、预期寿命、人口死亡率和识字人数的比率

文盲是对缺乏知识文化和基本能力的人的称呼,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人们对文盲的定义不断变化,现在常常把文盲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不能读书识字的人,即传统意义上的老文盲;第二类,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的人;第三类,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后两类被认为是功能型的文盲,他们虽然受过教育,但在现代科技常识方面,却往往如“文盲”般贫乏。例如前几年,某市教育委员会对文盲下了新的定义:不会理财、不了解用电常识、不遵守红绿灯信号等的人均被纳入“文盲”范畴。从哲学上看,这表明()。A、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C、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D、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单选题在我国,被认定文盲、半文盲率的定量标准是()A12岁及12岁以上人口不识字或识字不足1000个的人口百分比B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6岁及6岁以上的人口比重C12岁及12岁以上人口不识字或识字不足1500个的人口百分比D没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占其学龄人口的比重

单选题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这表明()。A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C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D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单选题列宁曾指出:“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可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蜚语、谎话偏见,而没有政治。”这一论断的实质是在说明()A公民的政治权利受教育程度限制B文盲与受过教育的人不能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C文盲由于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不能真实有效地参与政治D文盲没有表达自身意愿的权利

判断题在中国识字在2000以下的被认为是文盲。A对B错

单选题用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是由三个指标组成的一个综合指数,这三个指标是()A平均寿命、婴儿死亡率和文盲率B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文盲率C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识字人数的比率D预期寿命、人口死亡率和识字人数的比率

多选题人口的文化教育构成以读写能力、识字多少可以将全部人口划分为()A文盲B中等教育C高等教育D半文盲E非文盲

判断题扫除文盲教育的对象是所有不识字或识字少的公民。A对B错

单选题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定义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定义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这表明()A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认识具有反复性

单选题判断文盲的标准是,识字在多少以下?()A500B1000C1500D2000

单选题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看,这表明()。A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发展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C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D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单选题“不识字的叫文盲,不懂科学技术的是科盲”中运用了()A拈连B反语C移觉D仿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