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某药物口服给药存在显著的肝脏首过效应代谢作用,改用肌肉注射,药物的药动学特征变化是A.t1/2增加,生物利用度减少B.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C.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D.t1/2减少,生物利用度减少E.t1/2和生物利用度均不变

已知某药物口服给药存在显著的肝脏首过效应代谢作用,改用肌肉注射,药物的药动学特征变化是

A.t1/2增加,生物利用度减少
B.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
C.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
D.t1/2减少,生物利用度减少
E.t1/2和生物利用度均不变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口服给药受首过效应影响,生物利用度仅50%的药物是( )。

口服给药受首过效应影响,生物利用度仅为50%的药物是查看材料

药物吸收后可发生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是()。A.直肠给药B.皮肤给药C.吸入给药D.静注给药E.口服给药

已知某药物口服给药存在显著的肝脏首过效应代谢作用,改用肌肉注射,药物的药动学特征变化时( )A.t1/2增加,生物利用度减少B.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C.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D.1/2减少,生物利用度减少E.t1/2和生物利用度均不变

会发生首过效应的是A、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B、静脉给药C、舌下给药D、直肠给药E、药物在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被酶灭活

给药过程中存在肝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是A.口服给药B.静脉注射C.肌肉注射D.舌下给药E.鼻腔给药

药物的首过效应是( )A.药物于血浆蛋白结合B.肝脏对药物的转化C.口服药物后对胃的刺激D.皮肤给药后药物的吸收作用

存在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是( ) A、口服B、静脉注射C、皮肤给药D、肌内注射E、舌下给药

口服给药受首过效应影响,生物利用度仅50%的药物是A.B.C.D.E.

可完全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是A:舌下给药B:口服肠溶片C:静脉滴注给药D:栓剂直肠给药E:阴道给药

已知某药口服肝脏首过效应很大,改用肌肉注射后A.t减少,生物利用度也减少B.t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C.t增加,生物利用度也增加D.t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E.t和生物利用度皆不变化

会发生首过效应的是A.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B.经脉给药C.舌下给药D.直肠给药E.药物在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被酶灭活

以下哪些途径药物吸收的速度快,无首过效应A.肌肉注射B.直肠给药C.气雾剂吸入给药D.舌下黏膜给药E.鼻腔给药

已知药物口服给药存在显著的肝脏首过代谢,改用肌内注射,药物的药动学特征变化是A.t变小,生物利用度增加B.t变大,生物利用度增加C.t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D.t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E.t不变,生物利用度不变

某药口服吸收良好,但经过肝脏之后,只有30%的药物达到体循环,其原因是:()。A、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B、药物效价低C、存在首过效应D、药物化疗指数低E、药物排泄快

药物制成栓剂直肠给药疗效优于口服给药的主要原因是()A、增加药物的吸收B、提高药物的溶出速度C、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D、减小胃肠道刺激性

不正确的描述是()A、胃肠道给药存在着首过效应B、舌下给药存在着明显的首过效应C、直肠给药可避开首过效应D、消除过程包括代谢和排泄E、Vd大小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广窄程度

药物的首过效应可能发生于()A、舌下给药后B、吸入给药后C、口服给药后D、静脉注射后E、皮下给药后

给药过程中存在肝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是()A、口服给药B、静脉注射C、肌肉注射D、都不是

下列给药方式中()可能会出现首过效应。A、口服给药B、静脉给药C、关节腔注射D、肌肉注射

单选题可绕过肝脏首过效应的给药方式有(  )。A肺部给药、口服给药B舌下给药、口服给药C鼻粘膜给药、舌下给药D肺部给药、腹腔注射给药E肌肉注射给药、腹腔注射给药

单选题某药口服吸收良好,但经过肝脏之后,只有30%的药物达到体循环,其原因是:()。A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B药物效价低C存在首过效应D药物化疗指数低E药物排泄快

单选题已知某药物口服给药存在显著的肝脏首过代谢作用,改用肌肉注射,药物的药动力学特征性变化是()At1/2变小,生物利用度增加Bt1/2变大,生物利用度增加C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D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Et1/2变小,生物利用度不变

单选题给药过程中存在肝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是()A口服给药B静脉注射C肌肉注射D都不是

单选题会发生首过效应的是()A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B经脉给药C舌下给药D直肠给药E药物在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被酶灭活

单选题不正确的描述是()A胃肠道给药存在着首过效应B舌下给药存在着明显的首过效应C直肠给药可避开首过效应D消除过程包括代谢和排泄EVd大小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广窄程度

单选题下列给药途径,存在肝脏首过效应的是(  )A注射给药B呼吸道给药C皮肤给药D口服给药E腔道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