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灰分测定时供试品炭化后,为灰化完全应保持的温度是A:200~300℃B:300~400℃C:400~500℃D:500~600℃E:600~700℃

总灰分测定时供试品炭化后,为灰化完全应保持的温度是

A:200~300℃
B:300~400℃
C:400~500℃
D:500~600℃
E:600~700℃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灰分测定样品应碳化时应采用()的方法进行炭化A.先低温后高温B.先高温后低温C.保持高温状态

测灰分时,样品为何要先炭化后灰化。

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时的灰化温度为()。 A、400℃~500℃B、500℃~600℃C、700℃~800℃D、800℃~900℃

总灰分测定时供试品炭化后,为灰化完全应保持的温度是A.200~300℃B.300~400℃C.400~500℃D.500~600℃E.600~700℃

将食品样品小火炭化后在马福炉高温灼烧灰化,测得的灰分为A、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酸溶性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B、水不溶性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C、酸不溶性灰分D、水不溶性灰分E、水溶性灰分和酸溶性灰分

肉制品的灰分测定原理是试样经(),炭化,灰化,冷却后,称量残留物的质量。A.干燥B.研磨C.均质D.洗涤

粗灰分测定结果等于( )A.粗灰分的质量除以试样的质量B.粗灰分的质量除以灰化后的试样质量C.试样炭化后的质量除以试样的质量D.试样炭化后的质量除以灰化后的试样质量

灰分的原始记录中应详细记录:()A、炽灼温度B、空坩埚的恒重值C、供试品的称量D、炽灼后残渣与坩埚的恒重值E、计算结果

煤样灰分为20.00%的煤样,缓慢灰化法测灰分应()检查性灼烧。 A、 15minB、 20minC、 30minD、 不必

灰分的测定温度一般为(),灰化结束后,待马弗炉温度降到200℃时取出坩埚。

中国药典规定的"熔点"是指()A、供试品在初熔至全熔时的温度范围B、供试品在局部液化时的温度范围C、供试品在熔融同时分解的温度范围D、供试品分解时的温度E、加热到一定程度,供试品气化时的温度

粗灰分测定结果等于()。A、粗灰分的质量除以试样的质量B、粗灰分的质量除以灰化后的试样质量C、试样炭化后的质量除以试样的质量D、试样炭化后的质量除以灰化后的试样质量

缓慢灰化法测灰分时,炉温升到815±10℃后应继续灼烧()。 A、30minB、1hC、1.5hD、2h

缓慢灰化法测灰分时,马弗炉温度从室温升至500℃时间应不少于()。 A、 30minB、 40minC、 50minD、 1h

为什么将灼烧后的残留物称为粗灰分?与无机盐含量有什么区别?样品在灰化之前为什么要进行炭化?

肉制品的灰分测定原理是试样经(),炭化,灰化,冷却后,称量残留物的质量。/A、干燥B、研磨C、均质D、洗涤

总灰分测定是()。A、样品过二号筛B、炽灼坩埚应恒热C、炽灼温度为500-600摄氏度D、加10%盐酸十毫升E、完全灰化至恒重

不经炭化而直接灰化,灰分的检测结果可能偏小。

单选题将食品样品小火炭化后在马福炉高温灼烧灰化,测得的灰分为()A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酸溶性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B水不溶性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C酸不溶性灰分D水不溶性灰分E水溶性灰分和酸溶性灰分

判断题全脂乳粉灰分测定时灰化温度一般在500-550℃范围内。A对B错

单选题中国药典规定的"熔点"是指()A供试品在初熔至全熔时的温度范围B供试品在局部液化时的温度范围C供试品在熔融同时分解的温度范围D供试品分解时的温度E加热到一定程度,供试品气化时的温度

多选题总灰分测定是()。A样品过二号筛B炽灼坩埚应恒热C炽灼温度为500-600摄氏度D加10%盐酸十毫升E完全灰化至恒重

单选题溶出度测定时,一般应采取供试品的片数为(  )。ABCDE

判断题不经炭化而直接灰化,灰分的检测结果可能偏小。A对B错

单选题缓慢灰化法测灰分时,灼烧温度为()。A800±10℃B815±10℃C900±10℃

单选题采用缓慢灰化法测定灰分时,要求在500℃的温度下()。A保持25minB保持30minC保持45min

单选题总灰分测定时供试品炭化后,为灰化完全应保持的温度是()A200~300℃B300~400℃C400~500℃D500~600℃E6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