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汽车铅蓄电池电解液的密度为1.26g/cm3当温度上升20℃后,电解液密度约为()。A、1.16B、1.20C、1.24D、1.27

已知汽车铅蓄电池电解液的密度为1.26g/cm3当温度上升20℃后,电解液密度约为()。

  • A、1.16
  • B、1.20
  • C、1.24
  • D、1.27

相关考题:

蓄电池开始冲放电时,电解液相对密度为()A.1.25B.1.26C.1.27

常温下,当()时,则表明蓄电池充电过程结束。A、电解液密度增大B、电解液密度减小C、电解液密度不变D、电解液密度规律变化

下列关于汽车蓄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铅蓄电池的电解液比重是1.24~1.28B、铅蓄电池的电解液若溅到操作者的手上、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C、蓄电池在放电时电解液密度下降D、蓄电池在充电时电解液密度下降

汽车铅蓄电池自放电现象是由于()引起的。A、电解液密度过低B、极板硫化C、电解液不纯D、温度变化

铁路客车使用的铅蓄电池,电解液为稀硫酸,其密度一般为()A、1.05g/cm’B、1.10g/cm’C、1.26g/cm’D、l40g/cm’

蓄电池的电解液密度为()g/cm3。

蓄电池电解液的密度是随蓄电池的放电程度的加深,电解液的密度()。A、上升B、下降C、不变

铅蓄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液密度上升

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电解液密度()。A、上升B、下降C、先下降后上升D、先上升后下降

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电解液密度()。A、上升B、不变C、下降

蓄电池电解液的密度一般为()。A、1.24~1.28B、1.11~1.20C、1.29~1.30D、1.30~1.35

蓄电池电解液的密度在()约为1.27。A、白天B、夜间C、夏季D、冬季

铅蓄电池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和温度。

环境温度为15℃时,蓄电池电解液的密度一般为()g/cm3。A、1.05~1.12B、1.12~1.18C、1.18~1.24D、1.24~1.28

蓄电池充足电的情况下,当电解液的温度为20℃时,电解液的密度为()A、1.240B、1.300C、1.260D、1.280

蓄电池充电的情况下,当电解液温度为20℃时,电解液的密度为()。A、1.240g/cm3B、1.300g/cm3C、1.260g/cm3D、1.280g/cm3

铅蓄电池电解液的相对密度越高越好。()

一个充足了电的铅蓄电池,电解液的密度为()。A、1.24g/cm3B、1.26g/cm3C、1.28g/cm3D、1.30g/cm3

汽车铅蓄电池自放电现象是因为()所引起的。A、电解液密度过低B、极板硫化C、电解液不纯D、温度变化

汽车铅酸蓄电池电解液的电阻,与电解液的密度关系是()。A、电解液的密度越小,电解液的电阻越小B、电解液的密度越小,电解液的电阻越大C、电解液的密度为1.20时,电解液的电阻最小D、电解液的密度为1.26时,电解液的电阻最大

汽车蓄电池随着电容量的减少,电解液A、温度升高B、温度降低C、密度升高D、密度降低

铅蓄电池充电后期电压上升很快,主要原因是()A、电解液密度差大,扩散快B、电解液密度差小,扩散慢C、产生气体电极电位,形成附加的电动势D、电解液密度增大

汽车铅蓄电池电解液消耗过快的原因是()。A、发电机端电压过高B、发电机端电压过低C、电解液相对密度过大D、电解液相对密度过小

单选题蓄电池电解液的密度在()约为1.27。A白天B夜间C夏季D冬季

填空题电解液的电阻()。如6-Q-75型铅酸蓄电池在温度为+40℃时的内阻为()Ω,而在-20℃时内阻为()Ω,可见,内阻随温度降低而增大;电解液密度为()g/cm3(15℃)时其电阻最小。同时,在该密度下,电解液的()也比较小。密度过高、过低时,电解液的电阻都会()。因此,适当采用()电解液和()电解液温度,对降低蓄电池内阻、提高起动性能十分有利。

判断题铅蓄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液密度上升A对B错

单选题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电解液密度()。A上升B不变C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