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轨道平车整车要求底架组成后,长度的极限偏差为基本尺寸的±0.8%,但两侧梁长度不应大于()。A15mmB1.5mmC10mmD20mm

单选题
轨道平车整车要求底架组成后,长度的极限偏差为基本尺寸的±0.8%,但两侧梁长度不应大于()。
A

15mm

B

1.5mm

C

10mm

D

20mm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用()控制每一量块的长度变动量。 A.量块长度上极限偏差B.量块长度变动量允许值C.量块长度下极限偏差D.量块长度的标准尺寸对称分布

移频闭塞分区的长度大于移频轨道电路极限长度时,应增设()点。

极限尺寸减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A、基本偏差B、尺寸公差C、尺寸偏差D、极限偏差

柴油机基础的长度,可按底架尺寸确定,使基础边缘大于底架边缘()mm左右。A、140B、150C、160D、170

在尺寸链的计算中,已知所有组成环节的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和公差,可求封闭环的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和公差,这种计算称为()计算。A、正B、反C、中间D、基本

组装后的钢结构竖井,其()不应大于其长度的2/1000。A、水平偏差;B、垂直偏差。

组装后的钢结构竖井,其垂直偏差不应大于其长度的2/1000,水平误差不应大于其宽度的2/1000()。

下列属于用抱箍连接的门杆叉梁的要求有()。A、叉梁上端抱箍的组装尺寸允许偏差为±50mmB、横隔梁的组装尺寸允许偏差为±60mmC、分股组合叉梁组装后应正直,不应有明显鼓肚、弯曲D、横隔梁的组装尺寸允许偏差为±50mm

尺寸是指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值的数字,包括()。A、基本尺寸.实际尺寸和允许尺寸B、基本尺寸.允许尺寸和极限尺寸C、基本尺寸.实际尺寸和极限尺寸D、实际尺寸.允许尺寸和极限尺寸

下极限尺寸减去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A、上极限偏差B、下极限偏差C、基本偏差D、实际偏差

量块精度的()是指量块中心点的长度与基本尺寸之间允许最大误差。A、中心长度的极限偏差B、中心厚度的极限偏差C、测量平面度偏差D、平面平行性极限偏差

量块精度的()是指量块中心点的长度与基本尺寸之间允许的最大误差。A、中心长度的极限偏差B、中心厚度的极限偏差C、测量平面度偏差D、平面平行性极限偏差

下列孔与基准轴配合时,油可能组成过盈配合的孔是()。A、孔的两个极限尺寸都大于基本尺寸B、孔的两个极限尺寸小于基本尺寸C、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大于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小于尺寸D、孔的最大极限尺寸等于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小于基本尺寸

加工过程中,轴类零件的直径尺寸,按“入体原则”标注时,()。A、基本尺寸为最大极限尺寸,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B、基本尺寸为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C、基本尺寸为最大极限尺寸,下偏差为零,上偏差为正D、基本尺寸为最小极限尺寸,下偏差为零,上偏差为正

轨道平车底架中梁、侧梁中部的上挠度为()mm。

轨道平车整车要求底架组成后,宽度的极限偏差为±5mm,底架的对角线差不应大于(),两心盘中心距的极限偏差为基本尺寸的±0.8%。A、15mmB、12mmC、1.2mmD、0.12mm

底架长度为底架两端梁外表面间的水平距离。

轨道平车整车要求底架组成后,两枕梁间的中梁和侧梁上挠2~20mm,牵引梁和枕梁以外的侧梁上挠度或下垂不应大于()。A、5mmB、15mmC、7mmD、3mm

轨道平车整车要求上心盘安装座的平面度为1mm,上心盘中心对枕梁处的底架中心的对称度为()。A、2mmB、3mmC、6mmD、0.6mm

组装后的钢结构竖井,其垂直偏差不应大于其长度的()。支架横撑的水平误差不应大于其宽度()。竖井对角线的偏差不应大于其对角线长度的()。

尺寸公差等于上偏差减下偏差或()A、基本尺寸---下偏差B、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C、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D、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判断题底架长度为底架两端梁外表面间的水平距离。A对B错

填空题移频闭塞分区的长度大于移频轨道电路极限长度时,应增设()点。

单选题轨道平车整车要求底架组成后测量旁弯,在全长内不应大于基本尺寸的0.7%,每米内不应大于()。A13mmB3mmC5mmD10mm

填空题组装后的钢结构竖井,其垂直偏差不应大于其长度的()。支架横撑的水平误差不应大于其宽度()。竖井对角线的偏差不应大于其对角线长度的()。

填空题轨道平车底架中梁、侧梁中部的上挠度为()mm。

单选题加工过程中,轴类零件的直径尺寸,按“入体原则”标注时,()。A基本尺寸为最大极限尺寸,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B基本尺寸为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C基本尺寸为最大极限尺寸,下偏差为零,上偏差为正D基本尺寸为最小极限尺寸,下偏差为零,上偏差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