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 题目列表
阅读《陋室铭》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 师:这下,问题来了,紧接下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如果改成与上下句式一致的句子不是更好吗?我们大家改改看。(学生试着改写。) 生1:房不在好,有我则行。 生2:室不在陋,有德则馨。 师:室不在“陋”吗?对,说反了,应是室不在——华,我们可以改成:室不在华,有德则馨。行吗?意见不一致。那么,我们再来看这样一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它的后面几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如果按两两相对的结构,可以改为“有苔痕上阶绿,有草色入帘青;无……,无……”。同学们试着再加一加。(学生试改:无房子之华丽,无闲人来打扰;无奇花异草,无群蜂群蝶……师逐一评点。) 师:老师也试着加一句:无名花攀影,无贵木帮衬。改后感觉怎么样啊?老师来读一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室不在华,有德则馨。有苔痕上阶绿,有草色入帘青。无名花攀影,无贵木帮衬。 生:缺少美的语感。 师:噢,他感觉出来了,结构太一致了,没有变化,一个调子,让人生厌。整散结合,长短结合,读才会抑扬顿挫、摇曳生姿。 对以上实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让学生参与改写课文有一定难度。不过,李老师这一方面处理得很好:适时点拨、教师参与!B、改写课文激发学生作诗潜能,也让学生对对偶、排比等修辞加深了解C、教师的改写活动不够成功,没有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D、教师设置活动让学生了解了古代散文整散、长短交错的参差美,这是诗文教学的有益尝试

在文言文总结课上,教师举例讲解“名词作状语”的用法,下列不合适的是()。A、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B、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爱莲说》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D、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核舟记》)

《济南的冬天》一课,教师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 1.正确掌握生字词。 2.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3.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 对该教师的教学设计评价恰当的是()。A、目标设计缺少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明确设定B、作者老舍是学生熟悉的大作家,无需再作介绍C、自主合作探究会使课堂秩序混乱,不利于攻克难点D、设计不符合初中学情,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

教师在讲授“渔人甚异之”这句话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异”这个词的用法。特意找出和其用法相同的例句让学生分析。下列选项中适合被用来举例的一项是()。A、父异焉(王安石《伤仲永》)B、觉无异能者(柳宗元《三戒》)C、异是非,明好恶,检奸邪,消佚乱(陆贾《新语》)D、产异蛇(柳宗元《捕蛇者说》)

阅读这位教师的教学实录(节选),完成下题。一、导入:建构互动话题师:提个简单的问题:现在是什么季节?众生:秋天——师:“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啊!可要多穿衣服,最好穿件漂亮的线衣外套。可是,我这里并没有现成的漂亮衣服。看看老师空空的双手,你们是不是很失望?生:(几个学生窃窃私语)有一点。师:不过,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前几年师哥师姐们在宜昌中考考场上,赢得满堂喝彩的几件漂亮衣服——中考满分作文。大家要不要一起来欣赏欣赏?二、悟读:美美地读,美美的悟(出示ppt1:)阅读节选文段,好好想想:作者用什么高超的手法来缝制这件漂亮的“语言外衣”的?摆在桌上的准考证,像一支魔棒,引起我无限的遐想。它像一双有力的翅膀,让我安上它飞向梦乡。它像一艘渡船,载着我走向成功的彼岸。它像一架通天云梯,任我攀爬接近希望。它像一块神奇的魔毯,让我飞向未来。啊,准考证,你究竟是什么?如果你是风儿,我要挂起帆随你远航。如果你是白云,我要驾着你遨游在蓝天上。如果你是锄头,我要用你播种希望。如果你是镰刀,我要用你收割知识的琼浆。——宜昌2001年中考满分作文《准考证的联想》学生先自由朗读,然后全班齐声朗读。最后师生一起总结归纳方法。边讨论边归纳,教师边板书:构思方法:联想与想象修辞手法:比喻、排比、设问师(小结):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缺少了靓丽的语言包装,再深刻的立意,再丰富的内容,也会显得默然失色。尤其是考场作文,假如你的作文想从浩如烟海的中考试卷中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那就只有一条路可走:给你的作文穿件漂亮的外衣!让作文的语言美起来。你们想不想让自己的作文穿一件漂亮的外衣啊?生:(异口同声)想!师:这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给每个同学的作文穿一件漂亮的外衣。(ppt2:给作文穿一件漂亮的外衣)三、品读:咀嚼词句的味道师: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个作文片段。(出示ppt3)阅读文段二,找出生动形象、富于文采的语句,并说说理由。闲暇之时,手捧香茗,于花前月下,于春色之间,于清水浣浣、细雨霏霏之时,洗涤了尘世喧嚣,鉴开半亩方塘,让自己与书倾心交论。雨天适宜读古诗。古典的雨像飘飘落落的花瓣,芳菲着时空,穿越历史重重尘埃,与各领风骚的代出才人高谈阔论,在沾衣欲湿的氛围中如燕斜翔……晴天适宜读名著。在阳光倾泻下睫毛洒进心扉之时,惋惜包法利夫人,笑叹葛朗台之吝啬,敬赞保尔之坚韧。正如大闸蟹适用高汤,清江鱼适用水煮。不同书以不同环境相衬,更显精巧。——摘自2007年宜昌中考满分作文《读极致,读完美》师:除了生动形象,富于文采之外,本文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还有哪些特别之处?生:本文段采用了排比,如,“于花前月下,……”,读来整齐悦耳,琅琅上口,给读书设置了一个个美妙的情景;还用了比喻,如,“在沾衣欲湿的氛围中如燕子斜翔”,写出了雨天读古诗的快意。生:还有“正如大闸蟹适用高汤,清江鱼适用水煮。”那句也用了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还通俗易懂。生:“在沾衣欲湿的氛围中如燕子斜翔”一句不仅用了比喻,还化用了志南和尚《绝句》里面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前一句。师:很好!品读得很到位。不仅分析了文段使用的修辞手法,还分析了用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特别“化用”一词用语很准确。它没有用引号,也没有引用整句诗,只取诗句的意境就是化用。化用是一种语言创新。同学们,你们还发现了什么独特之处?生:最后“晴天适宜读名著”那一段,巧妙的穿插名著《包法利夫人》、《守财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并用“惋惜”、“笑叹”、“敬赞”表达感受,用语精确。把读者带入到了作品的情节之中,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师:(小结)这写的是读书的事,读书的感觉。作者不仅灵活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还通过想象给读不同的书设置了不同的环境,使作文思维开阔起来。于是我们得出下面的启示:(板书:想象设置环境开拓作文思维)……五、诵读:书声琅琅颂落叶(出示ppt4)诵读语段三,要求10分钟内背诵。你飘落了,打着旋儿,缓缓地、悠悠地落下,是留恋枝头,还是忧郁悲伤?不!都不是。那是你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是欣欣然的婆娑舞姿,是向母亲表露着赤子的心。‘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啊!‘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经历了严冬的磨难与春的更新,你坦然化作泥土,以自己的生命去滋养、护理新的生机。于是,叶儿更青翠,花儿更绚丽,果实更甜美。诵读悟法:(先分组讨论,然后归纳板书)修辞:拟人引用人称:第二人称营造一种面对面的倾心爱慕的氛围。六、方法总结怎样让作文的语言美起来?构思方法:联想与想象灵活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排比、设问、拟人、引用叙事(写人):设置环境(场面)提供生活场所开拓作文思维人称使用:第二人称营造一种面对面的倾心交流氛围七、操练:动静写生(两个题目,自选其一)1、多媒体播放2:刘翔100米跨栏特写镜头(出示ppt5)写作要求:读懂画面,选用上面所学的方法,化静为动。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八、教师总结:常言道,“文无定法”。精彩的文章来源于生活的历练和感悟。但是多读、多记诵、多积蓄一些精彩的语言片段,从精粹的语言中汲取一些养分,学习一些语言技法,也是语文学习行之有效的一条路子。只要我们长此以往的坚持走下去,一定能走出一个柳暗花明的境界。以上教学实录(片段)是节选自一位初中教师作文的教学过程,请结合案例评析该教师的优点。

阅读这位教师的教学实录(节选),完成下题。一、导入:建构互动话题师:提个简单的问题:现在是什么季节?众生:秋天——师:“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啊!可要多穿衣服,最好穿件漂亮的线衣外套。可是,我这里并没有现成的漂亮衣服。看看老师空空的双手,你们是不是很失望?生:(几个学生窃窃私语)有一点。师:不过,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前几年师哥师姐们在宜昌中考考场上,赢得满堂喝彩的几件漂亮衣服——中考满分作文。大家要不要一起来欣赏欣赏?二、悟读:美美地读,美美的悟(出示ppt1:)阅读节选文段,好好想想:作者用什么高超的手法来缝制这件漂亮的“语言外衣”的?摆在桌上的准考证,像一支魔棒,引起我无限的遐想。它像一双有力的翅膀,让我安上它飞向梦乡。它像一艘渡船,载着我走向成功的彼岸。它像一架通天云梯,任我攀爬接近希望。它像一块神奇的魔毯,让我飞向未来。啊,准考证,你究竟是什么?如果你是风儿,我要挂起帆随你远航。如果你是白云,我要驾着你遨游在蓝天上。如果你是锄头,我要用你播种希望。如果你是镰刀,我要用你收割知识的琼浆。——宜昌2001年中考满分作文《准考证的联想》学生先自由朗读,然后全班齐声朗读。最后师生一起总结归纳方法。边讨论边归纳,教师边板书:构思方法:联想与想象修辞手法:比喻、排比、设问师(小结):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缺少了靓丽的语言包装,再深刻的立意,再丰富的内容,也会显得默然失色。尤其是考场作文,假如你的作文想从浩如烟海的中考试卷中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那就只有一条路可走:给你的作文穿件漂亮的外衣!让作文的语言美起来。你们想不想让自己的作文穿一件漂亮的外衣啊?生:(异口同声)想!师:这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给每个同学的作文穿一件漂亮的外衣。(ppt2:给作文穿一件漂亮的外衣)三、品读:咀嚼词句的味道师: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个作文片段。(出示ppt3)阅读文段二,找出生动形象、富于文采的语句,并说说理由。闲暇之时,手捧香茗,于花前月下,于春色之间,于清水浣浣、细雨霏霏之时,洗涤了尘世喧嚣,鉴开半亩方塘,让自己与书倾心交论。雨天适宜读古诗。古典的雨像飘飘落落的花瓣,芳菲着时空,穿越历史重重尘埃,与各领风骚的代出才人高谈阔论,在沾衣欲湿的氛围中如燕斜翔……晴天适宜读名著。在阳光倾泻下睫毛洒进心扉之时,惋惜包法利夫人,笑叹葛朗台之吝啬,敬赞保尔之坚韧。正如大闸蟹适用高汤,清江鱼适用水煮。不同书以不同环境相衬,更显精巧。——摘自2007年宜昌中考满分作文《读极致,读完美》师:除了生动形象,富于文采之外,本文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还有哪些特别之处?生:本文段采用了排比,如,“于花前月下,……”,读来整齐悦耳,琅琅上口,给读书设置了一个个美妙的情景;还用了比喻,如,“在沾衣欲湿的氛围中如燕子斜翔”,写出了雨天读古诗的快意。生:还有“正如大闸蟹适用高汤,清江鱼适用水煮。”那句也用了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还通俗易懂。生:“在沾衣欲湿的氛围中如燕子斜翔”一句不仅用了比喻,还化用了志南和尚《绝句》里面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前一句。师:很好!品读得很到位。不仅分析了文段使用的修辞手法,还分析了用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特别“化用”一词用语很准确。它没有用引号,也没有引用整句诗,只取诗句的意境就是化用。化用是一种语言创新。同学们,你们还发现了什么独特之处?生:最后“晴天适宜读名著”那一段,巧妙的穿插名著《包法利夫人》、《守财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并用“惋惜”、“笑叹”、“敬赞”表达感受,用语精确。把读者带入到了作品的情节之中,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师:(小结)这写的是读书的事,读书的感觉。作者不仅灵活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还通过想象给读不同的书设置了不同的环境,使作文思维开阔起来。于是我们得出下面的启示:(板书:想象设置环境开拓作文思维)……五、诵读:书声琅琅颂落叶(出示ppt4)诵读语段三,要求10分钟内背诵。你飘落了,打着旋儿,缓缓地、悠悠地落下,是留恋枝头,还是忧郁悲伤?不!都不是。那是你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是欣欣然的婆娑舞姿,是向母亲表露着赤子的心。‘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啊!‘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经历了严冬的磨难与春的更新,你坦然化作泥土,以自己的生命去滋养、护理新的生机。于是,叶儿更青翠,花儿更绚丽,果实更甜美。诵读悟法:(先分组讨论,然后归纳板书)修辞:拟人引用人称:第二人称营造一种面对面的倾心爱慕的氛围。六、方法总结怎样让作文的语言美起来?构思方法:联想与想象灵活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排比、设问、拟人、引用叙事(写人):设置环境(场面)提供生活场所开拓作文思维人称使用:第二人称营造一种面对面的倾心交流氛围七、操练:动静写生(两个题目,自选其一)1、多媒体播放2:刘翔100米跨栏特写镜头(出示ppt5)写作要求:读懂画面,选用上面所学的方法,化静为动。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八、教师总结:常言道,“文无定法”。精彩的文章来源于生活的历练和感悟。但是多读、多记诵、多积蓄一些精彩的语言片段,从精粹的语言中汲取一些养分,学习一些语言技法,也是语文学习行之有效的一条路子。只要我们长此以往的坚持走下去,一定能走出一个柳暗花明的境界。以上教学实录(片段)是节选自一位初中教师作文的教学过程,请结合案例评析该教师的优点。

文学阅读课上,老师为了考查学生的阅读识记能力,向学生出示了这么一段话: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最后要求学生完成填空题:这段描写是对______的生动形象的外貌描写。以下哪位学生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A、学生甲:巴尔扎克《人间喜剧》高老头B、学生乙:雨果《人间喜剧》卡西莫多C、学生丙:雨果《巴黎圣母院》卡西莫多D、学生丁:巴尔扎克《巴黎圣母院》高老头

阅读《陈涉世家》的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师:有一句老话,不知道你们这个年纪的孩子熟不熟悉,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生:(齐答,有的笑)反抗。师:不知道笑的同学是出于什么原因。可以告诉我吗?生:(迟疑后终于开口)平时觉得学习压力太大了,想发泄一下时就这样给自己找理由的。师:(微笑)这个理由也没错啊。这句话道出了一个自然规律,压力过大当然会产生反作用力啊。不过,说出这句哲言的人本意可不在此。有同学能告诉我它本来是说什么的吗?生:听历史老师经常讲。说的是被压迫者总是会奋起反抗的,而斗争的原因不在别人,就在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师:这是一位政治家对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总结。大家能举出你熟悉的历史事实吗?对上述教学实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导入贴合文意,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B、通过恰当的导入,自然地过渡到课文内容中C、由历史规律发散开来,帮助学生积累人文修养,发展发散思维D、这个导入花费时间较长,喧宾夺主,不利于课文的教授

《热爱生命》一课,教师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作品。2、理清文章思路,分析文章阐述的哲理。3、领会文章丰富的精神内涵,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该教师的教学设计评价恰当的是()。A、目标设计缺少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明确设定B、作者杰克伦敦是学生熟悉的大作家,无需再作介绍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设计不够合理。D、设计不符合初中学情,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猨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一、课后练习 1.背诵课文。 2.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3.把课文改写成现代文,介绍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的景色。 二、单元导语 学习本单元,要注意在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增强语感。 三、课文导语 这是一篇山水小品,作者以简练隽永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阅读时要注意作者是怎样抓住山光水色的特点模山范水的。 四、学生情况 八年级48人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条件 多媒体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法修辞知识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对语法修辞教学目标的理解不恰当的是()。A、修辞教学中的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B、占用大量课时讲解口语交际的方法,让学生掌握C、通过指导与点拨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D、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

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文言虚词“以”的意义,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介词,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B、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连词,表转折关系,却)C、遂许先帝以驱驰。(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D、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连词,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下面是一位教师讲授《在山的那边》时的课堂导人环节设计: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这是一首现代诗,诗歌其实不大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这就需要运用较为生动的导入方式。我在上这篇课文时首先便给学生放了范玮琪的《最初的梦想》。欣赏完歌曲我便由歌曲引出梦想,向学生发问,你们现在的梦想是什么?然后我们再由个人自己的梦想导入到课文文本内容,谈谈实现梦想所需经历的挫折与困难,谈谈实现梦想所需的坚持,关于以上材料,下列选项中理解不正确的是()。A、范玮琪的《最初的梦想》看似乎与课文没有半点联系,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便是对梦想的追求与坚持B、乐曲播放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产生共鸣C、播放歌曲和课堂内容无关,影响了课堂的连贯性D、教师的导入是成功可行的。

某教师根据选修课程“文化论著研读系列”开设了《(论语)选读》的选修课程,该教师设定的下列教学目标中,不恰当的是()。A、借助工具书和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孔子的情况、相关的文化背景B、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对《孔子》中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C、要求背诵在选修课程中所涉及的《孔子》的所有篇章D、在研读过程中。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与他人交流切磋

学习完初二下册最后一篇文言文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言实词“通假”现象。下列语句中没有包含“通假字”的是()。A、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铭》)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