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换、更换端梁时,折角塞门的软管接口中心与车钩水平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为()。A、(40±10)mmB、(50±10)mmC、(40±20)mmD、(504±20)mm

截换、更换端梁时,折角塞门的软管接口中心与车钩水平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为()。

  • A、(40±10)mm
  • B、(50±10)mm
  • C、(40±20)mm
  • D、(504±20)mm

相关考题:

装用16型或17型车钩的较长铁路货车,采用球芯折角塞门的车辆,当冲击面距端梁外侧面为83mm时,其纵向中心距车体纵向中心的水平距离为()。A、350±10mmB、360±15mmC、365±20mmD、400±25mm

更换折角塞门时,折角塞门体中心线与主管垂直中心夹角须为()。

更换折角塞门时,折角塞门体中心线与主管垂直中心夹角为()。A、30°B、45°C、60°

中梁下盖板截换时接口须距车体中心线()mm以上。A、300B、350C、400D、450

安装折角塞门时,其中心线须与制动主管垂直中心线相交()。A、20°B、30°C、40°D、45°

截换、更换端梁时,制动主管中心与钩身中心线的左右水平距离为()。A、(353+20-45)mmB、(353±25)mmC、(365+25-35)mmD、(365±25)mm

截换、更换端梁时,装用13系列车钩的铁路货车制动主管两端突出端梁的垂直距离为()mm。A、50±20B、30±10C、40±15D、45±20

装用13系列车钩的的货车,折角或直端塞门的纵向中心与车钩水平中心线的垂直距离()。A、25±20B、15±20C、15±10D、25±10

截换、更换端梁时,装用13系列车钩的制动主管中心与钩身中心线的左右水平距离为()。A、353+20–45mmB、353±25mmC、365+25–35mmD、365±25mm

中梁、枕梁下盖板截换时须斜接,接口与梁、柱纵向中心线夹角不大于()A、30°B、45°C、50°D、60°

更换折角塞门时,要关闭()及本车两端的折角塞门,摘解制动软管,缓慢开放折角塞门,排出本车制动主管余风后方可进行。

更换折角塞门时,折角塞门体中心线与主管垂直中心线夹角须为()°,C80系列敞车及有特殊要求者除外。A、45B、30C、60D、55

更换折角塞门时,折角塞门体中心线与主管垂直中心夹角须为()。A、30°B、45°C、90°

货车的中梁截换时须斜接,接口与梁的纵向中心线间的夹角不大于()。A、450B、600C、750D、80。

摘解车辆与机车连接()时,需确认是否已关闭车辆及机车折角塞门。A、车钩B、软管C、制动软管

装用16型或17型车钩的铁路货车折角或直端塞门的纵向中心与车钩水平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为()。A、(12±10)mmB、(15±20)mmC、(10±15)mmD、(15±25)mm

安装好的折角塞门中心线与车辆垂直中心线成()。A、30°B、45°C、60°D、90°

货车运用作业场对不摘车施修的铁路货车故障,须按以下标准进行修理:更换折角塞门时,折角塞门体中心线与主管垂直中心夹角为(),有特殊要求的除外。A、30°B、45°C、60°D、90°

单选题更换折角塞门时,折角塞门体中心线与主管垂直中心线夹角须为()°,C80系列敞车及有特殊要求者除外。A45B30C60D55

单选题折角塞门故障更换时须与现车型号相符,折角塞门中心线与主管垂直中心夹角为()。A20°B30°C40°

填空题更换折角塞门时,要关闭()及本车两端的折角塞门,摘解制动软管,缓慢开放折角塞门,排出本车制动主管余风后方可进行。

单选题中梁下盖板截换时接口须距车体中心线()mm以上。A300B350C400D450

填空题更换折角塞门时,折角塞门体中心线与主管垂直中心夹角须为()。

单选题更换折角塞门时,折角塞门体中心线与主管垂直中心夹角为()。A30°B45°C60°

单选题更换折角塞门时,折角塞门体中心线与主管垂直中心夹角须为()。A30°B45°C90°

判断题更换折角塞门时,要关闭邻车及本车两端的折角塞门,摘解制动软管,缓慢开放折角塞门,排出本车制动缸余风后方可进行。A对B错

单选题货车运用作业场对不摘车施修的铁路货车故障,须按以下标准进行修理:更换折角塞门时,折角塞门体中心线与主管垂直中心夹角为(),有特殊要求的除外。A30°B45°C60°D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