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艺系统刚性满足时,可减小刀具主偏角,提高刀具寿命,当刚性差时,则增大主偏角。

当工艺系统刚性满足时,可减小刀具主偏角,提高刀具寿命,当刚性差时,则增大主偏角。


相关考题:

在满足加工表面质量要求时,适当减小副偏角,增加刀尖强度及散热体积,提高刀具寿命。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关于主偏角的选择原则,下面叙述正确的有()。A.加工台阶轴时,主偏角应等于或大于90。B.加工台阶轴时,主偏角应等于或小于90。C.当工件的刚性较差时,主偏角应选较大值D.当工件的刚性较差时,主偏角应选较小值E.当车削硬度较高的工件时,应选较大的主偏角F.当车削硬度较高的工件时,应选较小的主偏角

减小主偏角,()。A、使刀具寿命得到提高B、使刀具寿命降低C、利于避免工件产生变形和振动D、对切削加工没影响

当工艺系统刚性差时,车削细长轴,主偏角应选用()。A、10°-30°B、30°-45°C、60°-75°D、90°-93°

在满足刀具与工件之间摩擦减小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较小的刀具()以提高刀具寿命。A、刀尖角B、后角C、主偏角D、刃倾角

确定车刀主偏角大小的主要依据是()。A、工件材料越硬,主偏角应大些B、工件材料越硬,主偏角应小些C、工艺系统刚性好时,主偏角可取大值D、工艺系统刚性差时,主偏角宜取大值E、有时要考虑工件形状

在镗孔系统刚性不足时,应增大镗刀主偏角,减小(),这样可减小径向力,提高镗孔精度。A、刀尖圆角半径B、副偏角C、前角D、后角

车刀的刀尖处磨出过渡刃是为了()。A、提高刀具寿命B、断屑C、增加刀具刚性D、增加刀具强度

在切削过程中,当系统刚性不足时为避免引起振动,刀具的前角应(),主偏角应()。

当工艺系统刚性良好时,镗削不锈钢钢刀具的主偏角应取()。A、30°~45°B、90°C、30°

当工艺系统刚性良好时,镗削不锈钢钢刀具主偏角应取()。A、30°~45°B、90°C、30°

在()条件下,增大铣削层深度和进给量进行强力铣削,可显著地提高生产率。A、工艺装备有足够的刚性B、工艺系统有足够的刚性C、工艺装备和工艺系统有足够的刚性D、刀具有足够的刚性

当主偏角增大时,刀具耐用度(),当切削温度提高时,耐用度()。

如果工艺系统的刚性较差,我们可以改变刀具的几何角度中的主偏角的大小。

加工塑性材料时,切屑变形大,宜选择较()的前角当工艺系统刚性较差时,宜选择较大的主偏角高速钢刀具的前角可比硬质合金刀具选得()些。

切削过程中,减小主偏角Kr,有利于()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当工艺系统刚性较差时,宜选择较大的主偏角,以减少径向力,使工艺系统避免产生振动。

工艺系统刚性较差时(如车削细长轴),刀具应选用较大的主偏角。

当工艺系统刚性差时,车削细长轴,偏角应选用()A、10°~30°B、30°~45°C、60°~75°D、90°~93°

在机床——工件——刀具系统刚性较好时,可适当()主偏角,以改变刀具的散热条件,从而控制切削温度的升高。A、增大B、改变C、不变D、减小

填空题在切削过程中,当系统刚性不足时为避免引起振动,刀具的前角与主偏角应()。

单选题当工艺系统刚性差时,车削细长轴,偏角应选用()A10°~30°B30°~45°C60°~75°D90°~93°

填空题切削过程中,减小主偏角Kr,有利于()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当工艺系统刚性较差时,宜选择较大的主偏角,以减少径向力,使工艺系统避免产生振动。

单选题减小主偏角,()。A使刀具寿命得到提高B使刀具寿命降低C利于避免工件产生变形和振动D对切削加工没影响

判断题工艺系统刚性较差时(如车削细长轴),刀具应选用较大的主偏角。A对B错

判断题如果工艺系统的刚性较差,我们可以改变刀具的几何角度中的主偏角的大小。A对B错

填空题加工塑性材料时,切屑变形大,宜选择较()的前角当工艺系统刚性较差时,宜选择较大的主偏角高速钢刀具的前角可比硬质合金刀具选得()些。

填空题当主偏角增大时,刀具耐用度(),当切削温度提高时,耐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