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车时,使蜗杆()基本成型;精车时,保证齿形螺距和法向齿厚尺寸。A、精度B、长度C、内径D、牙形

粗车时,使蜗杆()基本成型;精车时,保证齿形螺距和法向齿厚尺寸。

  • A、精度
  • B、长度
  • C、内径
  • D、牙形

相关考题:

粗车多线蜗杆螺旋槽时,齿侧每边留()的精车余量。A.0-0.1mmB.0.1-0.2mmC.0.3-0.4mmD.0.4-0.5mm

精车法向直廓蜗杆,装刀时车刀左右刀刃组成的平面与齿面()。 A、平行B、垂直C、相切D、橡胶

精车法向直廓蜗杆(又称延长渐开线蜗杆),装刀时车刀两刀刃组成的平面应与齿面()。 A、平行B、垂直C、相切D、无关系

粗车轴向直廓蜗杆、粗车法向直廓蜗杆和精车法向直廓蜗杆时,应该用()法。

强力切削大模数多头蜗杆时,整个车削过程分粗车、半精车和精车三个步骤。

用齿轮卡尺测量蜗杆的法向齿厚时,应把卡尺平面与蜗杆轴线相交一个()。A、导程角B、齿形角C、压力角D、螺纹开角

粗车蜗杆时,使蜗杆牙形基本成型,精车时,保证齿形螺距和()尺寸。A、角度B、公差C、法向齿厚

车直径较小的阶台孔时,由于观察困难而尺寸精度不宜掌握,所以常采用()。A、先粗、精车小孔,再粗、精车大孔B、先粗车大孔和小孔,再精车小孔和大孔C、先粗、精车大孔,再粗、精车小孔D、先粗车小孔和大孔,再精车大孔和小孔

车削多线蜗杆,当()时,可分为粗车、半精车和精车三个加工阶段。A、单件生产B、修配C、批量较大D、以上均可

精车蜗杆时,为了确保蜗杆的齿形正确,车刀的径向前角为()。A、0°B、5°C、10°

精车大模数ZA蜗杆时,,必须使车刀左右刀刃组成的平面处于水平状态并与工件中心等高,以减少()误差。A、齿距B、导程C、齿形D、齿厚

用齿厚游标卡尺测量精度要求较低的蜗杆法向齿厚时,把齿高卡尺读数调整到齿顶高尺寸,法向卡入齿廊,齿厚卡尺的读数为蜗杆分度圆直径的法向齿厚

车多头蜗杆时,应先粗车,精车一条螺旋槽后,再车另一条螺旋槽.

粗车多线蜗杆螺旋槽时,齿侧每边留()的精车余量。A、0.4—0.5mmB、0.1—0.2mmC、0.2—0.3mmD、0.3—0.4mm

使用齿厚卡尺测量蜗杆的()时,应把齿高卡尺的读数调整到齿顶高的尺寸。A、齿根高B、全齿高C、法向齿厚D、轴向齿厚

车双头蜗杆第一条螺旋槽时,应验证()是否正确。A、螺距B、导程C、齿形

在螺纹磨床上磨多头蜗杆时,螺距交换齿轮取蜗杆的()齿形角。A、轴向导程B、法向齿距C、轴向齿距D、螺纹面上

测量法向齿厚时,先把齿高卡尺调整到齿顶高尺寸,同时使齿厚卡尺的()面与齿侧平行,这时齿厚卡尺测得的尺寸就是法向齿厚的实际尺寸。A、侧B、基准C、背D、测量

车螺距大于4mm的螺距时,先用直进法粗车,两侧各留0.2~0.4mm的余量,再用精车刀采用()精车。A、左右切削B、对刀法C、直进法D、直槽法

车削变齿厚蜗杆,不论粗车或精车,都要根据其左右侧螺纹导程分别()分别调整机床。A、刃磨车刀B、调整车刀C、调整转速D、计算挂轮

使用齿厚卡尺测量蜗杆的法向齿厚时,应把齿高卡尺的读数调整到()的尺寸。A、齿根高B、全齿高C、齿顶高D、齿槽宽

车大的阶台孔时,在便于测量小孔尺寸而视线又不受影响的情况下,一般()。A、先粗、精车小孔,再粗、精车大孔B、先粗车大孔和小孔,再精车小孔和大孔C、先粗、精车大孔,再粗、精车小孔D、先粗车小孔和大孔,再精车大孔和小孔

车削大螺距的三角螺纹,粗车时采用(),精车时采用左、右切削法。A、斜进法B、左右切削法C、直进法D、都可以

测量法向齿厚时,应使尺杆与蜗杆轴线间的夹角等于蜗杆的()角。A、牙形B、螺距C、压力D、导程

精车法向直廊蜗杆,装刀时车刀左右切削摁组成的平面应与齿面()

车螺距大于4mm的距形螺纹时,先用直进法粗车,两侧各留()mm的余量,再用精车刀采用直进法精车。A、0.2~0.4B、0.1C、0.5D、1

阿基米德蜗杆,其齿形是(),可用齿厚尺检验。A、轴向直廓B、法向直廓C、ZN直廓D、轴向或法向蜗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