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着色法检查园锥齿轮啮合的接触斑点时,接触斑点应趋于齿侧面的中部并接近()A、大端;B、小端

用着色法检查园锥齿轮啮合的接触斑点时,接触斑点应趋于齿侧面的中部并接近()

  • A、大端;
  • B、小端

相关考题:

旋转齿轮、小齿轮啮合面径向接触斑点应不少于齿高的40%。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在机械设备安装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相互啮合的圆柱齿轮副,当齿宽 B>100mm 时,轴向错位应≤5%BB.轴颈与轴瓦的侧间隙可用塞尺检查,顶间隙应为单侧间隙的 1/2~1/3C.滚动轴承装配方法有压装法和温差法两种D.用着色法检查传动齿轮啮合的接触斑点,用大齿轮驱动小齿轮,使大齿轮转动 3~4 转

(2017年真题)关于齿轮装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A.齿轮的端面与轴肩端面不应靠紧贴合 B.圆柱齿轮和蜗轮的接触斑点,应趋于齿侧面下部 C.用压铅法检查传动齿轮啮合的接触斑点 D.基准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应符合传动要求

关于齿轮装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A、齿轮的端面与轴肩端面不应靠紧贴合 B、圆柱齿轮和蜗轮的接触斑点,应趋于齿侧面下部 C、用压铅法检查传动齿轮啮合的接触斑点 D、基准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应符合传动要求

圆锥齿轮接触斑点的检查,空载时,接触斑点的正确位置应靠近齿轮的()。A、大端B、小端C、中部D、顶部或根部

齿轮的啮合接触斑点中部偏上,则中心距偏大。

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正确啮合,接触斑点应在齿面中部()

磨煤机在轻微制动下,用涂色法检查大小齿轮面的接触斑点,大小齿轮面接触率沿齿高方向不少于(),沿齿长方向不少于(),并不能偏向一侧。A、60%,70%B、70%,80%C、80%,90%D、90%,90%

用着色法检查传动齿轮啮合的接触面。

轮啮合装配后的接触斑点和侧隙,应用涂色法进行检查。

齿轮传动装配后,对啮合质量的检验主要是进行()和接触斑点的检验。A、齿厚B、齿宽C、侧间隙D、齿高

园锥齿轮传动机构装配后,啮合情况的检查,在无载苛时,应使轮齿的接触部位靠近齿轮的()。

圆锥齿轮接触斑点的检查,正确的位置是空载时接触斑点应靠近齿轮()。A、大端B、小端C、中部D、大端或小端

锥齿轮接触班点的正确位置应趋于锥齿工作面的中部并接近()。A、大端B、小端C、中部D、上部

齿轮啮合质量的检查中,其接触精度的主要指标是()。A、接触位置B、中心距C、接触斑点D、接触面积

工作台下面的齿条与齿轮箱的斜齿轮啮合使接触不良,或两块齿条板间接头处齿距不符合规定的要求,此时可用涂色法检查齿条与斜齿轮的啮合接触区,并用( )检查齿轮齿条的啮合间隙。A、齿侧间隙B、转表法C、测力法D、压铅法

齿轮的接触斑点应用涂色法检查。

锥齿轮啮合质量的检验,应包括()的检验。A、侧隙和接触斑点B、侧隙和圆跳动C、接触斑点和圆跳动D、接触斑点

用接触斑点方法检查齿轮的装配质量时,当接触斑点偏向齿顶,说明()A、中心距偏大B、中心距偏小C、中心距偏斜D、中心距符合要求

圆锥齿轮接触斑点的检查,正确的位置是空载时接触斑点应靠近齿轮()A、大端B、小端

调整压轮与齿条背面的间隙,应最终使传动齿轮和齿条的齿啮合接触斑点沿齿高不少于( )%。A、0—0.1B、0.2—0.5C、0.3—0.8D、0.5—0.1

对主、从动锥齿轮啮合印痕一齿与齿侧间隙的调整要求是()A、主、从动锥齿轮应沿齿长方向接触,其位置控制在齿轮中部偏向小端,离小端端部2-7mmB、接触痕迹的长度不小于齿长的50%,齿高方向接触印痕应不小于齿高的50%,一般应具齿顶0.80-1.60mmC、齿侧间隙为0.15-0.50mm,但每一对锥齿付轮啮合间隙的变动量不得大于0.15mmD、主、从动锥齿轮应沿齿高方向接触,其位置控制在齿轮中部偏向大段,离小断端部2-7mm

减速器齿轮装配时,齿轮接触精度的指标是接触斑点,检查接触斑点用涂色法来检验。一般减速器的齿轮的接触斑点()。A、沿齿高不少于60%;沿齿长不少于60%B、沿齿高不少于45%;沿齿长不少于45%C、沿齿高不少于60%;沿齿长不少于45%D、沿齿高不少于45%;沿齿长不少于60%

圆锥齿轮接触斑点的检查,空载时,接触斑点的正确位置应靠近轮齿的()。A、大端B、小端C、中部D、顶都或根部

轮齿的( )应用涂色法检查。A、啮合质量B、接触斑点C、齿侧间隙D、接触精度

单选题关于齿轮装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A齿轮的端面与轴肩端面不应靠紧贴合B圆柱齿轮和蜗轮的接触斑点,应趋于齿侧面下部C用压铅法检查传动齿轮啮合的接触斑点D基准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应符合传动要求

单选题调整压轮与齿条背面的间隙,应最终使传动齿轮和齿条的齿啮合接触斑点沿齿高不少于( )%。A0—0.1B0.2—0.5C0.3—0.8D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