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整平尺的工作面,若在25×25毫米内接触研点为()点以上,并均匀分布,则为合格。A、15B、20C、22D、25

修整平尺的工作面,若在25×25毫米内接触研点为()点以上,并均匀分布,则为合格。

  • A、15
  • B、20
  • C、22
  • D、25

相关考题:

国家标准的一级平板,在25mm×25mm内研点应为()。

90°角平尺接触研点数目每25×25MM2面积内0级和1级为( )点。A.10B.12C.20D.25

用芯棒研点,修刮内柱外锥式滑动轴承外套的内锥孔时,接触点要求在每25mmX25mm内保证12-16点。

国家标准的一级平板,在25mm*25mm内研点应为()点。A、15-20B、20-25C、25-30D、30-35

平板刮削过程中,要对它的表面接触精度进行检测,O级平板精度精度比I级平板精度更高,O级平板的研点检测要求是()A、每平方英寸正方形面积内(25×25)有研点25个以上B、每平方英寸正方形面积内(25×25)有研点15个以上C、每平方英寸正方形面积内(25×25)有研点10个以上D、每平方英寸正方形面积内(25×25)有研点5个以上

刮削大型机床V形导轨面时,()。A、用长平尺研点B、用V形研具研点C、用短平尺研点D、接触点为25×25平方毫米4点E、接触点为25×25平方毫米6点

船舶尾轴与螺旋桨研刮的贴合度要求达到全部面积的70%以上,25×25mm2内着色点达3个以上,且大端着色要求比小端硬。()

内锥外柱形主轴滑动轴承外圆与外套内孔与主轴外圆的接触精度为()。A、8点以上/25mm×25mmB、12点以上/25mm×25mmC、16点以上/25mm×25mm

当研点为()点/25mm×25mm时,细刮即达要求。A、2~4B、4~6C、10~16D、20~25

国家标准的一级平板,在25×25mm内,研点达()点左右。A、12B、20C、25D、30

国家标准的一级平板,在25×25毫米内研点达()点左右。A、15~20B、20~25C、25~30

当坐标镗床的工作台工作面为刮研面时,用涂色法检查在25mm×25mm内接触点数不得少于()A、25点B、20点C、18点D、16点

国家标准的1级平板,在25mm×25mm内研点应为()点。A、15~20B、20~25C、25~30

当坐标镗床的工作台工作面为刮研面时,用涂色法检查在25mm*25mm内接触点数不得少于()点。A、25点B、20点C、18点D、16点

研点工作面的硬度应比工件表面稍硬。

在刮削大型机床的平导轨时,()。A、用短平尺研点B、用长平尺研点C、要保证直线度的要求D、控制单平面的扭曲E、控制导轨的伸长

平板刮研:采用3块平板互研互刮,通过粗刮、细刮和精刮保证平板的平面度。3块平板中任意2块对研,均须达到()范围内,()点接触。A、15mm×15mm,10~15点接触B、20mm×20mm,15~20点接触C、25mm×25mm,20~25点接触D、30mm×30mm,25~30点接触

平板刮研,三块平板中任意两块对研,均须达到(25x25)mm2内20~25点接触。

平板刮研时,三块平板中任意两块对研,均须达到(25~25)mm内()接触。A、10~15点B、15~20点C、20~25点D、25~30点

坐标镗床导轨体壳与主轴箱体壳上相应的导轨表面合研达到25mm×25mm范围内接触点数为()点。

平板刮研时,采用三块平板互研互刮,通过粗刮、细刮和精刮保证平板的平面度,三块平板中任意两块对研,均须达到25mm*25mm范围内()接触。A、10~15点B、15~20点C、20~25点D、25~30点

粗刮轴瓦时,轴瓦内表面研点数为()点(25mm×25mm)研点分布要均匀。A、8~10B、12~14C、14~16D、16~18

精刮就是用粗刮刀仔细地刮削研点,当研点增加到20点/(25×25)mmz以上时,精刮结束。

90°角平尺接触研点数目每25×25mm2面积内0级和1级为()点。A、10B、12C、20D、25

内柱外锥式轴承装配修刮外套内锥孔,其接触斑点为()/25×25mm2。A、4~8点B、8~12点C、12~16点D、25点以上

单选题平板刮研时,采用三块平板互研互刮,通过粗刮、细刮和精刮保证平板的平面度,三块平板中任意两块对研,均须达到25mm*25mm范围内()接触。A10~15点B15~20点C20~25点D25~30点

单选题平板刮研:采用3块平板互研互刮,通过粗刮、细刮和精刮保证平板的平面度。3块平板中任意2块对研,均须达到()范围内,()点接触。A15mm*15mm;10~15点接触B20mm*20mm;15~20点接触C25mm*25mm;20~25点接触D30mm*30mm;25~30点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