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电感和电容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因数计算公式是()。A、cosφ=Ux/UB、cosφ=P/SC、cosφ=Q/SD、cosφ=X/Z

电阻、电感和电容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因数计算公式是()。

  • A、cosφ=Ux/U
  • B、cosφ=P/S
  • C、cosφ=Q/S
  • D、cosφ=X/Z

相关考题:

功率因数cosφ与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视在功率S间关系的表达式是()。A.cosφ=P/SB.cosφ=Q/SC.cosφ=P/Q

功率因数用cosφ表示,其大小为( )( A ) cosφ=P/Q( B ) cosφ=P/S( C ) cosφ=R/Z( D ) cosφ=X/R

La3A3055功率因数用cosφ表示.其大小为( )。(A)cosφ=P/Q;(B)cosφ=R/Z;(C)cosφ=R/S;(D)cos=X/R。

198、功率因数用cosψ表示,其大小为( )。(A)cosψ=P/Q;(B)cosψ=R/Z;(C)cosψ=R/S;(D)cosψ=X/R。

在正弦交流的RL串联电路中,下列公式错误的有()A、U=UR+ULB、u=uR+uLC、cosф=P/SD、cosф=R/L

在电路中,纯电阻负载的功率因数为cosφ=0,纯电感和纯电容的功率因数为1。

在串RL联电路中,下列计算功率因数的公式中,错误的是()A、Cosφ=Ux/UB、Cosφ=P/SC、Cosφ=R/ZCD、Cosφ=S/P

功率因数cos=()。A、P/SB、P/QC、Q/SD、S/P

巡查低压电房内配电柜低压补偿电容,查看功率因数应在()以上A、cosφ85%B、cosφ80%C、cosφ83%D、cosφ90%

某单位欲将功率因数值由cosφ1,提高至cosφ2,则所需装设的补偿电容器应按()式选择A、Qc=P(cosφ1-cosφ2)B、Qc=P(cosφ2-cosφ1)C、Qc=P(tgφ1-tgφ2)D、Qc=P(tgφ2-tgφ1)

交流电路中功率因数的表达式是()。A、cosφ=(R+X)/ZB、cosφ=(R-X)/ZC、cosφ=X/ZD、cosφ=R/Z

在功率三角形中,功率因数表达式为()。A、cos=P/SB、cos=Q/SC、cos=S/QD、cos=P/Q

功率因数是表示电气设备的容量发挥能力的一个系数,用cosΦ表示,其大小为()。A、cosΦ=P/QB、cosΦ=Q/PC、cosΦ=X/RD、cosΦ=R/Z

在正弦交流的R、L串联电路中,下列公式正确的有()。A、U=UR+ULB、u=uR+uLC、Cosφ=P/SD、Cosφ=R/L

铣削直齿刀具端面齿槽时,分度头仰角α的计算公式是()A、cosα=tan(360°/z)cotθB、cosα=tan(z/360°)cotθC、cosα=tan(180°/z)cotθD、cosα=tan(90°/z)cotθ

锥齿轮的当量计算公式为()。A、ZV=Z/cosσB、ZV=Z/cosσaC、ZV=Z/cosσf

关于功率因数描述正确的是()。A、Cosφ=P1/SB、Cosφ=P2/SC、Cosφ=ΔP/SD、Cosφ=1.732P/S

异步电动机空载时功率因数cosφ0与额定负载时的功率因数cosφN的关系为()。A、cosφ0cosφNB、cosφ0与cosφN无确定关系C、cosφ0=cosφND、cosφ0N

电阻和电容串联的单相交流电路中的有功功率计算公式是()A、P=UⅠB、P=UⅠcosφC、P=UⅠsinφD、P=Ssinφ

功率因数用cosφ表示,其公式为()。A、cosφ=P/Q;B、cosφ=Q/P;C、cosφ=Q/S;D、cosφ=P/S。

正弦交流电路中,cosφ叫作功率因数。功率因数越高,线路上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越大。

功率因数用cos表示,其大小为()。A、cos=P/QB、cos=R/ZC、cos=R/SD、cos=X/R

对于有功功率为P的负载,将功率因数由cos φ1提高到cosφ2,需补偿的无功功率可用()计算。A、Q=P(cos φ2-cos φ1)B、Q=P(cos φ1-cos φ2)C、Q=P(tan φ2-tan φ1)D、Q=P(tan φ1-tan φ2)

根据功率三角形可求得功率因数为()。A、cosφ=P/SB、cosφ=P/QC、cosφ=Q/SD、cosφ=Q/P

功率因数用cosφ表示,其大小为()。A、cosφ=P/QB、cosφ=P/SC、cosφ=R/ZD、cosφ=X/R

什么是功率因数?()A、COSΦ=P/SB、COSΦ=Q/SC、COSΦ=P/QD、COSΦ=Q/P

功率因数由cosφ1提高到cosφ2,设备节省容量ΔS为()。A、ΔS=P(1/cosφ1-1/cosφ2)B、ΔS=Q(1/cosφ1-1/cosφ2)C、ΔS=P(tanφ1-tanφ2)D、ΔS=Q(tanφ1-tan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