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基本具备想象的基础是在()。A、2~3岁B、1.5~2岁C、1~1.5岁D、4~5岁

儿童基本具备想象的基础是在()。

  • A、2~3岁
  • B、1.5~2岁
  • C、1~1.5岁
  • D、4~5岁

相关考题:

想象与思维的关系是()。 A、思维以想象为基础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探索B、通过想象高级神经活动思维得以进行C、思维又可以促进想象的发展D、具备思维后通过想象解决问题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想象具有学前儿童的特点,仍以()为主。 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

儿童基本具备想象的基础是在( )。 A.2~3岁 B.1.5~2岁 C.1~1.5岁 D.4~5岁

想象依靠表象而存在,想象在思维的基础上进行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是在事件、人物、环境的特征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的技巧。A、有意想象B、原型想象C、特征想象D、无意想象

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的方法是:()A、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B、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C、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D、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E、教师要及时为儿童解疑答惑

儿童的创造性想象更富于现实性,他们更喜欢进行“现实基础”上的创造性想象。()

()是儿童文学中一种重要的传统样式它指的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用符合儿童想象力的奇特情节编成的,具有丰富、大胆的想象、强烈的夸张,带有浓厚幻想色彩和独特审美价值的故事。A、寓言B、电影C、童话D、故事

儿童最初的想象基本是想象表象的简单迁移。()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要把手工活动的基本技法教给学前儿童,让他们在这一基础上自由地进行想象、操作,可“因意选材”,也可“因材施艺”,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力。()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一个5岁的儿童说“我想画小兔、小草,还想画小狗……”,他基本上按他所说的去画,说明他的想象特点是(  )。A.以无意想象为主B.随意的自由想象C.以有意想象为主D.有计划地,但想象内容零碎缺乏组织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相对于动画片,图书对儿童理解能力和情感能力的培养更为基础,因为动画片通过快递变换的画面呈现故事,不仅会伤害儿童尚未发育成熟的视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会压抑儿童的想象力,过快的叙述节奏,没有给儿童留下理解故事的想象空间。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儿童对图像的兴趣要胜过文字B.动画片是幼儿想象力的“杀手”C.图书比动画片更有利于儿童的心智成长D.培养理解力和想象力是儿童教育的关键

列有关想象互动游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想象互动游戏治疗的基本理念是儿童尚未发展出自我反省的能力B.在治疗中,治疗师不对儿童所做的事表达明确的意义C.当被辅导的孩子使用的器材太多,以致失去了游戏方向时,社会工作者要为其设定限制D.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是在游戏中尽可能地玩出和儿童观点、想法不同的游戏内容E.想象互动游戏的治愈原理是通过接触无意识,进而达到心灵的发展和转化的目的

儿童文学作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简述想象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儿童文学创作的想象是()。A、无意想象B、艺术想象C、科学想象D、被动想象

简述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特点。

对儿童思维与想象能力的发展,理解正确的有()A、思维与想象思维不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的、间接的反映B、思维与想象思维是借助语言实现的,属于认知的高级阶段C、思维与想象思维是人类认知活动的核心D、学龄前期儿童想象能力处于初级阶段,以再造想象为主E、想象是在思维发展的基础上发展

幼儿往往把想象当作事实,是由于儿童具有活跃的想象力。

儿童基本具备想象的基础是在()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特点。

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表现为()。A、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在幼儿期开始萌芽B、无意想象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并成为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C、有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无意想象已趋完善D、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在幼儿生活中占同等重要地位

单选题儿童基本具备想象的基础是在(  )。A2~3岁B1.5~2岁C1~1.5岁D4~5岁

填空题儿童基本具备想象的基础是在()

单选题作为主体的我之所以得以发展,主要是由于儿童具备了()。A自尊心B竞争的能力C反思能力D想象能力

单选题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表现为()。A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在幼儿期开始萌芽B无意想象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并成为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C有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无意想象已趋完善D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在幼儿生活中占同等重要地位

单选题儿童在观看英雄人物的事迹后,在脑中想象自己也像英雄人物那样表现出某些行为,这种想象是(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D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