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没有明确提及的主要学习对象是( )。A.自然美B.美术作品C.技艺美D.美术现象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没有明确提及的主要学习对象是( )。
A.自然美
B.美术作品
C.技艺美
D.美术现象
B.美术作品
C.技艺美
D.美术现象
参考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主要学习对象。《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说明中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表述为:该学习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故A、B、D项表述正确。
C项:技艺美并未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被提及,故符合题意。
C项:技艺美并未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被提及,故符合题意。
相关考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美术学习的创作活动具体分为( )。A.“造型·表现”和“综合·探索”B.“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C.“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D.“欣赏·评述”和“设计·应用”
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 中, 强调“用语言、 文字、 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 的学习领域是( )。A. 欣赏·评述 B. 设计·应用C. 综合·探索 D. 造型·表现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生在第四学段的“欣赏?评述”领域学习中应该知道几位以上在中国美术史中有代表性的美术家( )。A.5位以上B.8位以上C.10位以上D.12位以上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目标的是( )。A.初步形成审美判断力B.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C.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D.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强调的学习方法是( )。A.江苏艺术家轶文的美术欣赏方法B.介绍历史叙事的美术欣赏方法C.阐释图像学的美术欣赏方法D.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总目标表述的是( )。A.学生以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B.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C.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D.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的独特作用
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不属于美术课程总目标的是( )。A.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B.学生以个人为基础参与美术活动C.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D.学习美术欣赏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倡导“以议题为中心,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学习领域是( )。A.综合 · 探索B.造型 · 表现C.设计 · 应用D.欣赏 · 评述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四个学习领域,分别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A、综合·探索B、绘画·创作C、手工·制作D、展示·评价
由于美术学习具有可动手操作的特点,所以创作活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了便于学习,《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创作活动再具体分为()两个学习领域。A、“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B、“设计·工艺”和“书法·篆刻”C、“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D、“现代媒体艺术”和“绘画·雕塑”
单选题《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四个学习领域,分别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A综合·探索B绘画·创作C手工·制作D展示·评价
单选题由于美术学习具有可动手操作的特点,所以创作活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了便于学习,《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创作活动再具体分为()两个学习领域。A“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B“设计·工艺”和“书法·篆刻”C“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D“现代媒体艺术”和“绘画·雕塑”
单选题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物以致用”思想的学习领域是()。A造型·表现B设计·应用C欣赏·评述D综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