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格物致知的“格”理解不正确的是()A、本义是“来”B、“格也”即“至也”C、“格”和“至”是典型的施受同词D、仅是“克服”的意思

对格物致知的“格”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本义是“来”
  • B、“格也”即“至也”
  • C、“格”和“至”是典型的施受同词
  • D、仅是“克服”的意思

相关考题:

新建一Excel文档,要在A1:A100的区域快速填充上1、2、3、…、98、99、100这个步长为1的等差数列,可以采用的方法是(51)。A.在A1单元格填入1,向下拖动填充柄至A100单元格B.在A1单元格填入100,按住Ctrl键向下拖动填充柄至A100单元格C.在A100单元格填入100,按住Ctrl键向上拖动填充柄至A1单元格D.在A100单元格填入100,向上拖动填充柄至A1单元格

下列关于"删除单元格"命令,不正确的说法是()。A.使用“删除单元格”命令也可以删除单元格所在的列B.使用“删除单元格”命令也可以删除单元格所在的行C.使用“删除单元格”命令只删除该单元格内的内容,其它单元格不变D.使用“删除单元格”命令不仅删除了该单元格内的内容,其它单元格也发生了变化

代谢产物由胆汁排至肠道,很少经过肾排泄的磺脲类药物是()A格列本脲B格列吡嗪C格列奇特D格列波脲E格列喹酮

使用点测光法测光时,如果被摄体大部分是明亮色调,其测得数值在使用时应()A减少1/3至1格EVB增加1/3至1格EVC减少2/3至1格EVD增加2/3至1格EV

郑玄对“格物致知”的注释不包括()A、格即来B、格物即来物C、致即智D、物指事,类似于人事

二程对格物致知的“格”之理解不包括()A、认为“格”即“至”B、把“至”递训为“穷”C、认为穷是非穷尽性的研究D、认为这种研究是全身心的知和误

“量”和“度”是施受同词,都是考虑的意思。

对于“知”的看法,朱熹承认“格,来也”和“知,接也”的说法。

下列对于电子表格软件中循环引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公式引用至其他活页簿之单元格B、公式引用至其他工作表之单元格C、公式引用至使用此公式之单元格D、公式引用至其他电子表格文件之单元格

在“反顺为逆,是谓内格”中,“格”的意义是()A、至B、到C、及D、拒阻

对微格教学理解不恰当的是()A、微格教学也可以称为微型教学B、微格教学依据反馈原理开展训练活动C、微格教学训练与试讲训练没有区别D、微格教学只是一种对教师的训练手段

三段论的第一格也叫()A、反驳格B、定格C、典型格D、区别格

使用入射光测光法测光时,如果被摄体大部分是明亮色调,其测得数值在使用时应()A、减少1/3至1格EVB、增加1/3至1格EVC、减少2/3至1格EVD、增加2/3至1格EV

“格物致知”来源于《礼记•中庸》,“格”的意思是感通;而“格物穷理”是朱熹提出来的。()

谁认为“格物致知”中的“格”意思是“变革”?()A、朱熹B、王阳明C、王艮D、毛泽东

判断题“格物致知”来源于《礼记•中庸》,“格”的意思是感通;而“格物穷理”是朱熹提出来的。()A对B错

判断题“量”和“度”是施受同词,都是考虑的意思。A对B错

单选题对格物致知的“格”理解不正确的是()A本义是“来”B“格也”即“至也”C“格”和“至”是典型的施受同词D仅是“克服”的意思

单选题下列对于电子表格软件中循环引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公式引用至其他活页簿之单元格B公式引用至其他工作表之单元格C公式引用至使用此公式之单元格D公式引用至其他电子表格文件之单元格

判断题对于“知”的看法,朱熹承认“格,来也”和“知,接也”的说法。A对B错

单选题在“反顺为逆,是谓内格”中,“格”的意义是()A至B到C及D拒阻

单选题柴油机启动后加油门的正确操作是()。A随油格增大而加快加油速度B随油格增大而减慢加油速度C直接加至车令油格D直接加至定速油格

单选题代谢产物由胆汁排至肠道,很少经过肾排泄的磺脲类药物是()。A格列本脲B格列吡嗪C格列奇特D格列波脲E格列喹酮

单选题二程对格物致知的“格”之理解不包括()A认为“格”即“至”B把“至”递训为“穷”C认为穷是非穷尽性的研究D认为这种研究是全身心的知和误

单选题郑玄对“格物致知”的注释不包括()A格即来B格物即来物C致即智D物指事,类似于人事

单选题谁认为“格物致知”中的“格”意思是“变革”?()A朱熹B王阳明C王艮D毛泽东

单选题使用入射光测光法测光时,如果被摄体大部分是明亮色调,其测得数值在使用时应()A减少1/3至1格EVB增加1/3至1格EVC减少2/3至1格EVD增加2/3至1格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