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读 题目列表
“物自体”是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的一个概念。

辨“训”和“义”需要辨文意训释和词义训释。

对《大学》的评价不准确的是()A、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进步B、是平民对贵族的胜利C、是平等精神作为人类的本质价值在历史上的具体体现D、是平民阶级已经征服贵族阶级的标志

从《中庸》开始,儒家思想实现了从我心本善到人心本善的本质性跨越。

我们该怎么认识取象的思维()A、语言文字得以创造的根本思维B、认知物的一个基础的行为C、从具体到概括的过程D、从殊象到共象的过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种本末的次第。

道统的特点是后世追溯。

朱熹讲“格物”的特点包括()A、对于一个物要穷尽它的理B、强调认识的彻底性C、穷理在彻底的基础上还要融会贯通D、穷理的过程要注重积累

郑玄对“一人贪戾”的“戾”的解释为(),形容在欲望的追寻中出现的人与人的矛盾状态。A、戾气B、乖戾C、利益D、锋利

在传统贵族的礼制社会中,小人效法君子来源于贵族政治的()A、传统B、礼仪C、威严D、理性

“格物”的思想进程的内涵包括()A、取象B、正名C、明理D、知类

“名”是“道”和“物”关系的载体,也就是人认识世界人物关系的载体。

我们对二程的“格物穷理”的理解不包括()A、格物能提升到穷理的境界B、理是万事万物在本体上的映射C、包括了事物之理D、也包括了生命根本性的道德实践

《大学》带有深刻的春秋以前的贵族大学的烙印。

止于至善”中的“止”有哪些词意?()A、停止B、至止C、止居D、脚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