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干燥结束后,温度降至150℃,泄压置换至氢纯度大于()准备预硫化A、70%B、80%C、85%D、75%

催化剂干燥结束后,温度降至150℃,泄压置换至氢纯度大于()准备预硫化

  • A、70%
  • B、80%
  • C、85%
  • D、75%

相关考题:

在预加氢催化剂硫化过程中,硫化剂突然无法注入,此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停硫化油泵B、增大循环氢量C、降低反应加热炉出口温度D、打开高分压控副线泄压

不是最终影响预加氢催化剂硫化效果的主要因素是( )。 A、 硫化温度B、硫化剂量C、氢分压D、硫化氢分压

预加氢催化剂装填之前,必须做的准备工作有()。 A、反应器内要打扫干净B、反应器与系统隔离的盲板已加好C、预加氢催化剂还原结束D、预加氢催化剂硫化结束

氢冷发电机在任何工作压力和温度下,氢气的相对湿度不得大于()。A、70%;B、75%;C、80%;D、85%。

反应器投料后,要求循环氢纯度()。A、大于70%B、大于60%C、大于50%D、大于80%

加氢催化剂预硫化过程中,硫化温度高于230℃后,循环氢中硫化氢浓度大于()%,应适当减少硫化剂注入量。A、1.0B、2.0C、0.8D、0.5

加氢催化剂预硫化结束后置换硫化油的原因是()A、防止催化剂中毒B、防止催化剂还原C、防止催化剂活性过高D、防止催化剂结焦

下列关于加氢装置催化剂预硫化的说法正确的有()A、催化剂预硫化分为干法预硫化和湿法预硫化B、干法预硫化反应温升容易控制C、催化剂预硫化是为了提高活性和稳定性D、硫化过程中一般不排废氢和使用冷氢

加氢催化剂预硫化过程中,在高温硫化阶段高压分离器没有水生成时,说明()。A、还需提高温度B、硫化结束C、注硫量偏低D、循环氢流量偏低

进行催化剂预硫化时,要适当的排放部分循环氢以保持循环氢纯度。

催化剂预硫化过程中,注硫速度控制的主要依据是()A、反应器压降B、硫化油中硫含量C、反应温升及循环氢中硫化氢含量D、硫化温度高于230℃后,循环氢中硫化氢浓度大于1.0%

加氢反应系统的开工步骤大致顺序为()。A、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氮气置换、催化剂干燥、氮气气密、催化剂预硫化、切换原料油,调整操作B、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氮气气密、催化剂预硫化、氮气置换、催化剂干燥、切换原料油,调整操作C、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氮气气密、催化剂干燥、氮气置换、催化剂预硫化、切换原料油,调整操作D、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氮气置换、氮气气密、催化剂干燥、催化剂预硫化、切换原料油,调整操作

反应系统停工退油后,当床层温度降至40℃,压缩机停机泄压置换,系统中氢+烃不大于()%(体积)为合格A、1.0B、0.3C、0.6D、0.5

催化剂硫化前,反应系统()合格A、氮气置换B、贯通试压C、气密试验D、紧急泄压试验

预硫化结束后,应该用直馏油置换系统内硫化油。

乙烯干燥床泄压后重新投用前要进行()。A、再生B、置换C、预负荷D、更换床层

下列选项中,不是催化剂预硫化结束标志的是()A、注硫量达到或超过理论注硫量B、循环氢中硫化氢含量大于1%且有上升趋势C、高分无明水生成D、反应温升大于40℃

催化剂预硫化结束时应满足的要求有()。A、注硫量达到理论注硫量B、循环氢中硫化氢含量大于1%且有上升趋势C、高分无明水生成D、反应温升大于40℃

反应系统引连续重整氢置换时,置换用氢气纯度一般应大于()。A、70%(体积)B、80%(体积)C、88%(体积)D、92%(体积)

催化剂预硫化过程中,循环氢纯度最低应保持在()以上。A、60%(体积)B、70%(体积)C、80%(体积)D、90%(体积)

柴油加氢装置催化剂预硫化阶段一般分析项目有()。A、循环氢中硫化氢B、循环氢中水C、循环氢中氨D、循环氢氢纯度

加氢催化剂干燥时,需要先对系统进行彻底的氮气置换,氮气置换的目的是()。A、要置换氧气,防止氧气和系统内的轻烃等形成爆炸性气B、主要是置换氢+烃,防止其引起催化剂还原或结焦,影响催化剂活性C、为预硫化作好准备D、防止高温氧气对系统产生氧化腐蚀

催化剂预硫化时,初期引氢进系统,反应器最高温度要()。A、小于150℃B、大于150℃C、大于180℃D、小于180℃

催化剂干燥结束后,在氮气循环降温阶段,必须将床层的最高点温度降至()以下,才能引进氢气置换引氢进装置时,以防止催化剂还原。

催化剂预硫化过程中,控制循环氢中硫化氢浓度的手段有()。A、控制注硫量B、控制硫化温度C、排尾氢D、控制循环氢循环量

氮气气密试验及催化剂脱水干燥结束后,反应系统泄压,分析系统氧含量()后,从C201出口引入新氢。

下面关于催化剂预硫化的说法正确的有()。A、为防止催化剂发生氢还原,引氢进装置时床层最高点温度应低于150℃B、硫化反应是吸热反应C、硫化温度大于230℃后,循环氢中硫化氢含量大于1%(VOL)时,适当减少硫化剂注入量D、在H2S未穿透催化剂床层前,床层最高点温度不应超过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