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消耗和燃油消耗的比值为5%-10%为正常,如果该比值大于10%,则为机油消耗过多。

机油消耗和燃油消耗的比值为5%-10%为正常,如果该比值大于10%,则为机油消耗过多。


相关考题:

正常情况下F波和M波的振幅比值为A、1%~3%B、1%~5%C、5%~10%D、11%~15%E、15%~20%

燃油和机油的消耗率是柴油机()性能指标。

在生物氧化中的P/O 的含义A. 生成ATP 数与消耗1/202 的比值  B. 所需的蛋白质与消耗的1/202 的比值  C. 需要的磷酸与生成的1/202 的比值  D. 需要的磷脂与消耗的1/202 的比值

单位有效功率在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燃油量为()A、燃油消耗量B、有效燃油消耗量C、燃油消耗率D、有效燃油消耗率

根据我国国标GB3743——84的规定,机油燃油消耗比为小于1%。按此推算,发动机排量为1.6——2.0升,100公里燃油消耗量为10升的轿车,其机油消耗量应小于()。A、2升/1000公里B、3升/1000公里C、1升/2000公里D、1升/1000公里

转换效率的定义式为激光器的输出()与消耗的()的比值。

某种轧机备件当年消耗为4件/万吨,上年消耗5件/万吨,该备件消耗增长速度为()A、20%B、-10%C、-20%

劳动效益可表示为()。A、实际收益与活劳动消耗量的比值B、劳动产品总量与实际收益的比值C、劳动产品总量与活劳动消耗量的比值D、活劳动消耗量与劳动产品总量的比值

发动机消耗机油与燃油比的正常范围是()。A、0.5%一1%B、大于1%C、1%一1.5%D、1%一3%

乙烯转化率是指()。A、氧化反应器中消耗的乙烯量和进反应器乙烯进料总量的比值B、消耗的乙烯量和氧气进料总量的比值C、生成的环氧乙烷量和乙烯进料总量的比值D、生成的环氧乙烷量和消耗的乙烯量的比值

乙烯选择性是指()。A、消耗的乙烯量和乙烯进料总量的比值B、消耗的氧气量和氧气进料总量的比值C、生成环氧乙烷的乙烯量和乙烯进料总量的比值D、生成的环氧乙烷量和消耗的乙烯量的比值

农业自然资源更新系数的定义是指()。A、资源再生量与资源消耗量的比值B、资源消耗量与资源再生量的比值C、资源再生量减去资源消耗量的差值与资源再生量的比值D、资源再生量减去资源消耗量与资源消耗量的比值

燃油燃烧变成指示功的热当量与所消耗的燃油应放出的全部热量的比值为()。A、有效燃油消耗率B、指示热效率C、机械效率D、有效热效率

库存周转率反映原料在库存中的周转情况,为()的比值。A、月原料消耗额和平均库存额B、月原料消耗额和期末库存额C、平均库存额和年原料消耗额D、期末库存额和年原料消耗额

农业自然资源更新系数的定义是指( )。A、资源再生量与资源消耗量的比值B、资源消耗量与资源再生量的比值C、资源再生量减去资源消耗量的差值与资源再生量的比值D、资源再生量减去资源消耗量的差值与资源消耗量的比值

一般情况下,机油消耗与燃油消耗比值为()。A、0.1%-0.5%B、0.5%-1%C、0.25%-0.5%D、0.5%-2%

发动机工作特性不仅影响发动机的起动性能和动力性能,同时还增加()。A、机油消耗B、燃油消耗C、冷却水消耗D、电消耗

一般情况下,机油消耗与燃油消耗比值为0.5%—1%为正常,如果该比值大于2%,则为机油消耗过多。

一般情况下,机油消耗与燃油消耗比值为0.5%—1%为正常,如果该比值大于(),则为机油消耗过多。A、1%B、0.5%C、0.25%D、2%

一般情况下,机油消耗与燃油消耗比值为()为正常。A、0.1%—0.5%B、0.5%—1%C、0.25%—0.5%D、0.5%—2%

某船排水量不变,已知航速为20节时,每天消耗燃油40吨,则不考虑其他情况,当其航速为10节时,其每天燃油消耗量为()。A、20吨B、30吨C、5吨D、10吨

判断题机油消耗和燃油消耗的比值为5%-10%为正常,如果该比值大于10%,则为机油消耗过多。A对B错

单选题农业自然资源更新系数的定义是指( )。A资源再生量与资源消耗量的比值B资源消耗量与资源再生量的比值C资源再生量减去资源消耗量的差值与资源再生量的比值D资源再生量减去资源消耗量的差值与资源消耗量的比值

单选题关于P/O比值叙述正确的是()AP/O比值指每消耗1moL氧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酸的moL数BP/O比值指每消耗1moL氧分子所消耗的无机磷酸的moL数CP/O比值指每消耗1mol氧分子所生成ATP的moL数DP/O比值指每传递1mol氢所生成的ATP的moL数

单选题燃油燃烧变成指示功的热当量与所消耗的燃油应放出的全部热量的比值为()。A有效燃油消耗率B指示热效率C机械效率D有效热效率

单选题发动机消耗机油与燃油比的正常范围是()。A0.5%一1%B大于1%C1%一1.5%D1%一3%

单选题劳动效益可表示为()。A实际收益与活劳动消耗量的比值B劳动产品总量与实际收益的比值C劳动产品总量与活劳动消耗量的比值D活劳动消耗量与劳动产品总量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