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求助者知觉的认知歪曲和错误有(  )。(2003年12月三级真题)A自我标签B两极化思维C武断下结论D过分泛化

多选题
求助者知觉的认知歪曲和错误有(  )。(2003年12月三级真题)
A

自我标签

B

两极化思维

C

武断下结论

D

过分泛化


参考解析

解析: 求助者知觉的认知歪曲和错误主要有:①在有问题的反应中可能存在自我标签作用。一位求助者可能会经历过某种不寻常的体验,并认为这意味着某种精神上的疾病。他会变得过分关注这类状态的出现,将那些有相似症状的人都加上“我快要发疯了”的标签。②武断地进行推论,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得出结果,或者干脆推出与事实相反的结论。③将某事的意义无限夸大。④进行泛化,仅仅从单个事件的发生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⑤进行两极化思维,将两极的差异绝对化。

相关考题:

下列关于幻觉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A.错误的感知体验B.虚幻的知觉体验C.歪曲的知觉体验D.歪曲的感觉体验E.虚幻的感觉体验

错觉是()A.对未经历过的事物有熟悉感B.对客观事物能认知,但对其部分属性产生错误的感知和体验C.对已知的事物有陌生感D.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E.没有客观事物作用于感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

根据ABC理论,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不是( )。(A) 挫折和遭遇(B) 歪曲的认知(C) 评价性观念(D) 不合理信念

求助者的精神状态主要有( )。A.焦虑情绪B.恐怖情绪C.强迫思维D.歪曲认知

按照埃利斯ABC理论,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包括(  )A 、 歪曲的认知B 、 合理的想法C 、 不合理信念D 、 评价性观念

请简述贝克认知歪曲的导致错误假设的各项内容。

幻觉是指()A、虚幻的知觉B、正常知觉现象C、错误的知觉D、歪曲的知觉

着眼点在于千方百计修正求助者错误的认知和不合理现象的治疗称为()A、行为治疗法B、精神分析C、认知治疗D、知觉疗法

错误的、歪曲实际的知觉就是()。

错觉的性质包括()A、歪曲的知觉B、虚幻的知觉C、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知觉D、对事物的歪曲带有固定倾向的知觉

适应性认知卫生问题主要是(),即因认知错误所产生的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观念、信念和思想。

错觉是指().A、对未经历过的事物有熟悉感B、对客观事物能认知,但对其部分属性产生错误的感知和体验C、对已知的事物有陌生感D、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E、没有客观事物作用于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

单选题着眼点在于千方百计修正求助者错误的认知和不合理现象的治疗称为()A行为治疗法B精神分析C认知治疗D知觉疗法

多选题构成问题行为的要素是(  )。(2003年8月三级真题)A求助者自述的情感或心境状态B与情感紧张相关的躯体感觉C求助者对事件的认知D问题行为发生的环境和文化因素

单选题社会知觉,也称(  ),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2004年12月三级真题)A自我知觉B归因C自我评价D社会认知

单选题(  )是对心理咨询师最起码的要求。(2003年8月三级真题)A改变求助者B教育求助者C改造求助者D尊重求助者

填空题错误的、歪曲实际的知觉就是()。

单选题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心理紊乱的症状是(  )。(2003年12月三级真题)A不良认知或认知歪曲的结果B神经症性冲突的结果C人性内部结构的失衡D后天习得的不良行为模式

单选题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为了深化求助者的自我认识,求助者往往需要(  )。(2003年8月三级真题)A批评和干预B教育和灌输C指导和决定D启发和引导

单选题幻觉是指()A虚幻的知觉B正常知觉现象C错误的知觉D歪曲的知觉

单选题(  )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2004年6月三级真题)A感觉B表象C错觉D幻觉

填空题适应性认知卫生问题主要是(),即因认知错误所产生的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观念、信念和思想。

多选题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引导求助者面对现实问题的主要作用有(  )。(2004年6月三级真题)A加深求助者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的理解B促使求助者对目前的状况产生新的体验C使求助者认识到过去所犯的错误D促使求助者对现实产生新的反应

多选题如果一个人出现(  )这种情况,就不能肯定有幻觉。(2004年12月三级真题)A歪曲的感觉,把这种事物感知成那种事物B歪曲的知觉,把这种事物感知成那种事物C虚幻的知觉,把没有某事物却感知到存在某事物D虚幻的感觉,把没有某事物却感知到存在某事物

单选题把求助者言谈中的主要思想加以整理后,再讲给求助者听,这是(  )。(2003年12月三级真题)A认知反应技术B解释技术C内容反应技术D情感反应技术

多选题多选:求助者认知方面无(  )障碍。A感知觉B思维C注意D记忆

单选题利用ABC理论来描述求助者的不适应行为所运用的技术属于(  )。(2003年8月三级真题)A解释技术B内容反应技术C情感反应技术D认知反应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