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道岔滚轮调整检测打开状态下尖轨尖端到靠近辙跟得滚轮的空隙大小从()。A、1.0mm~2.5mmB、1.5mm~2.5mmC、1.5mm~2.0mmD、1.0mm~2.0mm

高速道岔滚轮调整检测打开状态下尖轨尖端到靠近辙跟得滚轮的空隙大小从()。

  • A、1.0mm~2.5mm
  • B、1.5mm~2.5mm
  • C、1.5mm~2.0mm
  • D、1.0mm~2.0mm

相关考题:

按规定调整滚轮的位置,滑床板表面与尖轨轨底理想空虚应该是0mm,具体的标准按“1一2728男则进行,即保证密贴尖轨轨底与相邻的滚轮间塞尺在45°时有至少1mm的空隙内幅渡轮的高度比滑床台高()mm,外侧滚轮的高度比滑床台是3mm。 A.0B.2C.1D.1.5

打开状态道岔装配,打开状态下的尖轨与滑床板表面间的空隙,尖轨尖端到靠近辙跟錕轮的空隙大小从()~2.5mm。 A.0B.1.5C.1D.0.5

高速道岔单滚轮:尖轨正确闭合位置,滑床板表面与岔轨间的理想空隙应该是0mm,闭合岔轨与滚轮不接触。调整好滚轮后,滚轮与岔轨间的空隙是3mm,滚轮的高度是1mm。

ZD6转辙机自动开闭器由动静接点、()、检查柱组成,用来表示道岔尖轨所在的位置。A、速动片B、起动片C、速动爪D、滚轮

60AT-12号单开道岔转辙器采用()AT尖轨。60AT-12号单开道岔尖轨尖端为()式。

高速道岔滚轮一般情况下,靠近尖轨轨底的辊轮(里侧辊轮)应高出滑床台板表面3~4mm,外侧辊轮高出2~3mm,里侧辊轮与尖轨轨底应留1mm的间隔,用1mm厚的塞尺定位。

高速道岔滚轮调整只有在岔轨正确定位()的条件下,才能开始调整滚轮。A、完全开启B、完全闭合C、半开半闭D、自由状态

高速道岔双滚轮:滚轮滑床板表面与尖轨轨底理想空隙应该是0mm,调整好滚轮后,内侧滚轮与岔轨间的空隙是3mm,内侧滚轮的高度是2mm,外侧滚轮的高度是1mm。

高速道岔滚轮应从岔跟末端起记数轨枕的序列号,在记录表里用“×”标记所有滚轮位置。

高速道岔滚轮松动辊轮支架上的定位螺钉,可使辊轮系统沿滑床垫板方向移动,调整辊轮位置。

高速道岔滚轮调整只有在岔轨完全打开、正确定位的条件下,才能开始调整滚轮。

高速道岔滚轮调整检测保证闭合尖轨岔轨与相邻的滚轮间有至少标准()空隙。A、1㎜B、2㎜C、0mmD、1.5㎜

尖轨滚轮安装不到位,造成尖轨轨底卡在滚轮上,抬高了尖轨,会造成尖轨、心轨与滑床板离缝。

高速道岔滚轮进行转辙器部位的轨距、密贴、高低、方向等各项调整,均需对辊轮系统的的各项指标进行核实或调整。

高速道岔单滚轮:尖轨正确闭合位置,滑床板表面与岔轨间的理想空隙应该是0mm,闭合岔轨与滚轮不接触。调整好滚轮后,滚轮与岔轨间的空隙是(),滚轮的高度是3mm。A、1mmB、2mmC、0mmD、1.5mm

ZD6转辙机及道岔转辙设备检修作业时,()应注钟表油。A、自动开闭器拐轴B、速动爪滚轮C、检查柱D、尖轨反弹

单选题ZD6转辙机自动开闭器由动静接点、()、检查柱组成,用来表示道岔尖轨所在的位置。A速动片B起动片C速动爪D滚轮

判断题高速道岔滚轮进行转辙器部位的轨距、密贴、高低、方向等各项调整,均需对辊轮系统的的各项指标进行核实或调整。A对B错

单选题高速道岔滚轮调整检测保证闭合尖轨岔轨与相邻的滚轮间有至少标准()空隙。A1㎜B2㎜C0mmD1.5㎜

单选题高速道岔滚轮调整只有在岔轨正确定位()的条件下,才能开始调整滚轮。A完全开启B完全闭合C半开半闭D自由状态

判断题高速道岔滚轮调整只有在岔轨完全打开、正确定位的条件下,才能开始调整滚轮。A对B错

单选题高速道岔双滚轮:滚轮滑床板表面与尖轨轨底理想空隙应该是(),调整好滚轮后,内侧滚轮与岔轨间的空隙是1mm,内侧滚轮的高度是2mm,外侧滚轮的高度是3mm。A1mmB2mmC0mmD1.5mm

填空题60AT-12号单开道岔转辙器采用()AT尖轨。60AT-12号单开道岔尖轨尖端为()式。

判断题高速道岔双滚轮:滚轮滑床板表面与尖轨轨底理想空隙应该是0mm,调整好滚轮后,内侧滚轮与岔轨间的空隙是3mm,内侧滚轮的高度是2mm,外侧滚轮的高度是1mm。A对B错

判断题高速道岔单滚轮:尖轨正确闭合位置,滑床板表面与岔轨间的理想空隙应该是0mm,闭合岔轨与滚轮不接触。调整好滚轮后,滚轮与岔轨间的空隙是3mm,滚轮的高度是1mm。A对B错

多选题ZD6转辙机及道岔转辙设备检修作业时,()应注钟表油。A自动开闭器拐轴B速动爪滚轮C检查柱D尖轨反弹

判断题高速道岔滚轮应从岔跟末端起记数轨枕的序列号,在记录表里用“×”标记所有滚轮位置。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