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中要求:当车轮直径500mm时,麻点直径不大于1.5mm,深度不大于3mm,并且总数不能高于()。A、2处B、3处C、4处D、5处

使用中要求:当车轮直径>500mm时,麻点直径不大于1.5mm,深度不大于3mm,并且总数不能高于()。

  • A、2处
  • B、3处
  • C、4处
  • D、5处

相关考题:

CRH2C型动车组车轮限度应满足哪些要求( )、( )。A.车轮直径不小于790mmB.擦伤深度不大于0.25mmC.擦伤深度不小于0.25mmD.车轮直径不小于860mm

圆柱形踏面的两被动轮,车轮直径在250~500mm范围内,当两轮直径偏差大于()时,应进行修理。A、0.25~0.45mmB、0.60~0.76mmC、0.76~1.10mm

车轮直径在250mm~500mm范围内,当两轮直径偏差大于0、125~0、25mm时,车轮应()。A、报废B、重新加工修理C、修理或报废

检修作业过程中,规定同一轴的两轮直径之差不大于1mm;同一转向架的车轮直径之差不大于();同一辆车的车轮直径之差不大于()。

车轮工作面需淬火处理,硬度为(),当车轮直径为>400mm时,淬火深度不小于()mm,当车轮直径<400mm时,淬火深度不小于()mm。

车轮直径在500mm~900mm范围内,当两轮直径偏差大于0.25~0.45mm时,车轮应()。A、报废B、重新加工修理C、修理或报废

车轮踏面出现麻点,当车轮直径小于500mm,麻点直径大于1mm,应报废。

同一轴的车轮直径不大于()㎜。A、1B、2C、3

同一轴上的车轮,直径差不大于()㎜,同一辆车轴前后,车轮直径差不大于()㎜。

车轮踏面出现麻点,直径大于1~1.5毫米,且深度大于()mm,数量多于5处时,应报废车轮。A、2B、3C、5D、6

CRH5A型动车组二级检修中车轮踏面擦伤剥离的限度要求正确的是()?A、车轮直径>840mm时:长度≤30mm,深度≤0.5mmB、车轮直径≤840mm时:长度≤25mm,深度≤0.25mmC、允许发生的剥离缺陷尺寸:深度≦1.5mm,面积≦100mm2,长度≦20mm

提速轮对未经旋修的,同一轮对的两车轮直径差不大于1.5mm。

非提速轮对未经旋修的,同一轮对的两车轮直径差不大于1.5mm。

提速轮对的两车轮直径差不大于()。

段修同一轮对两车轮的直径差,经旋修者车轮直径差不大于()mm。A、0.5B、1C、1.5D、2

当直径D=500mm,驱动轮直径差应≤()。A、1.45mmB、1.55mmC、1.65mmD、1.75mm

段修同一轮对两车轮的直径差,非提速轮对未经旋修者车轮直径差不大于()mm。A、0.5B、1C、1.5D、2

段修同一轮对相对车轮的直径差,提速轮对未经旋修者车轮直径差不大于()mm。A、0.5B、1C、15D、2

车轮踏面采用经济旋修的方法加修时,同一轮对的两车轮直径差允许不大于2mm。()

当车轮()时,应报废。A、异音B、裂纹C、踏面出现麻点

麻点直径大于0.2mm并有手感时,缺陷类别是B。()

车轮工作面需淬火处理,硬度为(),当车轮直径400毫米时,淬火深度不小于20毫米,当车轮直径400毫米时,淬火深度不小于()毫米。

单选题使用中要求:当车轮直径500mm时,麻点直径不大于1.5mm,深度不大于3mm,并且总数不能高于()。A2处B3处C4处D5处

填空题提速轮对的两车轮直径差不大于()。

填空题检修作业过程中,规定同一轴的两轮直径之差不大于1mm;同一转向架的车轮直径之差不大于();同一辆车的车轮直径之差不大于()。

单选题段修同一轮对两车轮的直径差,经旋修者车轮直径差不大于()mm。A0.5B1C1.5D2

多选题CRH5A型动车组二级检修中车轮踏面擦伤剥离的限度要求正确的是()?A车轮直径>840mm时:长度≤30mm,深度≤0.5mmB车轮直径≤840mm时:长度≤25mm,深度≤0.25mmC允许发生的剥离缺陷尺寸:深度≦1.5mm,面积≦100mm2,长度≦2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