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如图甲、乙所示,某小组同学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该小组同学是在做“探究____”实验.按图甲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应在硬纸板处于____状态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按图乙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放开硬纸板前,应使两测力计的示数____,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____.

填空题
如图甲、乙所示,某小组同学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该小组同学是在做“探究____”实验.按图甲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应在硬纸板处于____状态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按图乙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放开硬纸板前,应使两测力计的示数____,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____.

参考解析

解析:
由实验装置图可知,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可以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按图甲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两个拉力都作用在纸板上,且方向相反,当在硬纸板处于静止状态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比较其大小;按图乙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探究二力是否共线,将硬纸板转过一定角度,应保持两拉力大小相等,故放开硬纸板前,应使两测力计的示数相同,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相反,放手后观察纸板是否静止,即可得出结论.

相关考题:

如图所示是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则:(1)图甲中木块A重______N,图乙中小桶B重______N;(2)将木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丙所示,木块A受的浮力为______N;(3)比较图乙、丁可知,木块排开水的重力为______N,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韦聪同学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他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从图①②③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2)图⑤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N.(3)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呢?请你在韦聪同学实验的基础上补充实验,叙述你的做法和得到的结论.做法:______;结论:______.

如图甲所示,在一只薄塑料袋中装水过半(未满),用细线扎紧袋口,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其所受重力为9N;再将这个装水的塑料袋浸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乙,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N时,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比(不计塑料袋和细线的重)(  )A.比烧杯中的水面高B.比烧杯中的水面低C.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D.高低无法判断

(7分)酒糟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I)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l~2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1)写出碳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时,李军同学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猜想2: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猜想3: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军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的位置,然后又把它浸没到盐水中.请回答下列问题:(1)铁块从①一②一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铁块受到的浮力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铁块从③一④的过程,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选填序号),该猜想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3)铁块从④一⑤过程中,保持______不变,得出猜想______正确,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_____.

国本中学探究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过程中,同学们经过讨论作出如下猜想:猜想A: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猜想B: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猜想C: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猜想D:浮力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大家分别对各项进行探究.(1)小华认为先探究猜想C最方便,为此他选取了一个重为7.8N的铁块放入水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七步操作,并记录了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①②③④⑤⑥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cm3020406080100100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7.87.67.47.276.86.8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2)图2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关系的图象是______(3)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可以成为猜想D成立的事实依据,请举出两例:①______;②______.(4)小华为探究猜想A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重为7.8N的铜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于水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8,并与小华的步骤⑥进行比较,但小群对他的此项实验操作提出了质疑,理由是______.

某同学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以下几个实验.他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得某一金属块的重为3.8N,测得相同体积的石块的重为1.1N,然后完成了以下步骤:实验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始终是3.3N;实验2:把金属块浸入水中一部分,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6N;实验3:把金属块浸没在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1N(ρ硫酸铜>ρ水);实验4:把石块浸没在水中,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6N.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到初步结论:(1)根据“实验1”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浸没在液体中的______无关;(2)根据“实验1、3”可知,浮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3)根据“实验______”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本身的密度无关;(4)根据“实验______”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__________同学的数据更符合实验要求(甲或乙);

某同学在做“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时,把实验线路接成如图14--26所示的情况,线路是否正确哪些地方有错误请把它改正过来.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如右图所示装置。请你根据图示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闭合电源开关,可观察到白磷( ),白磷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冷却到室温时,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 );(3)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到的条纹如图乙所示。他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 )。A.减小光源到单缝的距离B.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C.减小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D.换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源

下面是关于“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的实验.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钩码的质量是已知的,实验中可以选取钧码为被测物体。如图7.3-2,把钧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钩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 1.逐次增挂钩码,分别测出它们所受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质量m /kg重力G/N 任务: (1)说明上述实验中“逐次增挂钩码’’的操作意图。(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物理探究式教学的简要过程。(8分)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路径,设计了如下实验:将图1所示的植物(a表示叶片,b表示茎、c表示果实、X表示某种气体)放入光合作用最适的温度和光照强度下培养,并随时记录。a,b和c三处放射物含量的数值如图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根据实验要求应该用氧元素做放射性同位素进行实验研究B.X中该元素转化为氧气分子的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C.t1时刻不是光合作用的结束点,S2的值表示种子的呼吸量D.若适当提高温度,则图2中的S1和S2的值都将变小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共同学习是一种教学手段。

某班同学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中,甲、乙、丙、丁四组同学所使用的鼠妇数量依次是3只、2只、1只、10只,使用鼠妇数量比较科学的小组是()。A、丁B、丙C、乙D、甲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35℃和10℃两种水温,探究“不同水温对金鱼呼吸的影响”,这种探究方法属于()。A、观察法B、分类法C、实验法D、调查法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有光”和“无光”两种环境条件,探究“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观察法B、分类法C、调查法D、实验法

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为细菌培养提供了()。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在“利用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套、木板等器材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别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和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只要保证橡皮条的形变量大小相同即可B、作分力和合力的图示时,分力和合力所选的标度可以不同C、在拉细绳套时弹簧测力计必须与木板表面平行D、实验时两个分力间的夹角必须大于等于90°

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下列实验要求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必须与木板平行B、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必须相互垂直C、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能超过其量程

某同学在进行探究大肠杆菌群体生长规律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是:()A、在调整期扩大接种

单选题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35℃和10℃两种水温,探究“不同水温对金鱼呼吸的影响”,这种探究方法属于()。A观察法B分类法C实验法D调查法

单选题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有光”和“无光”两种环境条件,探究“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观察法B分类法C调查法D实验法

填空题实验过程中.若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铁块所受浮力为____N;

单选题某班同学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中,甲、乙、丙、丁四组同学所使用的鼠妇数量依次是3只、2只、1只、10只,使用鼠妇数量比较科学的小组是()。A丁B丙C乙D甲

判断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共同学习是一种教学手段。A对B错

填空题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使固定物体上表面水平,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在固定物体上滑动.为了用弹簧测力计示数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让木块沿水平方向做____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