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固体时,发生以下哪种反应()。A.过氧化氢被氧化B.过氧化氢分解C.过氧化氢被还原D.复分解

【单选题】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固体时,发生以下哪种反应()。

A.过氧化氢被氧化

B.过氧化氢分解

C.过氧化氢被还原

D.复分解


参考答案和解析
B

相关考题:

(2)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作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时,小明是“将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小亮是“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为得到平稳的氧气流,39(填小明或小亮)的操作更好。

下列物质的实验室制法,正确的是( )。A.用石灰石跟稀硫酸反应制二氧化碳B.用锌跟稀硝酸反应制氢气C.用乙烷跟氯气在见光条件下反应制一氯乙烷D.在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制氧气

⑶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是,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作用,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或E。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B.加入二氧化锰能使双氧化分解放出的氧气总量增加C.催化剂能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D.要使双氧水分解放出氧气,必须要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反应就不能发生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用排水法可以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制取氧气的内容标准:初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材料二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课题2氧气 课题3制取氧气 实验活动l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九单元溶液 第十单元酸和碱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材料三某版本教科书“制取氧气”所呈现的部分内容: 课题3制取氧气 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实验2—5】 把少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 (1)加热试管,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如图2—14)。 (2)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它受热时,分解出氧气,同时还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生成: 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外.在实验室里还常常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可以分解放出氧气.但是在利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通常还要放入少量二氧化锰.这是为什么呢?【探究】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1.实验 (1)在试管中加入5 ml 5%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如图2一15)。 (3)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待试管中又没有现象发生时,再重复上述操作.观察现象。 2.分析与讨论 (1)在实验(1)和(2)中木条是否复燃?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在实验(3)的重复实验中,反应后二氧化锰有无变化? (3)综合分析实验(1)一(3)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你认为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起了什么作用?在实验(1)中,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是因为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放出的氧气很少。在实验(2)中,木条复燃,是因为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使分解加速。这一反应可以表示如下: 在实验(3)中,实验重复多次,每次只消耗了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好像永远用不完。如果在实验前用精密的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洗净、干燥.再称量,你会发现它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把它再加到过氧化氢溶液中.还可以加速过氧化氢分解。这种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的物质叫作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作催化作用。硫酸铜溶液等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 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生产化肥、农药、多种化工原料等都要使用催化剂。 在实验室里还可以通过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除生成氧气外,同时还有一种叫氯化钾的物质生成。二氧化锰在这一反应中也是催化剂。这个反应可表示如下: 【讨论】 分析上述三个制取氧气的反应,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与化舍反应有什么不同?要求: (1)试对本课内容进行学情分析。 (2)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3)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试对本课内容进行教学价值分析。 (5)设计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过程图。

在0.1 mol/L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对该平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加入水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0.1 mol/L的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C.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在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其结果应该是()A产生气泡B溶液呈蓝色C溶液呈紫色D产生砖红色沉淀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过程中,当加入二氧化锰时,剧烈地发生反应,致使烧瓶破裂。

间接碘量法分析过程中加入KI和少量的HCl的目的是()A、防止碘的挥发B、加快反应速率C、增加碘在溶液中的溶解度D、防止碘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

在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固体时会发生什么反应()A、H2O2分解B、H2O2被氧化C、H2O2被还原D、复分解

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CO2中少量O:通过灼热的铜网后收集气体B、除去K2CO3固体中少量的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C、除去苯中溶有的少量的苯酚:加入适量浓溴水反应后过滤D、除去FeCl3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l3:加入稍过量的双氧水后放置

在Hg2(NO3)2的溶液中,加入哪种试剂时,不会发生歧化反应()。A、浓HClB、H2SC、NaCl溶液D、NH3·H2O

奥氏体不锈钢在以下哪种溶液中易发生应力腐蚀()A、氢氧化钠溶液B、氯化物水溶液C、过氧化氢D、氨溶液

当反应速度较慢或待测物是固体时,待测物中加入符合计量关系的标准溶液后,反应可立即完成。

在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其()A、产生气泡B、溶液呈蓝色C、溶液呈紫色D、产生砖红色沉淀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要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在0.1mol/L的HAc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固体NaAc时,HAc的电离度将(),溶液的pH将()。

将固体NaAc加入HAc溶液中,溶液中主要发生()效应,当固体NaAc大量加入时,()效应不能忽略。

将白色固体A加热,得到白色固体B和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Ca(OH)2饱和溶液中得到白色固体C。如果将少量B加入水中,所得B溶液呈碱性。B的水溶液被盐酸中和后,经蒸发干燥得白色固体D,用D做焰色反应,火焰颜色为绿色。如果B的水溶液与H2SO4反应后,得白色沉淀E,E不溶于盐酸。试确定A,B,C,D,E各是什么物质?

单选题奥氏体不锈钢在以下哪种溶液中易发生应力腐蚀()A氢氧化钠溶液B氯化物水溶液C过氧化氢D氨溶液

填空题在配制A12(SO4)3,溶液时,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可加入少量的____;在配制Na2S溶液时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可加入少量的____.

单选题以下哪项有利于DNA的保存()A溶于TE中DNA在室温可储存数年B加入少量DNaseC溶于pH3.0溶液D加入少量DNase和RNaseE在DNA样品中加入少量氯仿,可有效避免细菌污染

单选题在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其结果应该是()A产生气泡B溶液呈蓝色C溶液呈紫色D产生砖红色沉淀

填空题将少量固体醋酸钠加入醋酸溶液中,醋酸溶液的pH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单选题在下列四种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固体二氧化锰,能产生气体的是(  ).A3% H2O2溶液B1mol·L-1NaOH溶液C1mol·L-1KClO3溶液D1mol·L-1盐酸

判断题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过程中,当加入二氧化锰时,剧烈地发生反应,致使烧瓶破裂。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