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侦查员甲、乙、丙、丁通过调查了解,对“10.23”案件的嫌疑犯李XX、赵XX作了如下的断定:甲:“我认为赵XX不是凶犯。”乙:“或者李XX是凶犯,或者赵XX是凶犯。”丙:“如果李XX是凶犯,则赵XX不是凶犯。”丁:“我看李XX和赵XX都是凶犯。”破案后证实上述断定中只有一句是假的。据此,就可推知()。A李XX和赵XX都是凶犯B甲说假话,并且李XX不是凶犯C李XX是凶犯,且丙说真话(真值表第二行)D赵XX是凶犯,但李XX不是凶犯

单选题
侦查员甲、乙、丙、丁通过调查了解,对“10.23”案件的嫌疑犯李XX、赵XX作了如下的断定:甲:“我认为赵XX不是凶犯。”乙:“或者李XX是凶犯,或者赵XX是凶犯。”丙:“如果李XX是凶犯,则赵XX不是凶犯。”丁:“我看李XX和赵XX都是凶犯。”破案后证实上述断定中只有一句是假的。据此,就可推知()。
A

李XX和赵XX都是凶犯

B

甲说假话,并且李XX不是凶犯

C

李XX是凶犯,且丙说真话(真值表第二行)

D

赵XX是凶犯,但李XX不是凶犯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某公司一期卸煤沟蓬煤处理项目现场。指挥赵xx领取工作票后,带领张x、张xx和胡xx来到卸煤沟开始工作,赵xx负责现场指挥和安全管理。休息中,赵xx独自离开进行作业。22时20分左右,张x、张xx和胡xx发现赵xx久出未回。23时15分左右,赵xx被抢救出卸煤沟,身上未系安全绳,被120救护车送往医院进行抢救,经抢救无效死亡。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赵xx独自离开工友,未系安全绳,冒险进入叶轮机正在工作的卸煤沟内,坠落卸煤沟的积煤中,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B.从业人员安全自我防护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差,在无人监督时违规作业C.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差,不正确使用劳动安全防护用品,存在违章作业D.施工环境太复杂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江山市公安局的刑侦员甲、乙、丙、丁对一案的嫌疑犯李、赵做了如下断定:甲:“我认为赵不是凶犯。”乙:“或者李是凶犯,或者赵是凶犯。”丙:“如果李是凶犯,则赵不是凶犯。”丁:“我看李和赵都是凶犯。”事后证明,这4个人的断言只有一句是假的。由此推知:( )。A.李和赵都是凶犯B.甲的话是假的C.李是凶犯,并且丙的话是真的D.赵是凶犯,但李不是凶犯

甲、乙、丙和丁是同班同学。甲说:“我班同学都是团员”。乙说:“丁不是团员”。丙说:“我班有人不是团员”。丁说:“乙也不是团员”。已知只有一人说假话,则可推出以下哪项断定是真的?A.说假话的是甲,乙不是团员。B.说假话的是乙,丙不是团员。C.说假话的是丙,丁不是团员。D.说假话的是丁,乙是团员。E.说假话的是甲,丙不是团员。

某公安局的刑侦员甲、乙、丙、丁通过广泛地调查取证,对x案的嫌疑犯李、赵作了如下断定:甲:我认为赵不是凶犯。乙:或者李是凶犯,或者赵是凶犯。丙:如果李是凶犯,则赵不是凶犯。丁:我看李和赵都是凶犯。事后证明,这四位刑侦员的断言只有一句是假的。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可以推知:( )A.李和赵都是凶犯。B.甲的话是假的。C.李是凶犯,且丙的话是真的。D.丁的话是真的。

甲、乙、丙、丁四人准备成立一家有限合伙企业,甲、乙是有限合伙人,丙、丁是普通合伙人。下列选项不符合《合伙企业法》要求的有()。A. 甲是国有企业 B. 乙以劳务作价出资C. 丙提出企业名称为XX有限合伙公司D. 丁认为人数不符合要求

甲借用乙的名义购买房屋,将该房屋登记在了乙的名下,甲XX后,乙将该房屋卖给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丁,并与丁办理了XX法,此时该房屋的所有权人是( )A.丁B.甲C.乙D.丙

甲、乙、丙、丁和戊进入某围棋邀请赛半決赛,最后要决出一名冠军。张、王、李、赵四人对结果作了如下预测:张:冠军不是丙或戊。王:冠军是乙或戊。李:冠军是甲。赵:冠军是丙或丁。已知张、王、李、赵四人中恰有一人的预测正确,以下哪项一定为真?A.冠军不是甲或丙。B.冠军不是乙或丙。C.冠军不是乙或戊。D.冠军不是甲或乙。E.冠军不是丙或戊。

某商店失窃,职员赵甲、钱乙、孙丙、赵丁四人涉嫌被调查。赵甲说:除非我没有作案,钱乙才作案。钱乙说:我和孙丙都没作案。孙丙说:除非赵甲作案,否则钱乙不会作案。赵丁说:赵甲和孙丙两人至少有一人作案。已知赵甲、钱乙、孙丙、赵丁四人只有一人说真话,那么作案者是?A.赵甲。B.钱乙。C.孙丙。D.赵丁。E.无法判断。

某金库发生了失窃案,公安机关侦查确定,这是一起典型的内盗案,可以断定金库管理员甲、乙、丙、丁中至少有一人是作案者。办案人员对四人进行了询问,私人的回答如下:甲:“如果乙不是窃贼,我也不是窃贼”乙:“我不是窃贼,丙是窃贼”丙:“甲或者乙是窃贼”丁:“乙或者丙是窃贼”A.丙说的是假话B.丙不是窃贼C.乙不是窃贼D.丁说的是真话E.甲说的是真话

侦查员甲、乙、丙、丁通过调查了解,对“10.23”案件的嫌疑犯李XX、赵XX作了如下的断定:甲:“我认为赵XX不是凶犯。”乙:“或者李XX是凶犯,或者赵XX是凶犯。”丙:“如果李XX是凶犯,则赵XX不是凶犯。”丁:“我看李XX和赵XX都是凶犯。”破案后证实上述断定中只有一句是假的。据此,就可推知()。A、李XX和赵XX都是凶犯B、甲说假话,并且李XX不是凶犯C、李XX是凶犯,且丙说真话(真值表第二行)D、赵XX是凶犯,但李XX不是凶犯

1992年,xx供电公司xx供电局按地调安排计划停电,该局送电班工作负责人康xx、李xx等人执行981205号第一种工作票,工作任务是:66KVxx乙线停电清扫,康xx在完成开工讲解之后,并得到供电局调度的许可命令于8时58分开始作业。 按分工指派李xx和刘xx为一组,具体工作任务:66KVxx乙线#16—#22清扫。到达作业现场之后,李xx监护,刘xx清扫完#22、#21随后刘xx监护,李xx清扫#20完毕。李xx沿木栅栏向#19走去(xx乙线#19、#20之间沿线路方向有木栅栏墙)。刘xx说#19在那家院里,咱两得绕道走,我知道路,我前天清扫的甲线(刘xx在12月14日清扫的xx甲线#19),李xx说:咱两钻栅栏。刘xx说:“我去喝口水,你等我一会儿绕道走”。 10时20分左右,李xx在无人监护情况下,登上相邻的66KVxx甲、乙线#19的xx乙线侧站在中相横担上,系好腰绳,准备清扫上线时感电(xx甲、乙线与xx甲、乙线紧相聚20米左右),刘xx听到户外群众喊声,出屋看到李xx头朝下吊在中横担下,由于腰绳系在中横担上,李xx发生感电后没有坠落。刘xx立即打电话,来人将李xx由杆上救下来,送经医院救治,诊断为双手、左大腿内侧电击伤。分析事故原因,本次作业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定?

“我的XX可是突破天际的XX”中XX指的是()

某公安局的刑侦员A、B、C、D对某案的涉嫌犯李、赵做了如下断定:A.我认为赵不是凶犯。B.如果李是凶犯,那么赵就不是凶犯。C.或者李是凶犯,或者赵是凶犯。D.我看李和赵都是凶犯。事后证明,四个人做出的上述判断只有一个是错误的,请问凶犯是谁?请写出推导过程。

侦查员甲、乙、丙、丁通过调查取证,对X案的嫌疑犯李××、赵××作了如下断定:  甲:“我认为赵不是凶犯。” 乙:“或者李××是凶犯,或者赵××是凶犯。” 丙:“如果李××是凶犯,则赵××不是凶犯。” 丁:“我看李××和赵××都是凶犯。”  破案后证实,这四位侦查员的上述断定只有一句是假的。根据以上情况,则可以推知()。A、李××是凶犯,但赵××都是凶犯B、甲的话是假的,且李××不是凶犯C、李××是凶犯,且丙的话是真的D、赵××是凶犯,但李××不是凶犯

甲、乙、丙、丁四个嫌疑犯口供如下:甲:肯定是乙干的,他有前科。乙:是丁干的。丙:那天我在上班,根本不可能去盗窃,不是我干的。丁:乙诬陷我。结果显示四人口中只有一人是真的,而且罪犯只有一人,那么谁是罪犯呢()?A、甲B、乙C、丙D、丁

甲、乙、丙、丁四人有如下一段对话: 甲:“我认为有的律师不是懂法律的人,因为有的懂法律的人不是律师。” 乙:“我认为所有律师都是懂法律的人,因为不懂法律的人都不是律师。” 丙:“我认为乙的观点正确,当然甲的观点也不错。” 丁:“我对甲、乙二人的观点都不同意。”  请根据逻辑思维规律的要求,指出上述甲、乙、丙、丁的说法是否有逻辑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赵某、钱某合伙诈骗李某人民币2万元,某县公安局甲、乙、丙、丁四名侦查员共同办理本案。其中()应当回避。A、甲,是赵某的父亲B、乙,是李某的哥哥C、丙,在参与本案侦查工作前,曾担任过本案的证人D、丁,在办理本案过程中接受钱某父亲的宴请和2条香烟。

赵某、钱某合伙诈骗李某人民币2万元,某县公安局甲、乙、丙、丁四名侦查员共同办理本案,其中()需要回避。A、甲,是赵某的父亲B、乙,是李某的哥哥C、丙,在办理本案过程中,收下赵某送的红包2000元D、丁,在办理本案过程中接受钱某父亲的宴请和两条香烟

赵某、钱某合伙诈骗李某人民币2万元,某县公安局甲、乙、丙、丁四名侦查员共同办理本案。其中应当回避的是()。A、甲,赵某以前因抢劫被其处理过B、乙,是赵某舅舅的邻居C、丙,在参与本案侦查工作前,曾担任过本案的证人D、丁,案发前曾经人介绍与钱某吃过饭

赵某、钱某合伙诈骗李某人民币2万元,某县公安局甲、乙、丙、丁四名侦查员共同办理本案。其中()应当回避。A、甲,赵某以前因抢劫被甲处理过B、乙,是李某的邻居C、丙,在参与本案侦查中收受钱某红包2000元D、丁,多年前曾经与钱某吃过饭

xx市动物卫生监督所违法对甲生猪屠宰场进行了罚款,甲向xx市农牧局申请了行政复议,xx市农牧局复议决定维持原处罚,甲应向()提出国家赔偿。A、xx市动物卫生监督所B、xx市农牧局C、xx市政府D、xx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和石家庄市农牧局

单选题赵某、钱某合伙诈骗李某人民币2万元,某县公安局甲、乙、丙、丁四名侦查员共同办理本案。其中()应当回避。A甲,赵某以前因抢劫被甲处理过B乙,是李某的邻居C丙,在参与本案侦查中收受钱某红包2000元D丁,多年前曾经与钱某吃过饭

问答题赵某,男,15岁,无业。 赵某与张XX因故结仇后,一直意欲报复张XX。2001年10月4日晚,赵某经过与韩XX商议,赵某手持其从某武装部长家中偷来的一支“五四式”手枪、韩XX手持尖刀闯人张XX家.以张的家人为人质,打电话给张XX要求其拿10万元解决问题。张XX向公安机关报了案。公安人员崔XX、TXX等赶到事发现场,并采取措施解救人质。在搏斗过程中,崔XX被赵某开枪打死,TXX被韩XX用刀刺伤。韩XX随后被击毙。赵某被击伤后抓获归案。对赵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处理原则)?为什么?

单选题侦查员甲、乙、丙、丁通过调查取证,对X案的嫌疑犯李××、赵××作了如下断定:  甲:“我认为赵不是凶犯。” 乙:“或者李××是凶犯,或者赵××是凶犯。” 丙:“如果李××是凶犯,则赵××不是凶犯。” 丁:“我看李××和赵××都是凶犯。”  破案后证实,这四位侦查员的上述断定只有一句是假的。根据以上情况,则可以推知()。A李××是凶犯,但赵××都是凶犯B甲的话是假的,且李××不是凶犯C李××是凶犯,且丙的话是真的D赵××是凶犯,但李××不是凶犯

问答题甲、乙、丙、丁四人有如下一段对话: 甲:“我认为有的律师不是懂法律的人,因为有的懂法律的人不是律师。” 乙:“我认为所有律师都是懂法律的人,因为不懂法律的人都不是律师。” 丙:“我认为乙的观点正确,当然甲的观点也不错。” 丁:“我对甲、乙二人的观点都不同意。”  请根据逻辑思维规律的要求,指出上述甲、乙、丙、丁的说法是否有逻辑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单选题下列人员中,可以担任检察官的有( )A李XX,女,22岁,某重点大学法律系本科毕业B王XX,男,30岁,工程学博士,5年前,取得律师资格证书,在XX律师事务所担任律师4年C赵XX,男,24岁,法学学士,在XX律师事务所工作1年D丁XX,男,26岁,某大学法律系专科毕业生,担任上海市XX公司法律顾问3年

问答题某公安局的刑侦员A、B、C、D对某案的涉嫌犯李、赵做了如下断定:A.我认为赵不是凶犯。B.如果李是凶犯,那么赵就不是凶犯。C.或者李是凶犯,或者赵是凶犯。D.我看李和赵都是凶犯。事后证明,四个人做出的上述判断只有一个是错误的,请问凶犯是谁?请写出推导过程。

单选题甲、乙、丙、丁四个嫌疑犯口供如下:甲:肯定是乙干的,他有前科。乙:是丁干的。丙:那天我在上班,根本不可能去盗窃,不是我干的。丁:乙诬陷我。结果显示四人口中只有一人是真的,而且罪犯只有一人,那么谁是罪犯呢()?A甲B乙C丙D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