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二方连续》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1月5日下午广西省南宁市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二方连续》2.内容:二方连续纹样的概念、组织样式和色彩搭配。要点提示或建议:(1)纹样的题材有:植物纹样、动物纹样、人物纹样、风景纹样、几何纹样等。(2)纹样组织形式:二方连续纹样式是运用一个单位纹样,进行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的反复连续排列,多用于日用器皿、包装设计等。(3)纹样色彩搭配是由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三要素决定的;纹样的色彩要简练而含蓄,变化上多样而统一,以少套色创造出丰富的多套色效果为原则。配色时既要有整体统一的主色调,又要有丰富变化的细节。3.基本要求:(1)试讲时间约10分钟;(2)教学过程中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3)体会设计师是怎样运用色彩及构图进行纹样设计的;(4)教学结构和节奏合理。答辩题目1.什么是纹样?2.如何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PPT展示花卉的摄影图片和花卉的纹样图片,提出问题:大自然的花卉是怎样变成纹样的?学生回答,老师总结:通过变形、夸张的方式形成纹样。教师设置疑问:纹样的题材除了花卉之外还有什么呢?纹样的组织形式又有着怎样的规律呢?带着问题进入今天的课程《二方连续》。环节二:作品赏析(一)直观感知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欣赏纹样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一系列纹样都有着怎样的题材?学生交流后并回答,教师总结:纹样的题材多种多样包括植物、动物、人物、风景、几何纹等。(二)形式分析1.引导学生欣赏二方连续纹样并进行“找一找”的游戏:请学生寻找其中的单位纹样,并说说这些单位纹样在构图上有着怎样的变化规律?学生尝试,并总结:作品中以花卉为题材,其中的单位纹样为一朵绽开的牵牛花和两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以深绿色的树叶波动作为穿插,牵牛花沿着上下两个方向反复连续排列。教师借机讲解:这类运用一个单位纹样,进行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的反复连续排列的纹样,也被称为二方连续纹样。2.继续欣赏二方连续纹样,提出问题:纹样中的色彩是怎样搭配的?学生回答:色彩搭配上,以深绿色和深蓝色作为主色调,刻画叶子与背景,同时运用深黄色到浅黄色渐变表现花朵。教师引导总结:纹样色彩搭配是由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三要素决定的;纹样的色彩要简练而含蓄,变化上多样而统一,以少套色创造出丰富的多套色效果为原则。配色时既要有整体统一的主色调,又要有丰富变化的细节。3.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并提问:二方连续纹样多用于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多用于日用器皿、包装设计等。环节三:示范练习教师演示以荷花、荷叶为题材的二方连续纹样的绘制步骤:(1)构图,注意荷花、荷叶大小;(2)上色,以粉色为亮色表现荷花,配以深绿色的荷叶和深蓝色的背景。(3)调整,添加细节,如荷花的纹理等;(4)完成。环节四:实践展评(1)学生自行选取题材,进行二方连续纹样的设计,教师巡视,对学生作品给予建议。(2)开展“纹样鉴赏大赛”,以学生投票的方式选出最佳构图奖和最佳色彩奖。环节五:小结作业1.师生共同总结二方连续纹样的特点,并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生活的美。2.查找资料并思考四方连续与二方连续有什么不同。【板书设计】二方连续一、纹样题材:多种多样二、二方连续:运用一个单位纹样,进行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的反复连续排列三、纹样色彩搭配:简练而含蓄,多样而统一【答辩题目解析】1.什么是纹样?2.如何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

初中美术《二方连续》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5日下午广西省南宁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二方连续》
2.内容:二方连续纹样的概念、组织样式和色彩搭配。
要点提示或建议:
(1)纹样的题材有:植物纹样、动物纹样、人物纹样、风景纹样、几何纹样等。
(2)纹样组织形式:二方连续纹样式是运用一个单位纹样,进行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的反复连续排列,多用于日用器皿、包装设计等。
(3)纹样色彩搭配是由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三要素决定的;纹样的色彩要简练而含蓄,变化上多样而统一,以少套色创造出丰富的多套色效果为原则。配色时既要有整体统一的主色调,又要有丰富变化的细节。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教学过程中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3)体会设计师是怎样运用色彩及构图进行纹样设计的;
(4)教学结构和节奏合理。
答辩题目1.什么是纹样?
2.如何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PPT展示花卉的摄影图片和花卉的纹样图片,提出问题:大自然的花卉是怎样变成纹样的?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通过变形、夸张的方式形成纹样。
教师设置疑问:纹样的题材除了花卉之外还有什么呢?纹样的组织形式又有着怎样的规律呢?带着问题进入今天的课程《二方连续》。
环节二:作品赏析
(一)直观感知
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欣赏纹样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一系列纹样都有着怎样的题材?
学生交流后并回答,教师总结:纹样的题材多种多样包括植物、动物、人物、风景、几何纹等。
(二)形式分析
1.引导学生欣赏二方连续纹样并进行“找一找”的游戏:请学生寻找其中的单位纹样,并说说这些单位纹样在构图上有着怎样的变化规律?
学生尝试,并总结:作品中以花卉为题材,其中的单位纹样为一朵绽开的牵牛花和两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以深绿色的树叶波动作为穿插,牵牛花沿着上下两个方向反复连续排列。
教师借机讲解:这类运用一个单位纹样,进行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的反复连续排列的纹样,也被称为二方连续纹样。
2.继续欣赏二方连续纹样,提出问题:纹样中的色彩是怎样搭配的?
学生回答:色彩搭配上,以深绿色和深蓝色作为主色调,刻画叶子与背景,同时运用深黄色到浅黄色渐变表现花朵。
教师引导总结:纹样色彩搭配是由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三要素决定的;纹样的色彩要简练而含蓄,变化上多样而统一,以少套色创造出丰富的多套色效果为原则。配色时既要有整体统一的主色调,又要有丰富变化的细节。
3.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并提问:二方连续纹样多用于生活中的哪些地方?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多用于日用器皿、包装设计等。
环节三:示范练习
教师演示以荷花、荷叶为题材的二方连续纹样的绘制步骤:
(1)构图,注意荷花、荷叶大小;
(2)上色,以粉色为亮色表现荷花,配以深绿色的荷叶和深蓝色的背景。
(3)调整,添加细节,如荷花的纹理等;
(4)完成。
环节四:实践展评
(1)学生自行选取题材,进行二方连续纹样的设计,教师巡视,对学生作品给予建议。
(2)开展“纹样鉴赏大赛”,以学生投票的方式选出最佳构图奖和最佳色彩奖。
环节五: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二方连续纹样的特点,并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生活的美。
2.查找资料并思考四方连续与二方连续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
二方连续
一、纹样题材:多种多样
二、二方连续:运用一个单位纹样,进行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的反复连续排列
三、纹样色彩搭配:简练而含蓄,多样而统一
【答辩题目解析】
1.什么是纹样?
2.如何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


参考解析

解析:1.
纹样主要分为自然景物纹样和各种几何图形纹样(包括变体文字等)两大类,有写实、写意、变形等表现手法。设计纹样不仅要题材新颖、艺术上要灵活变化,还要结合织物组织结构特点、织造工艺和织物用途等因素。
2.
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纹样的题材,了解二方连续纹样的特点与色彩搭配。难点是:运用合理的构图以及色彩搭配创作出美观、实用的二方连续纹样。
为了突出重点,在课堂当中我采用提问法、展示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展示有关于纹样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纹样的题材。其次,重点展示二方连续纹样的相关作品,通过小组讨论、游戏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出二方连续纹样所具有的特点以及相应的色彩搭配方法。以此来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问题。
而对于难点的突破则采用教师亲身示范的方式,通过示范,让学生对于二方连续纹样的设计方法以及步骤有进一步的理解,给学生呈现直观的视觉感知资料,为解决创作上的难点,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考题:

案例:刘老师是一名初中美术教师,他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就是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请对刘老师的观点做出评价。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初中一年级美术学习所属的学段是( )。A.第二学段B.B第三学段C.第四学段D.第五学段

案例: 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其他学科的老师羡慕地对他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刘老师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都是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和推敲的。 问题: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你是一名美术老师,你该怎么上好美术课 以下是初中美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模块中选自教材《家乡的春天》的教学片段。 在初中色彩知识课程中属于基础阶段。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1.授课对象:初一年级学生 2.教学目标:学习、掌握色彩基础知识;通过学习,了解色彩的情感功能。

下列不适合作为初中生“综合·探索”领域美术教学评价要点的是( )。A.能否在生活中发现与美术相关的问题B.能否为社区提出环境改造的实施方案C.能否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进行创作及展示D.能否将美术知识和其他学科相综合

以初中“综合·探索”领域课程《中秋节美术主题活动》为例,列举三个教学评价的建议。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 初中一年级美术学习所属的学段是( )。A. 第二学段 B. 第三学段C. 第四学段 D. 第五学段

案例:小王是一名初中美术教师,因为美术学科不参加期末考试,所以,他从来不给学生安排课外活动,学生普遍觉得他的课没意思,对美术课不抱什么兴趣。请对他的做法进行分析。

某初中学校只有一位美术教师,要任教全校16个班。教学任务繁重,因此,该老师似乎不可能对每一位学生的美术学习做出评价或提出改进建议。 问题:在此情况下,你会给老师提哪些评价建议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初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学习活动建议,针对《书籍装帧》一课,列举三项学习活动的建议。

初中美术《花鸟画》一、考题回顾

一、考题回顾题目:《写意花卉》内容注:图片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29页3.基本要求:(1)体现教学重点;(2)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地互动环节;(3)十分钟之内讲完。

初中美术《剪纸》一、考题回顾

初中美术《墨与彩的韵味》一、考题回顾

初中美术《材质肌理》一、考题回顾

初中美术《书籍装帧艺术》一、考题回顾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美术教科书的类型属于()A合成型B单一型C分科型D循序型

美术教育的目的一般包括:()、()、()。所谓智育,既知识和智力的教育,在美术教育中包含了许多智力开发教育,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的开发教育。德育即道德教育。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学或美学教育。初中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是小学、初中美术教学方式的依据。

据不完全统计,自1980年至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各地共编写了小学美术课本50套、初中美术课本47套、高中美术欣赏课本10套。

初中美术常规课教学中,学生遇到的“写实”瓶颈应该用大量的专业写实训练加以突破。

导演根据剧本及人物造型设计和美术场景设计绘制出来的连续镜头画面是()A、文字剧本B、场景C、分镜头画面台本D、美术设计稿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初中美术课程划分为()个内容领域。A、5B、4C、8D、9

判断题据不完全统计,自1980年至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各地共编写了小学美术课本50套、初中美术课本47套、高中美术欣赏课本10套。A对B错

单选题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美术教科书的编写类型主要是()A专一型B合成型C基础型D单一型

单选题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美术教科书的类型属于()A合成型B单一型C分科型D循序型

单选题《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初中美术课程划分为()个内容领域。A5B4C8D9

判断题初中美术常规课教学中,学生遇到的“写实”瓶颈应该用大量的专业写实训练加以突破。A对B错

判断题《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是小学、初中美术教学方式的依据。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