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复性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作者是李翱B、是关于人性学说的论文C、认为“人之性皆恶”D、是融合儒道两家思想的产物

对《复性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作者是李翱
  • B、是关于人性学说的论文
  • C、认为“人之性皆恶”
  • D、是融合儒道两家思想的产物

相关考题:

荀子在人性论上强调性是恶的,并认为可以通过化性起伪使人改变性之恶。()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主张“性善情恶”,提出“天命之性”,“气质之性”的新概念的是()A.韩愈B.李翱C.程颐D.陆九渊

()继承了孟子的学说,作《复性书》专门讨论性,认为性是纯善无恶的,但情分善恶,复性是要求人恢复到本性的善良上来。 A、刘禹锡B、李翱#柳宗元C、韩愈

在关于人性的认识中,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是();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的是孟轲;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是()。

关于儒家和法家的法律思想,表述不正确的包括()。A.儒家提倡礼治、德治、人治,排斥否定法治B.法家主张法治的人性论基础是认为人性是好利恶害的C.法家强调以严刑峻罚推行法治

认为宇宙是由混沌的、运动着的元气组成的唐代思想家是( )。A.李翱B.韩愈C.柳宗元D.刘禹锡

人本心理学认为,人的本性是好的、中性的,人性之恶是人的基本需要()引起的。A、受挫B、冲动C、基本需要论D、本能

李翱是如何论述他的“灭情复性”说的?

关于儒家和法家的法律思想,表述不正确的包括()。A、儒家提倡“礼治”、“德治”、“人治”,排斥否定“法治”B、法家主张法治的人性论基础是认为人性是好利恶害的C、法家强调以严刑峻罚推行法治

简述李翱《复性书》的主要内容。

()继承了孟子的学说,作《复性书》专门讨论性,认为性是纯善无恶的,但情分善恶,复性是要求人恢复到本性的善良上来。A、刘禹锡B、李翱C、韩愈

胡适说:“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据此可知()A、韩非是儒道思想的集大成者B、诸子以恢复西周统治为目标C、诸子百家是时代发展的产物D、诸子学说是他们谋生的手段

关于儒家和法家的法律思想,表述不正确的是()。A、儒家继承和发展了西周的“礼治”、“德治”思想B、法家主张法治的人性论基础是:人性是恶的C、法家强调以严刑峻罚推行法治

李翱是()文学家,著有《复性书》。A、唐代B、宋代C、明代D、清代

主张“性善情恶”,提出“天命之性”,“气质之性”的新概念的是()A、韩愈B、李翱C、程颐D、陆九渊

试析儒道两家的思想之不同。

世硕最早提出人性()的思想,“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故世子作《养书》一篇”A、善B、有善有恶C、恶D、非善非恶

问答题试析儒道两家的思想之不同。

单选题()继承了孟子的学说,作《复性书》专门讨论性,认为性是纯善无恶的,但情分善恶,复性是要求人恢复到本性的善良上来。A刘禹锡B李翱C韩愈

单选题主张“性”只有一种,即纯善无恶之性的是(  )。A韩愈B李翱C僧肇D刘禹锡

单选题李翱是()文学家,著有《复性书》。A唐代B宋代C明代D清代

单选题对《复性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作者是李翱B是关于人性学说的论文C认为“人之性皆恶”D是融合儒道两家思想的产物

问答题李翱是如何论述他的“灭情复性”说的?

单选题主张“性善情恶”,提出“天命之性”,“气质之性”的新概念的是()A韩愈B李翱C程颐D陆九渊

问答题简述李翱《复性书》的主要内容。

填空题在关于人性的认识中,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是();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的是孟轲;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是()。

单选题世硕最早提出人性()的思想,“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故世子作《养书》一篇”A善B有善有恶C恶D非善非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