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选择有容积表,必须手工录入原发油水总高,系统根据容积表计算原发的罐车升数,无需录入原发罐车升数。

如果选择有容积表,必须手工录入原发油水总高,系统根据容积表计算原发的罐车升数,无需录入原发罐车升数。


相关考题:

铁路罐车总容积是计算罐体()、编制套表和制作容积表的依据。 A.检定容积B.有效容积C.空容积D.全容积

总容积是计算铁路罐车罐体有效容积、编制套表和制作()的依据。 A.主表B.静压力表C.罐车容积表D.系数表

内部配送进货,罐车验收阶段的运输损耗率计算与什么有关()。A、温差引起的体积变化B、罐车原发升数C、罐车应收升数D、罐车实收升数

以下关于罐车容积计算方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输入空高根据空高容积表计算B、可以输入空高根据实高容积表计算C、只能输入实高根据实高容积表计算D、以上说法都不对

原发升数:计划配送的(记帐)升数。

加油站进货发生油罐分卸业务,对应油罐的原发升数和损耗记账数量根据各油罐实收升数()。

在零售管理站级系统基础数据/容积表信息中,关于查询罐车容积表说法正确的是()。A、可查询到系统中所有罐车的容积表信息B、输入系统中维护的罐车号全称才能查询到罐车容积表C、只要输入罐车号数字部分就可查询到该罐车容积表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加油站库存商品明细帐的调入栏以()原发升数为准。A、管线B、罐车C、加油站D、石油库

下列关于损耗的说法正确的是()。A、储发损耗=累计损耗—发货运输损耗—接卸损耗B、累计损耗=账存—实存C、本日损耗=本次累计损耗—上期累计损耗D、原发损耗=原发升数-原发罐车升数E、运输损耗=罐车应收升数-罐车实收升数

《加油站进油核对单》中的核算升数应该如何计()。A、按原发升数作为加油站进油核算的体积B、填写根据平均销售温度折算后的原发升数C、核算升数=原发升数×(1+(原发计量温度-平均销售温度)×f)D、核算升数=原发升数×(1+(平均销售温度-原发计量温度)×f)

零售管理系统中油罐交接录入时,以下必须手工填写哪些内容()。A、交班油水总高B、交班总升数C、交班水升数D、付油升数

无论系统中选择有无罐车容积表都需手工输入原发罐车升数。

对需要分卸油罐的,可以进行分卸,如原发升数为20000,原发罐车升数为19980,1#罐实收11350升,2#罐实收8640升,则1#罐分摊的原发升数分别为()。A、11355.68B、8644.32C、11355D、8640

在内部配送进货录入界面的罐车验收区域中,温差体积变化是用于计算下面哪一项的()。A、原发损耗B、原发损耗率C、罐车应收升数D、罐车原发升数

加油站进油核对单中()是根据油品到站后的实际验收数据填制。A、原发升数B、到站实测油高C、原发温度D、原发油高

加油站交接班表油罐交接统计栏的付油量填写()。A、接班油水升数+原发进油升数-站内移库+交班净油升数B、接班油水升数+原发进油升数+站内移库-交班净油升数C、接班油水升数+原发进油升数-站内移库-交班净油升数D、接班油水升数-原发进油升数+站内移库-交班净油升数

总容积是计算铁路罐车罐体有效容积、编制套表和制作()的依据。A、主表B、静压力表C、罐车容积表D、系数表

铁路罐车总容积是计算罐体()、编制套表和制作容积表的依据。A、检定容积B、有效容积C、空容积D、全容积

当使用容积表时原发罐车升数是通过容积表计算得出,根椐不同的配置有哪几种计算方法:()。A、录入实高根据实高容积表计算。B、录入空高根据实高容积表计算。C、录入空高根椐空高容积表计算。

加油站库存商品分类明细账中“调入”,不包括:()。A、内部配送进货原发升数B、代存代付进货罐车实收升数C、站间移库的移入升数D、非加油机销售进货

温差引起体积变化=(验收计量温度—原发计量温度)×温度补偿系数×原发升数。

代存代付进货中罐车实收升数需手工录入,且与油罐实收升数须一致。

对需要分卸油罐的,其分摊原发升数的计算与下列哪项有关()。A、分摊比率B、原发升数C、油罐实收升数D、罐车验收升数

温度补偿系数用于计算下列哪些量()。A、运输温差引起体积变化B、承运方应补升数C、核算升数D、原发应补升数

代存代付中,以()为油站实际计量数。A、原发升数B、原发罐车升数C、罐车实收升数D、油罐实收升数

当不使用容积表时,直接录入罐车原发升数。

《进油核对单》中的“验收升数”的填写,正确的是()A、罐车到站,上车测量油高、视温度,进行相关计算及验收栏数据填制B、罐车到站,上车测量油高,照抄原发栏相关温度,进行相关计算及验收栏数据填制C、罐车到站,上车测量油高,照抄原发栏相关温度,进行相关计算及验收栏数据填制D、直接照抄原发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