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数、霉菌及酵母菌数检查中,膜剂除另有规定外,检验量为()。

菌数、霉菌及酵母菌数检查中,膜剂除另有规定外,检验量为()。


相关考题:

下列关于煎膏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煎膏剂适用于热敏性药物B.煎膏剂中含总糖量过高会导致返砂C.除另有规定外,加炼蜜或炼糖的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5倍D.煎膏剂制备时,炼糖的转化率越高越好E.每1g或每1ml制剂中细菌数与霉菌、酵母菌、大肠杆菌数均不得超过100个

除另有规定外,研粉口服用贵细饮片,每10g不得检出的是( )。A.霉菌B.沙门菌C.酵母菌D.需氧菌E.大肠埃希菌(2016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真题)

药品卫生标准中对液体制剂的染菌数要求为A、口服药品1g或1ml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不得检出活螨B、化学药品1g含细菌数不得超过1000cfu,霉菌数不得超过100cfuC、液体制剂1ml含细菌数不得超过100cfu,霉菌数和酵母菌数不超过100cfuD、外用药品和内服药品要求一样E、外用药品不用做卫生学检查

关于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供试品检出控制菌或者其他致病菌时,应复试两次,以三次结果的平均值报告菌数。B. 供试品的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该品种项下的规定,应独立复试两次,以三次结果的平均值报告菌数。C.若供试品的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及控制菌三项检查结果均符合该品种项下规定,判供试品符合规定。D.若供试品的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及控制菌三项检查结果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该品种项下规定,判供试品不符合规定。E.供试品检出控制菌或其他致病菌时,按一次结果为准,不再复试。

微生物限度检查项目包括检查。( )A.细菌数B.霉菌数C.立克次体数D.控制菌E.酵母菌数

溶出度检查时,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应取供试品的片数为A.3B.4C.5D.6E.12

食品卫生检验中,一般食品的微生物学指标除致病菌外,还包括细菌菌落总数和( )。A.大肠菌群数B.霉菌计数C.金黄色葡萄球菌D.沙门菌

含豆豉、神曲等发酵成分的固体制剂A.霉菌和酵母菌数≤1000个/gB.霉菌和酵母菌数≤500个/gC.霉菌和酵母菌数≤100个/gD.霉菌和酵母菌数≤10个/gE.霉菌和酵母菌数≤0个/g

除另有规定外,阴道、尿道给药的中药制剂,每1g不得检出的是A.霉菌B.梭菌C.酵母菌D.需氧菌E.大肠埃希菌

除另有规定外,直接口服或泡服的饮片,每109g不得检出的是A.霉菌B.沙门菌C.酵母菌D.需氧菌E.大肠埃希茵

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标准是基于药品的给药途径和对患者健康潜在的危害以及药品的特殊性而由《中国药典》制定的,各类药品包括中药制剂生产、贮存、销售过程中的检验,药用原料、辅料及中药提取物的检验,新药标准制定,进口药品复核,考察药品质量及仲裁等,除另有规定外,其微生物限度均以本标准为依据。下列关于中药提取物及中药饮片的微生物限度标准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药提取物需氧菌总数(cfu/g、cfu/ml)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00,霉菌和酵母菌总数(cfu/g、cfu/ml)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0B.中药提取物需氧菌总数(cfu/g、cfu/ml)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0,霉菌和酵母菌总数(cfu/g、cfu/ml)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C.中药提取物需氧菌总数(cfu/g、cfu/ml)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霉菌和酵母菌总数(cfu/g、cfu/ml)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0D.中药提取物需氧菌总数(cfu/g、cfu/ml)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000,霉菌和酵母菌总数(cfu/g、cfu/ml)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00E.中药提取物需氧菌总数(cfu/g、cfu/ml)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霉菌和酵母菌总数(cfu/g、cfu/ml)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00

关于非无菌含药材原粉的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标准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于固体口服给药制剂,不含豆豉、神曲等发酵原粉需氧菌总数(cfu/g、cfu/ml或cfu/10cm)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000(丸剂3×20000),霉菌和酵母菌总数(cfu/g、cfu/ml或cfu/10cm)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0B.对于固体口服给药制剂,含豆豉、神曲等发酵原粉需氧菌总数(cfu/g、cfu/ml或cfu/10cm)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0000,霉菌和酵母菌总数(cfu/g、cfu/ml或cfu/10cm)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5×200C.对于液体口服给药制剂,不含豆豉、神曲等发酵原粉需氧菌总数(cfu/g、cfu/ml或cfu/10cm)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5×200,霉菌和酵母菌总数(cfu/g、cfu/ml或cfu/10cm)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0D.对于液体口服给药制剂,含豆豉、神曲等发酵原粉需氧菌总数(cfu/g、cfu/ml或cfu/10cm)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00,霉菌和酵母菌总数(cfu/g、cfu/ml或cfu/10cm)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0E.对于液体口服给药制剂,含豆豉、神曲等发酵原粉需氧菌总数(cfu/g、cfu/ml或cfu/10cm)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0,霉菌和酵母菌总数(cfu/g、cfu/ml或cfu/10cm)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

除另有规定外,研粉口服用贵细饮片,每10g不得检出的是( )A.霉菌B.沙门菌C.酵母菌D.需氧菌E.大肠埃希菌

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标准是基于药品的给药途径和对患者健康潜在的危害以及药品的特殊性而由《中国药典》制定的,各类药品包括中药制剂生产、贮存、销售过程中的检验,药用原料、辅料及中药提取物的检验,新药标准制定,进口药品复核,考察药品质量及仲裁等,除另有规定外,其微生物限度均以本标准为依据。关于非无菌的药用原料及辅料的微生物限度标准的叙述正确的是A.药用原料及辅料需氧菌总数(cfu/g、cfu/ml)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00,霉菌和酵母菌总数(cfu/g、cfu/ml)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B.药用原料及辅料需氧菌总数(cfu/g、cfu/ml)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0,霉菌和酵母菌总数(cfu/g、cfu/ml)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0C.药用原料及辅料需氧菌总数(cfu/g、cfu/ml)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0,霉菌和酵母菌总数(cfu/g、cfu/ml)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D.药用原料及辅料需氧菌总数(cfu/g、cfu/ml)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00,霉菌和酵母菌总数(cfu/g、cfu/ml)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0E.药用原料及辅料需氧菌总数(cfu/g、cfu/ml)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00,霉菌和酵母菌总数(cfu/g、cfu/ml)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00

眼部给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除细菌数、霉菌数和酵母菌数外还包括()、()和大肠埃希菌。

微生物限度检查不包括()A、细菌数B、霉菌数C、酵母菌数D、病毒数

《中国药典》对片剂微生物限度检查规定,霉菌、酵母菌数不得超过1000个/g。

不含中药原粉的口服固体制剂()A、霉菌和酵母菌数≤1000个/gB、霉菌和酵母菌数≤500个/gC、霉菌和酵母菌数≤100个/gD、霉菌和酵母菌数≤10个/gE、霉菌和酵母菌数≤0个/g

微生物限度检查时,宜选取细菌、酵母菌平均菌落数在()之间,霉菌平均菌落数在之间的稀释级,作为菌数报告的依据。A、30~300;30~100B、30~100;30~300C、0~100;0~300D、30~100;100~300

下列关于煎膏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煎膏剂适用于热敏性药物B、煎膏剂中含总糖量过高会导致返砂C、除另有规定外,加炼蜜或炼糖的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5倍D、煎膏剂制备时,炼糖的转化率越高越好E、每1g或每1ml制剂中细菌数与霉菌、酵母菌、大肠杆菌数均不得超过100个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霉菌、酵母菌为100),则应按()报告菌数。

在胶囊剂微生物的限度标准中,不含原药材粉的胶囊剂,细菌数不得超过()个/g,霉菌、酵母菌数不得超过()个/g,含原药材粉的胶囊剂,细菌数不得超过()个/g,霉菌、酵母菌数不得超过()个/g,均不得检出()。

填空题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霉菌、酵母菌为100),则应按()报告菌数。

判断题《中国药典》对片剂微生物限度检查规定,霉菌、酵母菌数不得超过1000个/g。A对B错

单选题微生物限度检查不包括()A细菌数B霉菌数C酵母菌数D病毒数

单选题含豆豉、神曲等发酵成分的固体制剂()A霉菌和酵母菌数≤1000个/gB霉菌和酵母菌数≤500个/gC霉菌和酵母菌数≤100个/gD霉菌和酵母菌数≤10个/gE霉菌和酵母菌数≤0个/g

单选题除另有规定外,研粉口服用贵细饮片,每10g不得检出的是( )A霉菌B沙门菌C酵母菌D需氧菌E大肠埃希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