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研究者设计了一个“两绳问题”的实验。在一个房间的天花板上悬挂两根相距较远的绳子,被试无法同时抓住。这个房间里有一把椅子、一盒火柴、一把螺丝刀和一把钳子。要求被试把两根绳子系住。 问题解决的方法是:把钳子作为重物系在一根绳子上,使绳子形成单摆运动,当两根绳子靠得很近时,抓住另外一根绳子,从而把两根绳子系起来。结果发现只有39%的被试能在10分钟内解决这个问题。大多数被试认为钳子只有剪断铁丝之类的功能,没有意识到还可以当作重物来用。请指出问题解决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问答题
研究者设计了一个“两绳问题”的实验。在一个房间的天花板上悬挂两根相距较远的绳子,被试无法同时抓住。这个房间里有一把椅子、一盒火柴、一把螺丝刀和一把钳子。要求被试把两根绳子系住。 问题解决的方法是:把钳子作为重物系在一根绳子上,使绳子形成单摆运动,当两根绳子靠得很近时,抓住另外一根绳子,从而把两根绳子系起来。结果发现只有39%的被试能在10分钟内解决这个问题。大多数被试认为钳子只有剪断铁丝之类的功能,没有意识到还可以当作重物来用。 请指出问题解决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在一个2×2×3的混合实验设计中,前两个因素为被试间变量,则本实验()。 A.被试组有3个B.主效应有3个C.处理水平结合有3个D.交互作用有3个

对实验设计描述正确的是()。 A.一个实验设计中只能有一个因变量B.一个变量设为被试内变量就不能再设为被试间变量C.一个变量设为被试间变量就不能再成为被试内变量D.被试内变量和被试间变量可以在一个实验中并存

以下关于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包含一个被试内变量和一个被试间变量B.由于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含有一个被试内变量的缘故,所以它也被称作重复测量一个因素的两因素实验设计C.重复测量几个因素就是有几个被试内变量D.重复测量三因素的四因素混合实验设计,三个是被试内变量,一个是被试间变量

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将自愿参加实验的被试放在一个特定的房间里,房间里没有任何光线,也没有任何声音,将被试固定在一个桌子上,被试不能做任何动作,同时,让被试穿上一种没有触觉的衣服。但是给予被试一种特定的营养液维持其身体需求。仅仅3天之后,被试出现了幻视、幻听等各种生理问题。分析:请用沟通的知识进行分析。

程序设计:房间里有猫、人、狗,请设计一个程序当猫叫的时候人和狗都醒了。

研究者设计了一个“两绳问题”的实验。在一个房间的天花板上悬挂两根相距较远的绳子,被试者无法同时抓住。这个房间里有一把椅子、一盒火柴、一把螺丝刀和一把钳子。要求被试者把两根绳子系住。问题解决的方法是:把钳子作为重物系在一根绳子上,使绳子做单摆运动。当两根绳子靠得很近时,抓住另外一根绳子,从而把两根绳子系起来。结果发现只有39%的被试者能在10分钟内解决这个问题。大多数被试者认为钳子只有剪断铁丝之类的功能,没有意识到还可以当作重物来用。从问题解决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说明()。A.功能固着是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B.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会造成思维定势,影响问题解决,是不可取的C.已有的知识经验往往会影响问题的解决D.教师可通过发散思维训练等方式,摆脱功能固着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材料:研究者设计了一个“两绳问题”的实验,在一个房间的天花板上悬挂两根相距较远的绳子。被试者无法同时抓住,这个房间里有一把椅子,一盒火柴,一把螺丝刀和一把钳子。要求被试者把两根绳子系住(如图所示),问题解决的方法是:把钳子作为重物系在一根绳子上,从而把两根绳子系起来。结果发现只有59%的被试者能在10分钟内解决这个问题,大多数被试者认为钳子只有剪短铁丝的功能,没有意识到还可以当作重物采用的问题。问题:(1)上述实验主要说明哪种因素影响问题的解决?该实验结果对教学工作有何启示?(2)请指出问题解决还受到其他哪些因素的影响?

研究者设计了一个“两绳问题”的实验。在一个房间的天花板上悬挂两根相距较远的绳子,被试无法同时抓住。这个房间里有一把椅子、一盒火柴、一把螺丝刀和一把钳子。要求被试把两根绳子系住。问题解决的方法是:把钳子作为重物系在一根绳子上,使绳子形成单摆运动,当两根绳子靠得很近时,抓住另外一根绳子,从而把两根绳子系起来。结果发现只有39%的被试能在10分钟内解决这个问题。大多数被试认为钳子只有剪断铁丝之类的功能,没有意识到还可以当作重物来用。问题:(1)上述实验主要说明哪种因素影响问题的解决该实验结果对教学工作有何启示(2)请指出问题解决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研究者设计了一个 “两绳问题 ”的实验 ,在一个房间的天花板上悬挂两根相距较远的绳子。被试者无法同时抓住 ,这个房间里有一把椅子 ,一盒火柴 ,一把螺丝刀和一把钳子。要求被试者把两根绳子系住 (如下图所示 ),问题解决的方法是 :把钳子作为重物系在一根绳子上 ,从而把两根绳子系起来。结果发现只有 39%的被试者能在 10分钟内解决这个问题 ,大多数被试者认为钳子只有剪短铁丝的功能 ,没有意识到还可以当作重物采用。问题 :上述实验主要说明哪种因素影响问题的解决 ? (6分)该实验结果对教学工作有何启示 ? (6分)请指出问题解决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6分)

在一个3x2的混合实验设计中,被试间因素有3种水平,若每种处理使用30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使用的被试数是A.30B.60C.90D.180

在实验中,如果被试在自变量各个水平上的因变量作业成绩都很高且无法明 显差异,说明实验存在A.霍桑效应B.晕轮效应C.地板效应D.天花板效应

在一个2x2的被试内设计中,若每种处理使用30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使用的被试数是A.30B.60C.90D.120

科瓦维拉什维利(Kvavilashvili)以成年人为被试研究前瞻记忆。被试被独自一人留在实验室中执行一个实验任务,为了“在他们的测试期间保证安静”,拔掉了房间里的电话,并要求被试在5分钟的测试时间结束后重新挂好它。此时,前瞻记忆任务为被试是否记得把电话挂起来。该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A.自然法B.实验法C.情境模拟法D.访谈法

研究者设计实验考察女性和男性在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上的性别差异,此实验属于()。A被试内设计B自然组设计C不完全被试内设计D混合设计

设想你与一个吸烟者同住一间房,但你不吸烟。根据科斯定理,什么因素决定了你的室友是否在房间里吸烟?这个结果有效率吗?你和你室友如何达成这种解决方法?

要在一个实验中测定30个学生记忆无意义单词的能力,自变量是每个项目被诵读的次数,一次或五次,请分别采用被试内设计和被试间设计进行实验,并说明可能出现的问题。

为了试验三种新教材和两种教法的匹配关系,研究者同时考虑到学生现有成绩水平的影响。现在请您设计一个研究方案以探明这些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要求写明:被试数量;主要实验变量;实验设计类型;实验基本步骤;指明变异来源及对应的具体自由度。

研究者设计了一个“两绳问题”的实验。在一个房间的天花板上悬挂两根相距较远的绳子,被试无法同时抓住。这个房间里有一把椅子、一盒火柴、一把螺丝刀和一把钳子。要求被试把两根绳子系住。 问题解决的方法是:把钳子作为重物系在一根绳子上,使绳子形成单摆运动,当两根绳子靠得很近时,抓住另外一根绳子,从而把两根绳子系起来。结果发现只有39%的被试能在10分钟内解决这个问题。大多数被试认为钳子只有剪断铁丝之类的功能,没有意识到还可以当作重物来用。上述实验主要说明哪种因素影响问题的解决?该实验结果对教学工作有何启示?

心理学家梅尔(Mayer)设计了一个"两绳问题"的实验。一个房间的天花板上吊着两根绳子。两根绳子相隔很远,被试无法同时抓住。房间里只有一把椅子、一盒火柴和一把钳子,要求被试把两根绳子系住。问题解决的方法是:把钳子作为重物系在一根绳子上,使绳子形成单摆运动,当两根绳子靠得很近时,抓住另外一根绳子,从而把两根绳子系起来。结果发现只有39%的被试能在10分钟内解决该问题,大多数被试认为钳子只有剪断铁丝之类的功能,并没有意识到它还可以当做重物来使用。 问题:该实验体现了哪种心理现象?简要分析该现象及其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问答题心理学家梅尔(Mayer)设计了一个"两绳问题"的实验。一个房间的天花板上吊着两根绳子。两根绳子相隔很远,被试无法同时抓住。房间里只有一把椅子、一盒火柴和一把钳子,要求被试把两根绳子系住。问题解决的方法是:把钳子作为重物系在一根绳子上,使绳子形成单摆运动,当两根绳子靠得很近时,抓住另外一根绳子,从而把两根绳子系起来。结果发现只有39%的被试能在10分钟内解决该问题,大多数被试认为钳子只有剪断铁丝之类的功能,并没有意识到它还可以当做重物来使用。 问题:该实验体现了哪种心理现象?简要分析该现象及其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单选题研究者设计实验考察女性和男性在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上的性别差异,此实验属于()。A被试内设计B自然组设计C不完全被试内设计D混合设计

问答题解释一个2×3×4的完全随机因素实验设计(要指出该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数、每个自变量的水平数、可检验几个主效应、交互作用等)。假如同一实验条件(即一个实验单元)需要5名被试,那么完成该实验需要多少名被试?如果将实验设计改为混合设计,其中前两个变量为组间变量,第三个变量为组内变量,同一实验条件仍需要5名被试,则该实验需要多少组被试?

单选题将安全绳一端折成四股,双手分握两端,一手持绳端,另一手持绳环,再将绳环搭在一前臂上,然后另一只手穿过绳抓住双股绳头将绳索收紧。此结绳法是()。A连接口B拴腰口C单绳椅子扣D双绳子椅子口

单选题如果一个被试在一个心理测量中的得分处于第94个百分位,意思是(  )。A这个被试正确回答了94%的题目B这个被试的得分超过了94%的标准化样本C这个被试的得分超过了6%的标准化样本D上述都不正确

问答题研究者想探讨这样一个问题:文章的生字密度对学生阅读理解成绩的影响。研究者感兴趣四种生字密度:1:5、1:10、1:15、1:20。  被试: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被试40人,男性20人,女性20人。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平均年龄为14.5岁。  材料:选取历史方面的四篇短文(1:5、1:10、1:15、1:20),这四篇短文除了生字密度不同外,在文章的长度、语法的难度上均进行了匹配。每个学生要阅读四篇短文中的每一篇,四篇短文的阅读顺序进行了随机化平衡处理。分析这个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以及此实验采用什么类型的实验设计(被试间设计还是被试内设计)。

问答题为了试验三种新教材和两种教法的匹配关系,研究者同时考虑到学生现有成绩水平的影响。现在请您设计一个研究方案以探明这些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要求写明:被试数量;主要实验变量;实验设计类型;实验基本步骤;指明变异来源及对应的具体自由度。

问答题设想你与一个吸烟者同住一间房,但你不吸烟。根据科斯定理,什么因素决定了你的室友是否在房间里吸烟?这个结果有效率吗?你和你室友如何达成这种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