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路堤经过分层填筑达到预压高程后,在预压期的前2~3个月内,每()d观测一次三个月后7~15d观测一次A3B5C7

单选题
路堤经过分层填筑达到预压高程后,在预压期的前2~3个月内,每()d观测一次三个月后7~15d观测一次
A

3

B

5

C

7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堆载预压填筑过程中地基沉降与侧向位移观测应()进行。堆载预压土的填筑速率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路堤安全、稳定。 A、同步B、先地基沉降,后侧向位移观测C、先侧向位移,后地基沉降观测

软土地基上的路堤,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沉降观测和稳定性观测,并根据观测结果对路堤填筑速率和预压期等做出必要调整。()

真空预压的要求有( )。A.褥垫层宜采用静压法施工B.真空预压前砂垫层表面应平整,表层无尖石、硬块C.在正式抽气预压前应进行试抽气,检查抽气设备及密封系统的密封性能D.测点应按设计要求的数量、位置埋设E.按设计要求的观测频次和观测精度进行观测

软土地区路堤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软土地区路堤施工应尽早安排,施工计划中不考虑地基所需固结时间B.填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填筑速率,并应进行动态观测C.桥台、涵洞、通道以及加固工程应在预压沉降完成后再进行施工D.堆载预压的填料宜采用上路床填料,并分层填筑压实。

符合高路堤与陡坡路堤施工质量要求的有( )。A.高路堤路段应优先安排施工,宜预留2个雨季或6个月以上的沉降期 B.高路堤宜采用强度髙.水稳性好的材料 C.高路堤施工中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高度与宽度,并进行动态监控 D.高路堤填筑过程中应进行沉降和稳定性观测 E.高路堤宜每填筑3m冲击补压一次,或每填筑4~6m强夯补压一次

高速铁路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沉降变形观测期不应少于( )个月,并宜经过一个雨季。A.3B.4C.5D.6

某段新建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主要施工内容有路堑土方开挖和路堤填筑。路堤段长度300m,最大填筑高度为8m,所经地段大部分为水田,设计判定为软弱地基;路堤基床底层设计采用改良土填筑,基床表层设计采用级配碎石填筑,路堤填筑完成后需要堆载预压。依据《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规定,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见表1。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在进行路堑开挖前,施工队开挖了堑顶临时截水沟,并对沟底进行了夯实,以防止渗漏;当路堑开挖至基底底层时,发现有坑穴,局部软弱,施工队为了不影响现场施工,直接挖开坑穴,对其进行了分层夯填处理。 事件2:路堤填筑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编制的路基沉降观测方案为:观测内容包括地基沉降和侧向水平位移;沉降观测采用三等水准测量;观测断面设置的间距为150m。 事件3:在填筑路堤基床底层改良土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给施工队技术交底的内容为:基床底层进行分层填筑,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大于35cm,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依据沉降观测数据控制填筑速率,边桩侧向水平位移量和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量每天均不得大于10mm,沉降值一旦超过该指标时应放慢填筑速度。 【问题】 1.分别给出表1中A、B和C所代表的观测频次。 2.针对事件1中做法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3.针对事件2中路基观测方案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4.针对事件3中技术交底内容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堆载预压填筑过程中应同步进行地基沉降与土的()观测。A、侧向位移观测B、偏压C、含水率

堆载预压填筑过程中应同步进行()与土的侧向位移观测。

路堤经过分层填筑达到预压高程后,预压期后每()个月观测一次直至移交,当沉降速率变化大时,增加观测频率。A、一B、三C、六

路堤实际填筑高度等于设计高度与预压期沉降量之和。()

软土地基上填筑路堤应在边坡坡脚外设置边桩进行水平位移观测,在路堤中心线地面上设置地基沉降观测装置进行地基沉降观测。路堤填筑速率应满足: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量每昼夜不得大于(),边桩水平位移量每昼夜不得大于()。

边桩及沉降在施工期间一般每一填筑层应进行一次观测,在沉降量突变的情况下,每天应观测()次。如果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每()至少观测一次。路堤经过分层填筑达到预压高程后,在预压期的前2~3个月内,每()观测一次,三个月后7~15d观测一次;半年后一个月观测一次,一直观测到设计要求的时间。

软土地基土的路堤,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并根据观测结果对路堤填筑速率和预压期等作必要调整。A、沉降观测B、密实度观测C、稳定性观测D、中线偏位观测

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A、3B、6C、9

路堤经过分层填筑达到预压高程后,在预压期的前2~3个月内,每()d观测一次三个月后7~15d观测一次A、3B、5C、7

软土路基填筑过程中每填一层应进行一次观测,路堤加载填筑速度以每昼夜水平位移不超过1.0cm、沉降量不大于1.5cm控制,以避免地基失稳。

基桩静荷载试验时正确的沉降观测方法是()。A、每级加载完毕后,立即观测一次B、每级加载完毕后,每隔15min观测一次C、每级加载完毕后,每隔30min观测一次D、每级加载完毕后,每隔15min观测一次;累计1h后,每隔30min观测一次

多选题真空预压的要求有()。A褥垫层宜采用静压法施工B真空预压前砂垫层表面应平整,表层无尖石、硬块C在正式抽气预压前应进行试抽气,检查抽气设备及密封系统的密封性能D测点应按设计要求的数量、位置埋设E按设计要求的观测频次和观测精度进行观测

单选题沉降观测边桩及沉降在施工期间每天应进行一次观测,在沉降量突变的情况下,每天应观测2~3次。当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时,每()d至少观测一次。A3B5C7

单选题软土地区路堤施工期间的施工技术要点的说法,错误的是()。A软土地基路堤施工宜在旱季或冬季进行B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沉降和水平位移观测C施工期间宜按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不大于3mmD堆载预压时,路堤的填筑高程应为设计高程加预压沉降高度

单选题路堤经过分层填筑达到预压高程后,预压期后每()个月观测一次直至移交,当沉降速率变化大时,增加观测频率。A一B三C六

填空题软土地基上填筑路堤应在边坡坡脚外设置边桩进行水平位移观测,在路堤中心线地面上设置地基沉降观测装置进行地基沉降观测。路堤填筑速率应满足: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量每昼夜不得大于(),边桩水平位移量每昼夜不得大于()。

多选题软土地基土的路堤,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并根据观测结果对路堤填筑速率和预压期等作必要调整。A沉降观测B密实度观测C稳定性观测D中线偏位观测

单选题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A3B6C9

填空题边桩及沉降在施工期间一般每一填筑层应进行一次观测,在沉降量突变的情况下,每天应观测()次。如果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每()至少观测一次。路堤经过分层填筑达到预压高程后,在预压期的前2~3个月内,每()观测一次,三个月后7~15d观测一次;半年后一个月观测一次,一直观测到设计要求的时间。

判断题路堤实际填筑高度等于设计高度与预压期沉降量之和。()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