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点(1,-2,3)且平行于z轴的直线的对称式方程是(  )。

过点(1,-2,3)且平行于z轴的直线的对称式方程是(  )。



参考解析

解析:由题意可得此直线的方向向量为(0,0,1),又过点(1,-2,3),所以该直线的方程为

相关考题:

过点(2,1)且与直线y=0垂直的直线方程为 ( )A.z=2B.x=1C.y=2D.y=1

在y轴上的截距是1,且与x轴平行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点M(3,-2,1)且与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设直线L过A(1,0,0),B(0,1,1)两点,将L绕z轴旋转一周得到曲面∑,∑与平面z=0,z=2所围成的立体为Ω.  (Ⅰ)求曲面∑的方程;  (Ⅱ)求Ω的形心坐标.

过点(0,2,4)且与两平面x+2z=1和y-3z=2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A.x/0=(y-2)/1=(z-4)/(-3)B.x/1=(y-2)/0=(z-4)/2C.x/(-2)=(y-2)/(-3)=(z-4)/1D.x/(-2)=(y-2)/3=(z-4)/1

已知直线L1过点M1(0,0,-1)且平行于X轴,L2过点M2(0,0,1)且垂直于XOZ平面,则到两直线等距离点的轨迹方程为( )。A.B.C.D.

过点P(2,3)且在两条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是( )

过(1,2)点且平行于向量a=(2,2)的直线方程为_____.

点M(-5,1)关于y轴的对称点M'与点N(1,一1)关于直线l对称,则直线l的方程是( )

已知平面π过点M1(1,1,0),M2(0,0,1),M3(0,1,1),则与平面π垂直且过点(1,1,1)的直线的对称方程为:

过点M(3,-2,1)且与直线L :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过点(2,0,-1)且垂直于xOy坐标面的直线方程是(  )。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方程x=2表示( ).A.x轴上的点(2,0,0)B.xOy平面上的直线x=2C.过点(2,0,0)且平行于yOz面的平面D.过点(2,0,0)的任意平面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0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 点A的极坐标为.直线Z的极坐标方程为且点A在直线Z上。 (1)求。的值及直线Z的直角坐标方程; (2)圆C的参数方程为试判断直线Z与圆C的位置关系。

过点(2,-3,1)且平行于向量a=(2,-1,3)和b=(-1,1,-2)的平面方程是( ).A.-x+y+z-4=0B.x-y-z-4=0C.x+y+z=0D.x+y-z+2=0

已知平面π过点(1,1,0)、(0,0,1), (0,1,1),则与平面π垂直且过点(1,1,1)的直线的对称方程为( )。

过点(4,-1,3)且平行于直线L:(x-3)/2=y=(z-1)/5的直线方程为( ).A.(x-4)/2=(y+1)/0=(z-3)/5B.(x-4)/2=(y+1)/1=(z-3)/5C.(x+4)/2=(y-1)/0=(z+3)/5D.(x+4)/2=(y-1)/1=(z+3)/5

已知平面π过点(1,1,0)、(0,0,1), (0,1,1),则与平面π垂直且过点(1,1,1)的直线的对称式方程为( )。

过点Mo(1,-1,0)且与平面x-y+3z=1平行的平面方程为_______.

过坐标原点且与平面2x-y+z+1=0平行的平面方程为______.

已知中心在坐标原点0的椭圆C经过点A(2,3)且点F(2,0)为其右焦点。 (1)求椭圆C的方程; (2)是否存在平行于OA的直线l,使l与椭圆C有公共点,且直线OA与l的距离等于4,若存在,求l方程;若不存在,请证明。

过点(2,-3,1)且平行于向量a=(2,-1,3)和b=(-1,1,-2)的平面方程是().A、-x+y+z-4=0B、x-y-z-4=0C、x+y+z=0D、x+y-z+2=0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方程x=2表示().A、x轴上的点(2,0,0)B、xOy平面上的直线x=2C、过点(2,0,0)且平行于yOz面的平面D、过点(2,0,0)的任意平面

平行于x轴且经过点(4,0,-2)和点(2,1,1)的平面方程是().A、x-4y+2z=0B、3x+2z-8=0C、3y-z-2=0D、3y+z-4=0

单选题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方程x=2表示().Ax轴上的点(2,0,0)BxOy平面上的直线x=2C过点(2,0,0)且平行于yOz面的平面D过点(2,0,0)的任意平面

问答题求过点M(-1,0,1)且垂直于直线(x-2)/3=(y+1)/(-4)=z/1又与直线(x+1)/1=(y-3)/1=z/2相交的直线方程。

单选题过点(4,-1,3)且平行于直线L:(x-3)/2=y=(z-1)/5的直线方程为().A(x-4)/2=(y+1)/0=(z-3)/5B(x-4)/2=(y+1)/1=(z-3)/5C(x+4)/2=(y-1)/0=(z+3)/5D(x+4)/2=(y-1)/1=(z+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