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井井底车场的施工网络计划如图所示,图中时间单位为月。实际施工过程中,F工作在通过断层破碎带时,由于施工单位排水水泵故障造成巷道被淹,进行处理费用增加30万元,耽误时间1个月;L工作由于工作面出现瓦斯突出,造成施工巷道部分损坏,施工单位及时制定了瓦斯抽放的应急处理方案,L工作最后耽误了8个月的时问,增加费用100万元。问题:1.该井底车场施工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是多少 施工中重点应控制哪些工程 2.对F工作延误,施工单位的索赔能否得到补偿 3.对L工作延误,建设单位应如何处理施工单位的索赔

某矿井井底车场的施工网络计划如图所示,图中时间单位为月。实际施工过程中,F工作在通过断层破碎带时,由于施工单位排水水泵故障造成巷道被淹,进行处理费用增加30万元,耽误时间1个月;L工作由于工作面出现瓦斯突出,造成施工巷道部分损坏,施工单位及时制定了瓦斯抽放的应急处理方案,L工作最后耽误了8个月的时问,增加费用100万元。

问题:
1.该井底车场施工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是多少 施工中重点应控制哪些工程
2.对F工作延误,施工单位的索赔能否得到补偿
3.对L工作延误,建设单位应如何处理施工单位的索赔


参考解析

解析:1、计划工期为22个月,施工中重点应控制的工程是关键线路的各项工程,具体是:A、D、M、N、R。
井底车场施工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和工期可通过网络计算求得。计划工期为2+2+6+8+4=22个月,施工中重点应控制的工程是关键线路的各项工程,具体是:A、D、M、N、R。
2、对F工作延误,施工单位的工期和费用索赔不能得到补偿。
F工作耽误,属于施工单位自己的责任,处理事故所发生的费用由施工单位自己承担,工期不应给予补偿。
3、费用100万元给予补偿,总工期顺延1个月。
L工作由于出现瓦斯突出,属于不可预见问题,其责任不在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及时制定了瓦斯抽放的应急处理方案,L工作最后耽误了8个月的时间,增加费用100万元。进行处理所发生的费用100万元应当得到补偿,工期应当顺延.但影响总工期1个月,因此总工期顺延1个月。

相关考题:

某公司中标某沿海城市一栋办公楼工程,该公司进场后,给整个工程各工序进行划分,编制双代号时标网络图,并根据6月底、11月底进度检查实际情况,在网络图中标出两次检查的实际进度前锋线,如下图所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施工至工作H时,该沿海城市遭受海啸袭击,使该工作持续时间延长了2个月。经评估,施工单位人工费、机械费、临时建筑损失18万元。建筑物受到海水侵蚀,清理、返工费用25万元,施工单位提出了工期2个月、费用43万元的索赔要求。事件二:施工单位施工至Ⅰ工作时,由于建设单位供应材料的质量问题,造成施工单位人工费、机械费损失5万元。同时造成持续时间延长2个月。施工单位提出了工期、费用索赔要求。问题:1.根据时标网络图进度前锋线分析6月、11月底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2.根据11月底的检查情况,试绘制从12月开始到工程结束的时标网络计划。3.事件一中,施工单位的各项索赔是否成立,并分别说明理由。4.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各项索赔是否成立(不考虑事件一的影响),并分别说明理由。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主要石门巷道的施工,巷道穿过的岩层主要是不稳定的泥岩、中等稳定的砂页岩层和部分稳定的砂岩层,局部可能会遇到含水的断层破碎带。设计单位所提供的锚喷网支护参数:锚杆长度2.0m,间排距1.0m,锚固力不低于80kN,钢筋网钢筋直径8mm,网格尺寸200mmx 200mm,外喷100mm厚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为加快进度,采取了少打眼、多装药的方法,并喷射混凝土以控制巷道表面平整度。施工单位还根据巷道围岩的条件,及时变更了支护参数,工作面先打锚杆进行临时支护,挂网、喷射混凝土在距离工作面后方50m处进行,以保证掘进与支护工作平行作业。问题?1.该石门巷道支护参数设计是否合理?说明理由。?2.施工单位应如何变更支护参数??3.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存在哪些错误做法??4.石门巷道通过断层含水破碎带的措施是什么?

某施工单位承担一矿井井底车场主要巷道的掘进施工任务。所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见图2G320030-2,施工单位在工作H的施工中,由于不可预见地质因素造成工作面冒顶事故,处理事故耽误工期10d。由于发生冒顶事故,工作H发生工期拖延后,造成工作I的工期拖延10d,那么( )。A.该工程的总工期不会改变B.该工程的总工期会拖延10dC.工作C有了机动时间D.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发生变化E.网络计划需要重新规划和调整

某施工单位承担一矿井井底车场主要巷道的掘进施工任务。所编制的施工进度计 划见图2G320030-2,施工单位在工作H的施工中,由于不可预见地质因素造成工作面冒 顶事故,处理事故耽误工期10天。由于发生冒顶事故,工作H发生工期拖延后,造成工 作I的工期拖延10天,那么()A.该工程的总工期不会改变B.该工程的总工期会拖延10天C.工作D有了机动时间E.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发生变化

(三)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矿井井底车场及硐室工程,其编制的施工网络计划如图1所示,其中井底车场中属于主要排水系统的工程有:泵房 及变电所工程H,吸水井及配水巷工程I,水仓工程L。监理认为该网络计划的主要排水系统工程安排不合理,要求进行调整。 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预测,E工作需穿过一断层破碎带。在实际施工中,E工作较地质资料数据提前8m揭露该断层破碎带,造成 工作面突水。施工单位按应急方案进行了处理并顺利通过,增加费用20万元,工期延误1个月。施工单位以地质资料不准为由,向建 设单位提出索赔。 K工作因围岩破碎严重,经建设单位同意增加了钢棚支护,费用增加10万元,工期延误1个月;施工单位提出了补偿费用10万元.总 工期顺延1个月的索赔要求。问题:1.按照图1计算该施工网络计划工期,指出其关键线路。2.调整网络计划中排水系统的施工安排,并说明理由。3.施工单位对处理E工作断层破碎带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4.施工单位针对K工作增加钢棚支护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5.E工作的延误,对哪个紧后工作有影响?说明理由。

背景资料:某矿建施工单位承担了一立井井筒的施工任务,并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中约定了工期奖惩措施,总工期每提前1个月奖励10万元,总工期每滞后1个月处罚10万元。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表土无流沙,厚度不到30m,基岩部分最大涌水量不到30m3/h。因此,施工单位决定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进行表土施工,基岩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采用吊泵进行排水。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一:在井筒表土施工时,施工单位发现有3.5m厚的流沙层,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施工0.5个月后难以通过。施工单位提出工程变更,采用化学注浆的方法通过,造成总工期延误1个月,费用增加120万元。事件二:井筒基岩施工中,井筒实际涌水量约50m3/h,施工单位报请建设单位同意后,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法堵水,造成工程延误2个月,费用增加200万元。事件三:井筒施工结束进行验收时,发现井筒总的涌水量为15m3/h,验收未通过。建设单位要求进行壁后注浆堵水,施工单位为此增加费用130万元,致使总工期延长2个月。然后,顺利通过验收。问题:1.在事件一中,施工单位的变更是否合理?所产生的费用增加和工期延误能否索赔成功?索赔的工期是多少?2.在事件二中。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索赔?3.在事件三中,工程未通过验收是否合理?为什么?壁后注浆堵水产生的费用和工期损失能否得到补偿?壁后注浆最终的经济损失是多少?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中标一矿山工程项目,井深480m。由于建设单位没有对该施工井筒检查钻孔,将该工程所在地800m附近的地质钻孔资料推断的井筒地质柱状图提供给施工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据此组织施工。合同约定:工程量增减在5%以内时,仅就人、材、机的费用作调整。增减的工程量属合同约定幅度以外的,其综合单价由承包人提出,经发包人确认后作为结算的依据,工程停工时的计费与正常相同。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施工单位在井筒施工到380m深度时发现所依据的地质资料上没有显示的断层,围岩破碎严重;并使施工单位设备砸坏损失8万元,施工单位人员工伤10万元,建设单位工伤10万元,井壁修复20万元,停工0.5个月。事件2:由于断层落差达到20m,如果按照原井筒设计深度继续施工,井底车场将落在含水层中,经与设计单位研究决定井筒延深30m,施工单位在设计变更的基础上修改原施工方案,增加了工程支护费用及并更换钢丝绳及其他措施工程费。工程费用增加和工期耽误15天。事件3:井筒穿过一含水层,施工单位凭经验通过,但发生了淹井,造成设备损失10万元,返修井壁20万元,事故处理80万元,停工0.5个月,处理1个月。继续向下施工时由于断层导水导致某含水层水量的突然增大,远远大于原地质资料提供的井筒涌水量,井筒排水费用大幅度增加,井筒施工速度降低给施工单位造成施工成本增加15万元,工期拖延10天。问题:1.本工程中出现工程变更的原因有哪些?2.事件1、2、3中,施工单位可以索赔的工期和费用有哪些?3.事件2中,施工单位在工程结算时应如何确定变更价款。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井筒的施工任务,根据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表土无流砂, 厚度不到30m,基岩部分最大涌水量不到30m3/h,因此施工单位决定采用普通井圈背板 施工法进行表土施工,基岩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来源吊泵进行排水。在井筒表土施工时,施工单位发现有3. 5m厚的流砂层,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无 法通过,只得采用化学注浆的方法通过,造成工程延误1个月,费用增加120万元。井筒基岩施工中,井筒实际涌水大于50m3/h,必须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法堵水,,造成 工程延误2个月,费用增加200万元。井筒施工结束进行验收时,发现井筒总的涌水量为15m3/h,不符合规范要求,业主 要求进行壁后注浆堵水,施工单位为此增加费用130万元,工期延长1个月。问题(1)施工单位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进行工程的变更?(2)针对本井筒的施工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索赔?(3)本工程施工单位索赔的费用和工期分别是多少?

1.背景某矿建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井筒的施工任务,根据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表土无流砂,厚度不到30m,基岩部分最大涌水量不到30m3/h,因此施工单位决定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进行表土施工,基岩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采用吊泵进行排水。在井筒表土施工时,施工单位发现有3.5m厚的流砂层,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无法通过,只得采用化学注浆的方法通过,造成工程延误1个月,费用增加120万元。井筒基岩施工中,井筒实际涌水大于50m3/h,必须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法堵水,造成工程延误2个月,费用增加200万元。井筒施工结束进行验收时,发现井筒总的涌水量为15m3/h,不符合规范要求,业主要求进行壁后注浆堵水,施工单位为此增加费用130万元,工期延长1个月。2.问题(1)施工单位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进行工程的变更?(2)针对本井筒的施工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索赔?(3)本工程施工单位索赔的费用和工期分别是多少?

某矿井井底车场主要巷道的施工网络计划如案例图2G320030-3所示,图中箭线下方 数据为工作时间,单位为月。施工中,工作E由于业主修改设计,使其耽误工期2个月, 为维持原工期不变,经业主同意,施工单位增开了一辅助巷道,安排在D工作后面,G、 H工作前面,工作名称L,时间1个月,可使工作G的施工时间缩短到3个月。问题(1)该井底车场主要巷道的计划工期是多少?施工中重点应控制哪些工作?(2)该工程需要安排多少个施工队伍?通过网络优化后的施工队伍数目是多少?(3)工作E出现拖延后,根据施工单位的安排,该工程实际工期是多少?(4)绘制施工单位进行调整后的网络计划。

背景资料: 某矿井井底车场的施工网络计划如图所示,图中时间单位为月。实际施工过程中,F工作在通过断层破碎带时,由于施工单位排水水泵故障造成巷道被淹,进行处理费用增加30万元,耽误时间1个月;L工作由于工作面出现瓦斯突出,造成施工巷道部分损坏,施工单位及时制定了瓦斯抽放的应急处理方案,L工作最后耽误了8个月的时间,增加费用100万元。 问题: 1.该井底车场施工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是多少?施工中重点应控制哪些工程? 2.对F工作延误,施工单位的索赔能否得到补偿? 3.对L工作延误,建设单位应如何处理施工单位的索赔?

1.背景某矿井井底车场主要巷道的施工网络计划如案例图2G320030-3所示,图中箭线下方数据为工作时间,单位为月。施工中,工作E由于业主修改设计,使其耽误工期2个月,为维持原工期不变,经业主同意,施工单位增开了一辅助巷道,安排在D工作后面,G、H工作前面,工作名称L,时间1个月,可使工作G的施工时间缩短到3个月。2.问题(1)该井底车场主要巷道的计划工期是多少?施工中重点应控制哪些工作?(2)该工程需要安排多少个施工队伍?通过网络优化后的施工队伍数目是多少?(3)工作E出现拖延后,根据施工单位的安排,该工程实际工期是多少?(4)绘制施工单位进行调整后的网络计划。

某工程项目总承包单位上报了如下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时间单位:月),并经总监理工程师和业主确认。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施工至D工作时,由于业主在细部设计上提出了新要求,设计单位重新进行了设计。造成D工作施工时间延长了2个月,施工单位人工费、机械费损失2万元,施工单位提出了工期、费用索赔要求。事件二:施工单位施工到H工作时,由于业主自行采购的工艺设备提前到场,业主要求提前工期,施工单位增加了劳动力及材料,将H工作施工时间缩减至7个月。施工单位提出了措施费2万元的索赔要求。问题(1)指出原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的关键线路,并写出总工期。(2)事件一中,施工单位的索赔是否合理,并分别说明理由。(3)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索赔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4)指出经调整后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并列式计算工作C、工作E的总时差、自由时差,以及实际总工期。

某工程项目总承包单位根据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绘制了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时间单位:月),并经总经理工程师和业主确认。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施工至D 工作时,由于业主在细部设计上提出了新要求,设计单位重新进行了设计。造成D 工作施工时间延长了2 个月,施工单位人工费、机械费损失2 万元,施工单位提出了工期、费用索赔要求。事件二:施工单位施工到C 工作时,由于业主自行采购的工艺设备提前到场,业主要求提前工期,施工单位增加了劳动力及材料,将C 工作施工时间缩减至4 个月。施工单位提出了赶工费2 万元的索赔要求。【问题】1.绘制双代号网络图,找出它的关键线路(用工作表示),并写出总工期。2.事件一、二中,施工单位的各项索赔是否合理,并分别说明理由。3.指出实际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指出计算工作C、工作E 的总时差,以及实际总工期。

某公路项目的建设单位通过公开招标方式与某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施工前,承包人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了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该进度计划已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工程施工到第5个月末检查时,A2工作刚好完成,B1工作已进行了1个月。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A,工作施工半个月发现业主提供的设计文件不准确,经监理工程师与业主协商确认,对原设计进行变更,设计变更后工程量没有增加,但承包人提出以下索赔:设计变更使A,工作施工时间增加1个月,故要求将原合同工期延长1个月。事件2:工程施工到第6个月,遭受飓风袭击,造成相应损失,承包人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提出费用索赔和工期索赔申请,经监理工程师审核的内容如下:(1)部分已完工程遭受不同程度破坏,费用损失30万元。(2)在施工现场承包人用于施工的机械受到损坏,造成损失5万元;用于工程上待安装设备(承包人供应)损坏,造成损失1万元。(3)由于现场停工造成机械台班损失3万元,人工窝工费2万元。(4)施工现场承包人使用的临时设施损坏,造成损失1.5万元;业主使用的临时用房破坏,修复费用1万元。(5)因灾害造成施工现场停工0.5个月,索赔工期0.5个月。(6)灾后清理施工现场,恢复施工需费用3万元。事件3:A3工作施工过程中,由于业主供应的材料没有及时到场,致使该工作延长1.5个月,发生人工窝工和机械闲置费用4万元(经监理工程师查证)。【问题】1.不考虑施工过程中发生各事件的影响,在施工网络进度计划中标出第5个月末的实际进度前锋线,并判断如果后续工作按原进度计划执行,工期将是多少个月?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矿井井底车场及硐室工程,编制的施工网络计划如图所示,其中井底车场中属于主要排水系统的工程有:泵房及变电所工程H,吸水井及配水巷工程I,水仓工程L。监理认为该网络计划的主要排水系统工程安排不合理,要求进行调整。 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预测,E工作需穿过一断层破碎带。在实际施工中,E工作较地质资料数据提前8m揭露该断层破碎带,造成工作面突水。施工单位按应急方案进行了处理并顺利通过,增加费用20万元,工期延误1个月。施工单位以地质资料不准为由,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 K工作因围岩破碎严重,经建设单位同意增加了钢棚支护,费用增加10万元,工期延误1个月;施工单位提出了补偿费用10万元、总工期顺延1个月的索赔要求。【问题】1.按照图1计算该施工网络计划工期,指出其关键线路。2.调整网络计划中排水系统的施工安排,并说明理由。3.施工单位对处理E工作断层破碎带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4.施工单位针对K工作增加钢棚支护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5.E工作的延误,对哪个紧后工作有影响?说明理由。

1.背景:某施工单位承担一矿井井底车场的施工任务,合同工期12个月,施工单位根据该矿井井底车场巷道与硐室的关系,绘制了井底车场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如图1所示,单位月),并组织了3个施工队进行施工。各施工队的施工内容分别是:甲队A、C、H,乙队:B、E、M、N,丙队:D、G、J。施工网络计划图工程施工进行3个月后,施工单位发现井下巷道工作面涌水较大。向建设单位建议在井底车场增加临时水仓及泵房,该工作名称为K,工期为2个月;工作K必须安排在工作D和E完成后才能开始。并应尽早组织施工,建设单位同意增加设置临时水仓及泵房,但要求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确保合同工期不变。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单位的意见,及时调整了施工安排,由乙队承担临时水仓及泵房工作K施工,安排在工作D、E结束后开始,K完成后再进行工作M的施工。该施工安排及时报告给了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据此安排还提出了补偿新工作K的费用和延长工程工期的索赔。2.问题:(1)确定施工单位编制的原网络进度计划的关键线路和计算工期,施工安排中应优先确保那个施工队伍的施工?为什么?(2)增加临时水仓和泵房工作后,按着施工单位的施工安排,该工程的工期将是多少?需要优先确保哪个施工队伍的施工?(3)监理单位能否同意施工单位的施工安排?为什么?(4)施工单位应如何安排工作K的施工?由此能获得哪些补偿?

某矿井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遇到了如下几种情况:事件1:3月5日,在施工运输石门时,遇到原地质资料提供的断层破碎带,并发生冒顶,造成施工单位增加施工费用支出35万元,影响工期10天。施工单位在3月15日处理完冒顶事故后,向工程师提出了索赔。事件2:在施工下山时,5月9日遇到地质资料提供的含水层,工程师认为该含水层不会造成大的事故,遂指示施工单位强行通过,结果导致涌水事故,造成施工单位经济损失68万元,影响总工期26天。事故处理完成后继续施工,于12月26日竣工后,项目经理提出了索赔。事件3:7月21日在施工顺槽时,由于遭遇地质资料未提供的断层,影响工期9天,施工单位额外支出费用23万元。施工单位立即向工程师提出了索赔。问题 1.分别分析几次事件中的索赔。 2.试述承包人的索赔程序。

某矿山工程公司中标承建一矿井工程,该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2Mt/a,共设有3个立井井筒,主井净直径5.5m, 深度450m;副井净直径6.5m,深度470m;中央风井净直径5.0m,深度425m;风井井底水平高于主副井井底水平25m。矿井主井箕斗装载硐室采用上提结构。该矿井施工方案是主井先开工,风井落后2个月开工,副井采用永久井架凿井, 落后3个月开工,箕斗装载硐室与井筒同时施工,计划3个月井筒到底进行贯通后全面开展井底车场巷道的施工,井底车 场巷道施工网络计划如图所示。图中箭线上方英文字母为工序名称,括号内数值为每天的费用(单位:万元),箭线下 方为工作正常时间,括号内为最短时间(单位:天)。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主井井筒进行工作面治水,延误工期3个月,施工队及时调整了施工安排,确保了主井井筒与在 预定的时间完成,并与副井和风井贯通。井筒贯通后,主井改为临时罐笼提升,可满足井下6个施工队的掘进需要,其中 矿井关键线路施工队伍2个。在井底车场施工5个月(150天)后,业主要求加快施工进度,希望能够提前30天完成井底 车场的施工。【问题】1.由于主井井筒进行治水而延误工期,施工单位是如何进行调整的?2.矿井过渡期改绞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3.井底车场施工期是多少天?施工队伍应当如何安排?4.业主要求提前30天完成井底车场的施工,如何调整才能使增加的费用最低?最低费用是多少?

某施工单位承担矿井井底车场的施工任务,合同工期为12个月。施工单位根据该矿井井底车场巷道和硐室的关系,编制了井底车场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如图1所示),并组织了3个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各施工队伍的施工内容分别为:甲队A、C、H;乙队B、E、M、N;丙队D、G、J。工程施工进行3个月后,施工单位发现井下巷道工作面涌水较大,向建设单位建议在井底车场增加临时水仓及泵房,该工作名称为K,工期为2个月;工作K必须安排在工作D和E都完成后才能开始,并应尽早组织施工。建设单位同意增加设置临时水仓及泵房,但要求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确保合同工期不变。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单位的意见,及时调整了施工安排,由乙队承担临时水仓及泵房工作K的施工,安排在工作D、E结束后开始,K完成后再进行工作M的施工。该施工安排及时报送给了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据此安排还提出了补偿新增工作K的费用和延长工程工期的索赔。【问题】1.确定施工单位编制的原网络进度计划的关键线路和计算工期。施工安排中应优先确保哪个施工队伍的施工?为什么?2.增加临时水仓及泵房工作后,按照施工单位的施工安排,该工程的工期将是多少?需要优先确保哪个施工队伍的施工?3.监理单位能否同意施工单位的施工安排?为什么?4.施工单位应当如何合理安排工作K的施工?由此能获得哪些补偿?

背景: 某轧钢工程计划工期为26个月。施工前,总包单位编制了施工总进度计划,业主、监理并未按此总进度计划进行控制;当工程进行到第3个月时,由于甲供钢材未能按期进厂,致使钢结构加工讨弋j拖延20天,当施工到第8个月时,因出现了百年不遇的洪水,使工程停工1个月,且影响了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在第18个月时,由于施工单位施工组织协调问题,影响了某设备的穿插安装,造成了该设备安装难度的增加,费用增大,且延误工期15天。 问题: (1)业主、监理未按总进度计划进行控制的做法是否正确?施工单位应如何按施工总进度计划进行施工进度目标的控制? (2)施工中出现了影响工期的情况后,施工单位应怎样进行工期调整和提交费用索赔报告?

问答题背景: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井筒的施工任务,根据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表土无流砂,厚度不到30m,基岩部分最大涌水量到30m3/h。因此,施工单位决定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时行表土施工,基岩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来源吊泵进行排水。 在井筒表土施工时,施工单位发现有3.5m厚的流砂层,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无法通过,只得采用化学注浆的方法通过,造成工期延误1个月,费用增加120万元。 井筒基岩施工中,井筒实际通水大于50m3/h,必须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法堵水,造成工程延误2个月,费用增加200万元。 井筒施工结束进行验收时,发现井筒总涌水量为15m3/h,不符合规范要求,业主要求进行壁后注浆堵水,施工单位为此增加费用130万元,工期延长1个月。 问题: (1)施工单位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进行工程的变更? (2)针对本井筒的施工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索赔? (3)本工程施工单位索赔的费用和工期分别是多少?

问答题背景某矿井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遇到了如下几种情况:(1)3月1日,在施工运输石门时,遇到原地质资料提供的断层破碎带,并发生严重冒顶,造成施工单位增加施工费用支出30万元,影响工期15D。施工单位在3月15日处理完冒顶事故后,向工程师提出了索赔。(2)在施工下山时,5月1日遇到地质资料提供的含水层,工程师认为该含水层不会造成大的事故,遂指示施工单位强行通过,结果导致涌水事故,造成施工单位经济损失50万元,影响总工期30D。事故处理完成后项目经理休假30D,回来后,项目经理提出了索赔。(3)8月1日在施工顺槽时,由于遭遇地质资料未提供的断层,使得煤层上移,重新找到煤层后,影响工期10D,施工单位额外支出费用30万元。施工单位在找到煤层后,立即向工程师提出了索赔。问题1.分别分析几次事件中的索赔。2.试述承包人的索赔程序。

问答题背景:某施工单位承担一井底车场的施工任务,计划工期12个月,从主、副井贯通后开始计算工期。实际施工中,主井由于涌水大出现淹井,导致主井工期延误4个月。根据业主的意见,井底车场施工从副井到底完成改绞后开始计算工期,原定工期不变。施工中,由于通风能力不足,施工单位比原计划少安排3个工作面,直到主井到底形成通风回路才进行全面施工,这时已延误工期3个月,因通风系统困难多支出50万元。为了按预定的工期完成任务,施工单位增开了临时巷道,增加工作面展开剩余工程的施工。为了增开临时巷道,施工单位安排一掘进队用时25天,支出了100万元。最终按预定工期完成了施工任务。施工单位出现工期延误的原因是什么?责任应当由谁承担?

问答题背景:某施工单位承担一井底车场的施工任务,计划工期12个月,从主、副井贯通后开始计算工期。实际施工中,主井由于涌水大出现淹井,导致主井工期延误4个月。根据业主的意见,井底车场施工从副井到底完成改绞后开始计算工期,原定工期不变。施工中,由于通风能力不足,施工单位比原计划少安排3个工作面,直到主井到底形成通风回路才进行全面施工,这时已延误工期3个月,因通风系统困难多支出50万元。为了按预定的工期完成任务,施工单位增开了临时巷道,增加工作面展开剩余工程的施工。为了增开临时巷道,施工单位安排一掘进队用时25天,支出了100万元。最终按预定工期完成了施工任务。针对业主的意见,施工单位应如何应对?

问答题背景:某施工单位承担一井底车场的施工任务,计划工期12个月,从主、副井贯通后开始计算工期。实际施工中,主井由于涌水大出现淹井,导致主井工期延误4个月。根据业主的意见,井底车场施工从副井到底完成改绞后开始计算工期,原定工期不变。施工中,由于通风能力不足,施工单位比原计划少安排3个工作面,直到主井到底形成通风回路才进行全面施工,这时已延误工期3个月,因通风系统困难多支出50万元。为了按预定的工期完成任务,施工单位增开了临时巷道,增加工作面展开剩余工程的施工。为了增开临时巷道,施工单位安排一掘进队用时25天,支出了100万元。最终按预定工期完成了施工任务。施工单位应就哪些内容向业主进行索赔?为什么?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背景: 某矿井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遇到了如下几种情况: 1.3月1日,在施工运输石门时,遇到原地质资料提供的断层破碎带,并发生严重冒顶,造成施工单位增加施工费用支出30万元,影响工期15天。施工单位在3月15日处理完冒顶事故后,向工程师提出了索赔。 2.在施工下山时,5月1日遇到地质资料提供的含水层,工程师认为该含水层不会造成大的事故,遂指示施工单位强行通过,结果导致涌水事故,造成施工单位经济损失50万元,影响总工期30天。事故处理完成后项目经理休假30天,回来后,项目经理提出了索赔。 3.8月1日在施工顺槽时,由于遭遇地质资料未提供的断层,使得煤层上移,重新找到煤层后,影响工期10天,施工单位额外支出费用30万元。施工单位在找到煤层后,立即向工程师提出了索赔。 问题: 1.分别分析几次事件中的索赔。 2.试述承包人的索赔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