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矿井井底车场及硐室工程,编制的施工网络计划如图所示,其中井底车场中属于主要排水系统的工程有:泵房及变电所工程H,吸水井及配水巷工程I,水仓工程L。监理认为该网络计划的主要排水系统工程安排不合理,要求进行调整。 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预测,E工作需穿过一断层破碎带。在实际施工中,E工作较地质资料数据提前8m揭露该断层破碎带,造成工作面突水。施工单位按应急方案进行了处理并顺利通过,增加费用20万元,工期延误1个月。施工单位以地质资料不准为由,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 K工作因围岩破碎严重,经建设单位同意增加了钢棚支护,费用增加10万元,工期延误1个月;施工单位提出了补偿费用10万元、总工期顺延1个月的索赔要求。【问题】1.按照图1计算该施工网络计划工期,指出其关键线路。2.调整网络计划中排水系统的施工安排,并说明理由。3.施工单位对处理E工作断层破碎带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4.施工单位针对K工作增加钢棚支护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5.E工作的延误,对哪个紧后工作有影响?说明理由。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矿井井底车场及硐室工程,编制的施工网络计划如图所示,其中井底车场中属于主要排水系统的工程有:泵房及变电所工程H,吸水井及配水巷工程I,水仓工程L。监理认为该网络计划的主要排水系统工程安排不合理,要求进行调整。 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预测,E工作需穿过一断层破碎带。在实际施工中,E工作较地质资料数据提前8m揭露该断层破碎带,造成工作面突水。施工单位按应急方案进行了处理并顺利通过,增加费用20万元,工期延误1个月。施工单位以地质资料不准为由,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 K工作因围岩破碎严重,经建设单位同意增加了钢棚支护,费用增加10万元,工期延误1个月;施工单位提出了补偿费用10万元、总工期顺延1个月的索赔要求。



【问题】
1.按照图1计算该施工网络计划工期,指出其关键线路。
2.调整网络计划中排水系统的施工安排,并说明理由。
3.施工单位对处理E工作断层破碎带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施工单位针对K工作增加钢棚支护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5.E工作的延误,对哪个紧后工作有影响?说明理由。


参考解析

解析:1.按照图1计算该施工网络计划工期,指出其关键线路。
答:网络计划工期为13个月。关键路线有2条,分别为A→D→G→J,C→F→I→L。
2.调整网络计划中排水系统的施工安排,并说明理由。
答:水仓工程L作为吸水井及配水巷工程的I的紧前工作,并与泵房及变电所工程H平行施工。 理由:(1)吸水井及配水巷工程I实际施工中不做为水仓工程L的紧前工作,其紧前工作只能是水仓入口工程;(2)水仓工程L与泵房及变电所工程H同时平行施工,有利于缩短工期;(3)水仓工程L与泵房及变电所工程H施工完成后,吸水井及配水巷工程I开工更为方便;(4)调整后的关键线路与总工期不变。
3.施工单位对处理E工作断层破碎带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答:不合理。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与实际揭露情况基本相符,造成工作面突水主要是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法存在问题,没有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穿越断层前没有进行探放水工作。该事故增加费用20万元,工期延误1个月,由施工单位自己承担。
4.施工单位针对K工作增加钢棚支护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答:费用索赔合理。K工作发生的情况是非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可归纳为地质资料不准确,应由建设单位承担该风 险;另一方面,建设单位也已同意增加钢棚支护,所以该事故造成费用增加10万元;
工期索赔不合理,因为工期延误1个月,没有超过K工作的总时差,所以不予索赔。 5.E工作的延误,对哪个紧后工作有影响?说明理由。 答:E工作有两项紧后工作H和G,延误1个月不会影响关键线路工作G和总工期,但会影响非关键线路工作H的最早开
工时间(推迟1个月),同时,E工作仅有1个月的总时差,延误1个月E工作将成为关键工作,增加了关键线路。

相关考题:

矿井井底车场副井系统硐室包括( )。A.排水泵房B.变电所C.装载硐室D.井底矿仓E.水仓

矿井底板突水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多个方面。 A、水文地质B、采掘工程C、生产D、构造地质E、矿井地质

某工程项目施工合同签订以后,施工单位编制了一份初始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由于该工程施工工艺的要求,计划中工作C、工作H和工作J需共用一台起重施工机械,为此需要对初始网络计划作出调整。问题:1、请给出调整后的网络进度计划图(在原图上作答即可)。2、计算调整后的进度计划网络时间参数。

某施工单位承担一高瓦斯矿井井底车场施工任务,其中井下泵房和变电所由甲施工队施工。泵房和变电所的顶、底板均为?=4-6的稳定岩层,两帮有平均厚度2.5m的煤层。泵房与变电所硐室为半圆拱形断面,掘进宽度6.5m、高度6m,长度125m,采用现浇混凝土支护。井底车场施工组织设计安排本工程在井底车场空车线、重车线以及绕道施工全部结束后开始,并采用正台阶法施工方案,上台阶超前下台阶5m。泵房与变电所施工前,甲施工队编制了施工技术措施,有关钻眼爆破和装岩出矸的内容如下:硐室掘进采用气腿凿岩机打眼,一级煤矿许用乳胶炸药、普通瞬发电雷管、矿用安全起爆器爆破,小型铲斗装岩机出矸。问题1.泵房与变电所的施工时间安排对矿井施工安全有何不利影响?说明合理的时间安排。2.指出硐室正台阶法施工方案存在的问题,说明其导致的后果和正确做法。3.该硐室施工技术措施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正?4.该泵房硐室的分部工程有哪些?

某矿井井底车场的施工网络计划如图所示,图中时间单位为月。实际施工过程中,F工作在通过断层破碎带时,由于施工单位排水水泵故障造成巷道被淹,进行处理费用增加30万元,耽误时间1个月;L工作由于工作面出现瓦斯突出,造成施工巷道部分损坏,施工单位及时制定了瓦斯抽放的应急处理方案,L工作最后耽误了8个月的时问,增加费用100万元。问题:1.该井底车场施工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是多少 施工中重点应控制哪些工程 2.对F工作延误,施工单位的索赔能否得到补偿 3.对L工作延误,建设单位应如何处理施工单位的索赔

(二)【背景资料】某新建矿井,设计年产量1000万吨,立井开拓,主、副、风井深度分别为600m、630m、595m,均布置在工业广场内。相关地质资料表明:井田内第四、第三系地层缺失;井筒穿过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煤层无瓦斯显现;开采水平以下200m有奥陶系灰岩,但没有更详细的资料。开采水平的等高线图显示,井底车场以外井田构造复杂,断层较多。井筒施工期间涌水量很小,三个井筒快速到底后,顺利转入二、三期工程。为尽早建成矿井,建设单位引进多个单位同时施工。某日,一主要运输巷道工作面的施工人员汇报,该工作面底板有出水,并有明显鼓起现象,但没有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未采取探水措施。隔天,工作面放炮后突发重大涌水事故,造成淹井。【问题】1.建设单位提供的该矿井地质资料有何重要缺陷?2.从已有的地质资料分析,该矿井存在什么主要风险?为满足施工和安全要求,施工单位还应要求建设单位提供哪些地质资料和重要水文地质参数?3.采掘工作面突水前的主要征兆有哪些?4.简单叙述在安装钻机探水前应做的工作。5.针对本案例,简要说明建设单位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主要工作内容。

某施工单位承担一矿井井底车场主要巷道的掘进施工任务。所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见图2G320030-2,施工单位在工作H的施工中,由于不可预见地质因素造成工作面冒顶事故,处理事故耽误工期10d。由于发生冒顶事故,工作H发生工期拖延后,造成工作I的工期拖延10d,那么( )。A.该工程的总工期不会改变B.该工程的总工期会拖延10dC.工作C有了机动时间D.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发生变化E.网络计划需要重新规划和调整

某施工单位承担一矿井井底车场主要巷道的掘进施工任务。所编制的施工进度计 划见图2G320030-2,施工单位在工作H的施工中,由于不可预见地质因素造成工作面冒 顶事故,处理事故耽误工期10天。由于发生冒顶事故,工作H发生工期拖延后,造成工 作I的工期拖延10天,那么()A.该工程的总工期不会改变B.该工程的总工期会拖延10天C.工作D有了机动时间E.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发生变化

(三)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矿井井底车场及硐室工程,其编制的施工网络计划如图1所示,其中井底车场中属于主要排水系统的工程有:泵房 及变电所工程H,吸水井及配水巷工程I,水仓工程L。监理认为该网络计划的主要排水系统工程安排不合理,要求进行调整。 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预测,E工作需穿过一断层破碎带。在实际施工中,E工作较地质资料数据提前8m揭露该断层破碎带,造成 工作面突水。施工单位按应急方案进行了处理并顺利通过,增加费用20万元,工期延误1个月。施工单位以地质资料不准为由,向建 设单位提出索赔。 K工作因围岩破碎严重,经建设单位同意增加了钢棚支护,费用增加10万元,工期延误1个月;施工单位提出了补偿费用10万元.总 工期顺延1个月的索赔要求。问题:1.按照图1计算该施工网络计划工期,指出其关键线路。2.调整网络计划中排水系统的施工安排,并说明理由。3.施工单位对处理E工作断层破碎带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4.施工单位针对K工作增加钢棚支护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5.E工作的延误,对哪个紧后工作有影响?说明理由。

案例一某施工单位承担一矿井采区巷道的施工任务,建设单位要求的工期为15个月,施工单位根据矿井采区巷道的关系,编制了采区巷道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并组织安排了四个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各施工队伍的施工内容分别为:甲队A、C、J;乙队B、G、K;丙队D、H;丁队E。监理单位在审查施工单位进度计划时发现其施工单位安排不合理,建议只安排3个施工队伍,将丁队的施工任务交由丙队去完成,施工单位通过研究,采纳了监理的意见。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乙队在进行G工程施工时,遇到了地质资料未注明的含水地层,工作面发生了突水事故,处理该事故延误工期2个月,增加施工成本50万元,施工单位据此及时提交了相关的索赔申请。在工程进行到第12个月末时检查发现,甲队施工进度超前,C工程已完成,且J工程已经施工1个月;乙队因遇含水地层施工进度拖延,G工程刚完工,K工程尚未开始;丙队施工进度正常。问题:1、施工单位编制的原网络进度计划的计算工期是多少?为确保工期,施工中应重点控制哪些工程?2、针对监理单位的建议,施工单位应如何调整丙队的施工任务安排?3、针对G工程施工中出现的突水事故,说明施工单位可获得索赔的具体内容及理由。4、乙队施工进度发生拖延后,如果施工速度不变,考虑K工程可安排对头掘进,则应该如何安排才能确保建设单位的施工工期要求。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中标一矿山工程项目,井深480m。由于建设单位没有对该施工井筒检查钻孔,将该工程所在地800m附近的地质钻孔资料推断的井筒地质柱状图提供给施工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据此组织施工。合同约定:工程量增减在5%以内时,仅就人、材、机的费用作调整。增减的工程量属合同约定幅度以外的,其综合单价由承包人提出,经发包人确认后作为结算的依据,工程停工时的计费与正常相同。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施工单位在井筒施工到380m深度时发现所依据的地质资料上没有显示的断层,围岩破碎严重;并使施工单位设备砸坏损失8万元,施工单位人员工伤10万元,建设单位工伤10万元,井壁修复20万元,停工0.5个月。事件2:由于断层落差达到20m,如果按照原井筒设计深度继续施工,井底车场将落在含水层中,经与设计单位研究决定井筒延深30m,施工单位在设计变更的基础上修改原施工方案,增加了工程支护费用及并更换钢丝绳及其他措施工程费。工程费用增加和工期耽误15天。事件3:井筒穿过一含水层,施工单位凭经验通过,但发生了淹井,造成设备损失10万元,返修井壁20万元,事故处理80万元,停工0.5个月,处理1个月。继续向下施工时由于断层导水导致某含水层水量的突然增大,远远大于原地质资料提供的井筒涌水量,井筒排水费用大幅度增加,井筒施工速度降低给施工单位造成施工成本增加15万元,工期拖延10天。问题:1.本工程中出现工程变更的原因有哪些?2.事件1、2、3中,施工单位可以索赔的工期和费用有哪些?3.事件2中,施工单位在工程结算时应如何确定变更价款。

某矿井井底车场主要巷道的施工网络计划如案例图2G320030-3所示,图中箭线下方 数据为工作时间,单位为月。施工中,工作E由于业主修改设计,使其耽误工期2个月, 为维持原工期不变,经业主同意,施工单位增开了一辅助巷道,安排在D工作后面,G、 H工作前面,工作名称L,时间1个月,可使工作G的施工时间缩短到3个月。问题(1)该井底车场主要巷道的计划工期是多少?施工中重点应控制哪些工作?(2)该工程需要安排多少个施工队伍?通过网络优化后的施工队伍数目是多少?(3)工作E出现拖延后,根据施工单位的安排,该工程实际工期是多少?(4)绘制施工单位进行调整后的网络计划。

背景资料: 某矿井井底车场的施工网络计划如图所示,图中时间单位为月。实际施工过程中,F工作在通过断层破碎带时,由于施工单位排水水泵故障造成巷道被淹,进行处理费用增加30万元,耽误时间1个月;L工作由于工作面出现瓦斯突出,造成施工巷道部分损坏,施工单位及时制定了瓦斯抽放的应急处理方案,L工作最后耽误了8个月的时间,增加费用100万元。 问题: 1.该井底车场施工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是多少?施工中重点应控制哪些工程? 2.对F工作延误,施工单位的索赔能否得到补偿? 3.对L工作延误,建设单位应如何处理施工单位的索赔?

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矿井井底车场的施工,该井底车场为常见的环形车场,排水系统由两条独立的水仓构成,施工单位所编制的工程施工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所有的施工工序时间都已不能再缩短工程施工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巷道交岔点D施工时,由于开挖断面大,施工单位采取了短进尺、预支护、早封闭的技术措施,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但施工进度慢,延误工期10天。 事件二:主井绕道工程E施工中发现围岩的稳定性很差,与地质资料提供的条件不符,施工单位采取了加强支护的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但延误工期20天,增加施工成本20万元。 事件三:水仓入口工程G施工时,因施工单位安排失误,发生工程延误,延误工期20天,并影响了其后续工程内水仓M和外水仓N的正常施工。 问题 1.指出施工单位所编制的网络计划所有关键线路,并计算工期。 2.分别说明所发生的事件对项目总工期的影响。 3.为使G工程的延误不影响工期,施工单位应如何调整进度计划?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矿井井底车场的施工任务。开工前,项目经理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施工方案、资源供应计划、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等。井底车场平面布置示意图部分内容如图2所示,相应的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如图3所示,关键线路上的工作由同一个工作队完成,各工作的作业时间均不可压缩。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工程进行60d,施工单位月度检查时重点检查了进度计划执行情况,发现:副井重车线1(工作A)和变电所通道(工作D)已完工;副井重车线2(工作L)已完成其工程量的60%;副井空车线(工作B)已完成其工程量的80%;中央变电所(工作E)由于设计变更,尚未开始作业,预计完成设计变更还需要10d。施工单位考虑到工作E的延误将导致后续工作中央泵房(工作J)和泵房通道(工作K)不能正常完成,工程不能按时交付,与各工作队协商并在监理工程师的指令下调整了进度计划,以满足工期要求。经施工单位计算,工作E的延误导致的窝工费和机械设备台班折旧费为30万元,按照调整后进度计划施工将增加投入8万元。 事件2:由于建设单位提供设计资料不及时,导致外水仓(工作H)延误10d,已提前运至现场的施工机械台班折旧费损失2万元,窝工费15万元。 事件3:内水仓(工作I)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设备发生故障,导致该工作延误6d,修理设备花费6万元,增加窝工费8万元。 针对事件1~事件3,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了索赔。 【问题】 1.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资源供应计划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根据绘制的井底车场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确定工程计划工期和关键工作。 3.事件1中施工单位发现工作E延误后,应如何安排后续工程施工,才能够保证计划工期(用文字说明)? 4.就事件1~事件3,逐一说明施工单位可向建设单位索赔的费用和工期。

背景资料  某大型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主井直径6.0m,井深890m;副井直径7.0m,井深850m;设计巷道断面较大,井底装载硐室在主井车场水平以下。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中,基岩段涌水量小于10m3/h。施工单位经业主同意安排主井比副井提前3个月开工,装载硐室随井筒同时施工;主井进行临时改绞,用临时罐笼提升。  实际施工中,副井施工较顺利,预计可按时到底。主井地面预注浆效果较差,施工的涌水量达65m3/h。施工单位通过增加排水设备,强行通过了含水层。由于涌水影响,预计主井将比副井滞后2.5个月到底。主、副井短路贯通需2个月。经研究,决定临时改绞的方案不变。设计单位提供井底车场平面施工图如图所示。受主井涌水的影响,主井施工安排应做哪些调整?调整后施工难易程度有何变化?怎样安排施工程序使总工期少受或不受影响?

背景资料  某大型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主井直径6.0m,井深890m;副井直径7.0m,井深850m;设计巷道断面较大,井底装载硐室在主井车场水平以下。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中,基岩段涌水量小于10m3/h。施工单位经业主同意安排主井比副井提前3个月开工,装载硐室随井筒同时施工;主井进行临时改绞,用临时罐笼提升。  实际施工中,副井施工较顺利,预计可按时到底。主井地面预注浆效果较差,施工的涌水量达65m3/h。施工单位通过增加排水设备,强行通过了含水层。由于涌水影响,预计主井将比副井滞后2.5个月到底。主、副井短路贯通需2个月。经研究,决定临时改绞的方案不变。设计单位提供井底车场平面施工图如图所示。增加的措施工程的费用属于哪类费用?应由哪方解决?施工单位可向业主索赔哪些项目的费用?

背景资料  某大型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主井直径6.0m,井深890m;副井直径7.0m,井深850m;设计巷道断面较大,井底装载硐室在主井车场水平以下。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中,基岩段涌水量小于10m3/h。施工单位经业主同意安排主井比副井提前3个月开工,装载硐室随井筒同时施工;主井进行临时改绞,用临时罐笼提升。  实际施工中,副井施工较顺利,预计可按时到底。主井地面预注浆效果较差,施工的涌水量达65m3/h。施工单位通过增加排水设备,强行通过了含水层。由于涌水影响,预计主井将比副井滞后2.5个月到底。主、副井短路贯通需2个月。经研究,决定临时改绞的方案不变。设计单位提供井底车场平面施工图如图所示。简述本项目井巷工程过渡期辅助系统要做哪些调整来保证二期工程的施工。

1.背景:某施工单位承担一矿井井底车场的施工任务,合同工期12个月,施工单位根据该矿井井底车场巷道与硐室的关系,绘制了井底车场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如图1所示,单位月),并组织了3个施工队进行施工。各施工队的施工内容分别是:甲队A、C、H,乙队:B、E、M、N,丙队:D、G、J。施工网络计划图工程施工进行3个月后,施工单位发现井下巷道工作面涌水较大。向建设单位建议在井底车场增加临时水仓及泵房,该工作名称为K,工期为2个月;工作K必须安排在工作D和E完成后才能开始。并应尽早组织施工,建设单位同意增加设置临时水仓及泵房,但要求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确保合同工期不变。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单位的意见,及时调整了施工安排,由乙队承担临时水仓及泵房工作K施工,安排在工作D、E结束后开始,K完成后再进行工作M的施工。该施工安排及时报告给了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据此安排还提出了补偿新工作K的费用和延长工程工期的索赔。2.问题:(1)确定施工单位编制的原网络进度计划的关键线路和计算工期,施工安排中应优先确保那个施工队伍的施工?为什么?(2)增加临时水仓和泵房工作后,按着施工单位的施工安排,该工程的工期将是多少?需要优先确保哪个施工队伍的施工?(3)监理单位能否同意施工单位的施工安排?为什么?(4)施工单位应如何安排工作K的施工?由此能获得哪些补偿?

某矿井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遇到了如下几种情况:事件1:3月5日,在施工运输石门时,遇到原地质资料提供的断层破碎带,并发生冒顶,造成施工单位增加施工费用支出35万元,影响工期10天。施工单位在3月15日处理完冒顶事故后,向工程师提出了索赔。事件2:在施工下山时,5月9日遇到地质资料提供的含水层,工程师认为该含水层不会造成大的事故,遂指示施工单位强行通过,结果导致涌水事故,造成施工单位经济损失68万元,影响总工期26天。事故处理完成后继续施工,于12月26日竣工后,项目经理提出了索赔。事件3:7月21日在施工顺槽时,由于遭遇地质资料未提供的断层,影响工期9天,施工单位额外支出费用23万元。施工单位立即向工程师提出了索赔。问题 1.分别分析几次事件中的索赔。 2.试述承包人的索赔程序。

某大型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主井直径6.0m,井深890m;副井直径7.0m,井深850m;设计巷道断面较大,井底装载硐室在主井车场水平以下。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中,基岩段涌水量小于10m3/h。施工单位经业主同意安排主井比副井提前3个月开工,装载硐室随井筒同时施工;主井进行临时改绞,用临时罐笼提升。  实际施工中,副井施工较顺利,预计可按时到底。主井地面预注浆效果较差,施工的涌水量达65m3/h。施工单位通过增加排水设备,强行通过了含水层。由于涌水影响,预计主井将比副井滞后2.5个月到底。主、副井短路贯通需2个月。经研究,决定临时改绞的方案不变。设计单位提供井底车场平面施工图如图所示。  问题1.受主井涌水的影响,主井施工安排应做哪些调整?调整后施工难易程度有何变化?怎样安排施工程序使总工期少受或不受影响?  2.说明维持原改绞方案不变的理由。  3.根据井底车场布置简图,为满足二期工程需要,施工单位需增加哪些必要的措施巷道?请作出示意图。  4.增加的措施工程的费用属于哪类费用?应由哪方解决?施工单位可向业主索赔哪些项目的费用?  5.简述本项目井巷工程过渡期辅助系统要做哪些调整来保证二期工程的施工。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主井井筒工程,井筒设计深度500m。合同约定分项工程量增减10%以内时,按已有类似工程综合单价调整。建设单位提供了距离该主井井筒40m的普通地质钻孔资料作为井筒检查孔资料,施工单位据此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通过监理审批后组织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在井筒施工到450m深度时发现了井筒地质资料没有揭示的断层,围岩破碎严重,施工过程中出现有局部岩帮冒落的情况,原锚杆支护井壁的设计方案达不到支护效果。施工单位口头提出要求变更支护方案。事件2:在继续掘进前,施工单位对断层进行了探水作业,发现含水层涌水量远远大于地质资料提供的井筒涌水量,造成井筒排水费用大幅度增加,井筒施工速度降低,施工单位采取了注浆和更有力的排水措施。同时,设计单位根据断层涌水的影响,决定延深井筒深度,并出具了井筒延深40m的设计变更。根据事件1和事件2,建设单位同意就井筒涌水量大及设计变更调增合同价款,施工单位提出了相应的索赔和调增价款报告。【问题】1.事件1中,施工单位要求变更支护方案,监理单位应如何处理?针对该井筒条件和围岩破碎的情况,施工单位可采用哪些加强支护的措施?说明这些措施的作用。2.事件1中,施工单位可以进行工程索赔的理由是什么?如何确定相关索赔费用?3.事件2中,施工单位接到设计变更后,进行索赔的程序是什么?4.事件2中,井筒延深40m,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价款调增?

某施工单位承担矿井井底车场的施工任务,合同工期为12个月。施工单位根据该矿井井底车场巷道和硐室的关系,编制了井底车场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如图1所示),并组织了3个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各施工队伍的施工内容分别为:甲队A、C、H;乙队B、E、M、N;丙队D、G、J。工程施工进行3个月后,施工单位发现井下巷道工作面涌水较大,向建设单位建议在井底车场增加临时水仓及泵房,该工作名称为K,工期为2个月;工作K必须安排在工作D和E都完成后才能开始,并应尽早组织施工。建设单位同意增加设置临时水仓及泵房,但要求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确保合同工期不变。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单位的意见,及时调整了施工安排,由乙队承担临时水仓及泵房工作K的施工,安排在工作D、E结束后开始,K完成后再进行工作M的施工。该施工安排及时报送给了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据此安排还提出了补偿新增工作K的费用和延长工程工期的索赔。【问题】1.确定施工单位编制的原网络进度计划的关键线路和计算工期。施工安排中应优先确保哪个施工队伍的施工?为什么?2.增加临时水仓及泵房工作后,按照施工单位的施工安排,该工程的工期将是多少?需要优先确保哪个施工队伍的施工?3.监理单位能否同意施工单位的施工安排?为什么?4.施工单位应当如何合理安排工作K的施工?由此能获得哪些补偿?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矿井井底车场的施工,该井底车场为常见的环形车场,排水系统由两条独立的水仓构成,施工单位所编制的工程施工网络计划如图4--1所示。所有的施工工序时间都已不能再缩短。2-1工程施工网络图工程施工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1:巷道交岔点D施工时,由于开挖断面大,施工单位采取了短进尺、预支护、早封闭的技术措施,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但施工进度慢,延误工期10d。事件2:主井绕道工程E施工中发现围岩的稳定性很差,与地质资料提供的条件不符,施工单位采取了加强支护的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但延误工期20d,增加施工成本20万元。事件3:水仓入口工程G施工时,因施工单位安排失误,发生工程延误,延误工期20d,并影响了其后续工程内水仓M和外水仓N的正常施工。2、问题:(1)指出施工单位所编制的网络计划所有关键线路,并计算工期。(2)分别说明所发生的事件对项目总工期的影响。(3)针对所发生的事件,分别说明施工单位可获得多少工期和费用补偿?(4)为使G工程的延误不影响工期,施工单位应如何调整进度计划?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包一项井底车场二期工程。该矿井采用主、副井开拓方式,此时,主井已采用临时罐笼提升,副井临时管路系统尚未拆除,拟在副井空、重车线完工后,进行副井永久装备。建设单位参考已竣工井筒和马头门地质资料,认定井底车场围岩为砂泥岩互层,岩层稳定,无大的断层;车场水平以下有一奥陶系灰岩含水层,距车场底板较远,且有泥岩隔水层;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水压、水量等水文地质条件不祥,预计车场总涌水量20m3/h左右。建设单位将上述情况以书面形式发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根据地质资料,在主井马头门附近安装两台排水能力为100m3/h的卧泵,其中一台备用(主井底再无设备安装空间),利用井底水窝作水仓。施工中发现有岩层错动,并有断续的出水现象。这些现象没有引起重视,结果在副井重车线掘进放炮后,距副井井筒65m处,发生了迎头突水,涌水达到220m3/h,经抢险未造成淹井事故,但生产受到严重影响。【问题】1.分析突水事故中,施工单位的认识和做法存在哪些问题2.施工单位在突水后应采取哪些紧急措施3.施工单位在施工井底车场前应如何做好防突水工作4.工作面底板发生含水层突水的主要预兆有哪些

背景资料  某大型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主井直径6.0m,井深890m;副井直径7.0m,井深850m;设计巷道断面较大,井底装载硐室在主井车场水平以下。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中,基岩段涌水量小于10m3/h。施工单位经业主同意安排主井比副井提前3个月开工,装载硐室随井筒同时施工;主井进行临时改绞,用临时罐笼提升。  实际施工中,副井施工较顺利,预计可按时到底。主井地面预注浆效果较差,施工的涌水量达65m3/h。施工单位通过增加排水设备,强行通过了含水层。由于涌水影响,预计主井将比副井滞后2.5个月到底。主、副井短路贯通需2个月。经研究,决定临时改绞的方案不变。设计单位提供井底车场平面施工图如图所示。根据井底车场布置简图,为满足二期工程需要,施工单位需增加哪些必要的措施巷道?请作出示意图。

多选题矿井井底车场副井系统硐室包括( )。A排水泵房B变电所C装载硐室D井底矿仓E水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