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模拟试题卷

地基需要处理的问题有( )。

A.强度和稳定性问题
B.压缩及不均匀沉降问题
C.地基的渗漏与溶蚀
D.地基振动液化与振沉
E.与建筑物基础的协调变形问题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土的渗透变形?(  )

A、流土
B、突涌
C、管涌
D、振动液化

答案:A,C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第G.0.1条第1款规定,土的渗透变形宜分为流土、管涌、接触冲刷和接触流失四种类型。


强震时,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地震液化时可能产生的现象()
A.砂土地基地面产生喷水冒砂
B.饱和砂土内有效应力大幅度提高
C.地基失效造成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陷
D.倾斜场地产生大面积土体流滑


答案:B
解析:
σ’=σ-u,地震时u升高,σ’减小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99),下列()属于渗透变形。
A.流土 B.管涌 C.流砂 D.振动液化


答案:A,B
解析:


在第四纪覆盖层常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 )。

A.压缩变形
B.渗漏损失
C.砂土振动液化
D.诱发地震

答案:A,B,C
解析:
在第四纪覆盖层特别是深厚覆盖层(厚度大于40m)上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常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①压缩变形与不均匀沉陷。②渗漏损失与渗透变形。③砂土振动液化与剪切破坏。④层次不均一、应力分布不均造成应力集中,导致上部建筑物局部拉裂。


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模拟试题卷

1.红黏土经搬运、沉积后仍保留其基本特征,且液限介于( )的土,称为次生红黏士。A.30%35%B.35%40%C.40%45%D.45%50%【答案】:D【解析】:红黏土是碳酸盐岩经红土化作用形成的,呈棕红、褐黄等色的黏土,其液限一般等于或大于50%,具明显的收缩性,网状裂隙发育。红黏土经搬运、沉积后仍保留其基本特征,且液限介于45%50%的土,称为次生红黏土。2.在第四纪覆盖层常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 )。A.压缩变形B.渗漏损失C.砂土振动液化D.诱发地震【答案】:A|B|C【解析】:在第四纪覆盖层特别是深厚覆盖层(厚度大于40m)上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常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压缩变形与不均匀沉陷。渗漏损失与渗透变形。砂土振动液化与剪切破坏。层次不均一、应力分布不均造成应力集中,导致上部建筑物局部拉裂。3.论证水电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提出工程开发任务是( )阶段的内容之一。A.项目建议书B.预可行性研究C.可行性研究D.初步设计【答案】:B【解析】:根据水电工程预可行性报告编制规程第3.0.4条规定,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论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基本确定综合利用要求,提出工程开发任务。基本确定主要水文参数和成果。评价本工程的区域构造稳定性,初步查明并分析和比较坝(闸)址和厂址的主要地质条件,对影响工程方案成立的重大地质问题做出初步评价。初选代表性坝(闸)址和厂址。初选水库正常蓄水位,初拟其他特征水位。初选电站装机容量,初拟机组额定水头、饮水系统经济洞径和水库运行方式。初步确定工程等别和主要建筑物级别。初选代表性坝(闸)型、枢纽及主要建筑物型式。初步比较拟定机型、装机台数、机组主要参数、电气主接线及其他主要机电设备和布置。初拟金属结构及过坝设备的规模、型式和布置。初选对外交通方案,初步比较拟定施工导流方式和筑坝材料,初拟主体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总布置,提出控制性工期。初拟建设征地范围,初步调查建设征地实物指标,提出移民安置初步规划,估算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补偿费用。初步评价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从环境角度初步论证工程建设的可能性。提出主要的建筑安装工程量和设备数量。估算工程投资。进行初步经济评价。综合工程技术经济条件,给出综合评价意见。4.下列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安置的人口属于搬迁安置人口的有( )。A.征地范围区内房屋居住的人口B.失去主要生产资料的人口C.照顾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而搬迁的人口D.城镇搬迁新址占地范围内居住的人口【答案】:A|C|D【解析】:搬迁安置人口是指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而导致必须拆迁的房屋内所居住的人口,也称生活安置人口,具体包括:征地范围区内房屋居住的人口;失去生产生活条件、占地不占房影响人口;城镇搬迁新址占地范围内居住的必须搬迁人口;照顾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而必须搬迁的人口。B项属于生产安置人口。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防治体系主要包括( )。A.水力侵蚀防治体系B.泥石流和滑坡防治体系C.风沙防治体系D.风蚀防治体系【答案】:A|B|D【解析】:根据编制原则、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分区,制定分区防治措施体系。措施体系可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泥石流等四大防治体系,此外还有水蚀风蚀交错区的防治体系以及其他防治体系。6.流域范围内的水资源规划间的关系包括( )。A.区域规划应当服从流域规划B.专业规划应当服从综合规划C.流域规划与区域规划相协调D.综合规划与专业规划相协调【答案】:A|B【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十五条规定,流域范围内的区域规划应当服从流域规划,专业规划应当服从综合规划。7.城镇节水的主要方向包括( )。A.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B.降低用水单耗C.加强治污D.利用价格杠杆【答案】:A|B【解析】:尽管城镇工业用水的部门千差万别,但节水的方向或核心是共同的,那就是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和降低用水单耗。8.洪水调查不包括( )调查。A.洪水痕迹B.洪水发生时间C.洪水灾情D.洪水含沙量【答案】:D【解析】:水文调查是弥补定位观测不足,使水文资料更加系统完整的重要手段。它包括流域调查、洪水与暴雨调查、水量调查、其他专项调查等。其中,洪水调查工作包括洪水痕迹、洪水发生时间、灾情的调查。9.财务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它反映的是项目全部投资所能获得的( )。A.最低收益率B.最大利润率C.最高收益率D.平均利润率【答案】:C【解析】:财务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它是评价项目盈利能力的动态指标。它的经济含义是指在项目寿命期内,项目内部未收回投资每年的净收益率。财务内部收益率可根据财务现金流量表中净现金流量,用试差法计算,也可采用专用软件的财务函数计算。10.坝体连同一部分坝基浅部岩体发生的剪切破坏属于( )破坏类型。A.表层滑动B.浅层滑动C.深层滑动D.混合型滑动【答案】:B【解析】:A项,表层滑动是指沿着坝体与岩体接触面发生的剪切破坏;C项,深层滑动是指在坝基岩体深部发生的剪切滑动破坏;D项,混合型滑动是指部分沿坝体与岩体接触,部分在岩体内部组合而成的剪切滑动破坏。B项,浅层滑动是指坝体连同一部分坝基浅部岩体发生的剪切破坏。11.自然界中水文循环的主要环节是( )。A.截留、填洼、下渗、蒸发B.蒸发、降水、下渗、径流C.截留、下渗、径流、蒸发D.蒸发、散发、降水、下渗【答案】:B【解析】:自然界中水文循环有蒸发、降水、下渗和径流四个主要环节。海洋上蒸发的水汽,被水汽带到陆地上空,在一定气象条件下成云致雨,降落到地面,称降水,其中一部分被蒸发,另一部分形成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最后回归海洋。12.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S关于大比例尺分级的规定为( )。A.S12000B.S11000C.S15000D.S110000【答案】:C【解析】: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分级:小比例尺,S150000的各类比例尺;中比例尺,150000S15000的各类比例尺;大比例尺,S15000的各类比例尺。13.土的压缩模量是指( )。2017年真题A.无侧限条件下,竖向应力与竖向应变之比B.无侧限条件下,竖向应力增量与竖向应变增量之比C.有侧限条件下,竖向应力与竖向应变之比D.有侧限条件下,竖向应力增量与竖向应变增量之比【答案】:D【解析】:土的压缩模量是指土在完全侧限条件下的竖向附加应力与相应的应变增量之比,变形模量是无侧限条件下竖向应力增量与竖向应变增量之比。14.利用气象雷达不能预报探测范围内的( )。A.降雨量B.雨强C.降雨开始和终止时刻D.雨期蒸发量【答案】:D【解析】:气象雷达探测是用来预报降水量的一种方法。雷达的回波可在雷达显示器上显示出来,不同形状的回波反映着不同性质的天气系统、云和降水等。雷达探测到的降水回波位置、移动方向、移动速度和变化趋势等资料,即可预报出探测范围内的降水量、降雨强度以及开始和终止时刻。15.下列关于临时占用草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临时占用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年B.不得在临时占用的草原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C.临时占用应由省级政府主管部门同意D.占用期满及时退还【答案】:B【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第四十条规定,需要临时占用草原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临时占用草原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并不得在临时占用的草原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占用期满,用地单位必须恢复草原植被并及时退还。16.输油圆管长L500m,直径d0.15m,流速v0.24m/s,油的黏滞系数2.0cm2/s,则此输油管流动型态及此管段的沿程阻力损失分别为( )。A.层流,3.48m(油柱)B.紊流,4.48m(油柱)C.临界流,5.48m(油柱)D.层流,4.48m(油柱)【答案】:A【解析】:下临界雷诺数以上的液流总是紊流,下临界雷诺数以下的液流总是层流,所以一般都用下临界雷诺数作为判别流态的标准,也称它为临界雷诺数。对于圆管中的流动,临界雷诺数为:Recrvcrd/2300。输油圆管雷诺数Revd/(0.240.15)/(2.0104)1802300,为层流。17.( )之间的水库容积为兴利库容。A.正常蓄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B.正常蓄水位至汛期排沙水位C.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D.正常蓄水位至防洪高水位【答案】:C【解析】:兴利库容即调节库容,是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用以调节径流,按兴利(发电)要求提供水库的供水量或水电站的流量。18.表明钢材超过屈服点工作时的可靠性的指标是( )。A.比强度B.屈强比C.屈服强度D.条件屈服强度【答案】:B【解析】:屈强比是指钢材屈服点与抗拉强度的比值,可以反映钢材使用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屈强比愈小,反映钢材受力超过屈服点工作时的安全可靠程度愈大,但太小则反映钢材性能未能充分利用,造成浪费。钢材屈强比一般应小于0.83。A项,比强度是材料的强度(断开时单位面积所受的力)除以其表观密度;C项,屈服强度是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亦即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D项,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规定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0.2%)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19.下列哪些选项是软弱夹层抗剪强度取值应考虑的因素?( )A.软弱夹层的位置B.软弱夹层的长度C.软弱夹层的类型D.软弱夹层的厚度及起伏差【答案】:C|D【解析】:影响软弱夹层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包括:软弱夹层的颗粒组成;矿物及化学成分;软弱夹层的产状、层面起伏和接触面情况;长期渗水作用环境。即软弱夹层的类型、软弱夹层的厚度及起伏差是软弱夹层抗剪强度取值应考虑的因素。20.岩石饱和吸水率是试件在( )与试件固体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A.最小吸水量B.天然状态吸水量C.常温状态下吸水量D.强制饱和状态下的最大吸水质量【答案】:D【解析】:岩石饱和吸水率是试件在强制饱和状态下的最大吸水质量与试件固体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采用煮沸法或真空抽气法测定。21.某地区泥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25MPa,岩体完整性系数Kv为0.55,下列完整性评分正确的是( )。A.22B.14C.8D.4【答案】:B


在第四纪覆盖层上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常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有( )

A.压缩变形与不均匀沉降
B.渗漏损失与渗透变形
C.砂土震动液化与剪切变形
D.层次不均一、应力分布不均造成应力集中,导致上部建筑物局部拉裂

答案:A,B,C,D
解析:
在第四纪覆盖层特别是深厚覆盖层(厚度大于40m)上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常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①压缩变形与不均匀沉陷;②渗漏损失与渗透变形;③砂土振动液化与剪切破坏;④层次不均一、应力分布不均造成应力集中,导致上部建筑物局部拉裂。


在喀斯特岩层上修建高混凝土坝时,可能存在坝基变形、坝基抗滑稳定和坝基渗漏等工程地质问题。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当坝基存在大溶洞、大溶隙或溶蚀带并充填松软土时,可能存在渗透变形问题
B.当坝基主要应力区埋藏有大溶洞时,一定存在不均匀沉陷问题
C.当坝基存在大溶隙或溶蚀带时,可能存在压缩变形问题
D.坝基存在顺河向断层,并沿断层发育有喀斯特系统时,则沿该断层存在喀斯特管道渗漏问题

答案:B
解析:
B项,当坝基主要应力区埋藏有大溶洞时,不一定存在不均匀沉陷问题,如:①当基础底板之下土层厚度大于地基压缩层厚度,并且土层中有不致形成土洞的条件时,若地下水动力条件变化不大,水力梯度小,可以不考虑基岩内洞穴对地基稳定的影响;②基础底板之下土层厚度虽小于地基压缩层计算深度,但溶洞内有充填物且较密实,又无地下水冲刷溶蚀的可能性;或基础尺寸大于溶洞的平面尺寸,其洞顶基岩又有足够承载能力;或溶洞顶板厚度大于溶洞的最大跨度,且顶板岩石坚硬完整。皆可以不考虑土洞或溶洞对地基稳定的影响。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水库区工程地质勘察主要应对水库地质条件及( )等工程地质问题分析评价。

A.水库渗漏、水库浸没、水库淤积
B.水库渗漏、水库浸没、库岸稳定、水库诱发地震
C.水库渗漏、水库浸没、水库坍岸、水库淤积
D.水库渗漏、水库浸没、水库坍岸、水库淹没

答案:B
解析:
水库蓄水后,由于拦蓄水位升高,库周边及其邻近地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和地质环境的变化,可能会产生或引发各种工程地质问题(如水库渗漏、水库浸没、水库塌岸或边坡失稳及水库诱发地震等),影响水库安全、有效运行。水库区工程地质勘察应在全面调查水库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可能存在问题的库段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如水库渗漏、浸没、库岸稳定、滑坡等)进行重点勘察。


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采用钻孔压水试验方法解决下列哪个具体技术问题将更有效?( )

A.确定岩体的透水特性,为坝基防渗帷幕设计提供依据
B.确定岩土体的渗透破坏比降,为防止坝基岩土体产生渗透破坏提供依据
C.查明岩溶泉和岩溶暗河的补排关系,确定库周分水岭地段可能存在的渗漏情况
D.查明坝基覆盖层及全强风化岩的渗透特性,为坝基防渗设计提供依据

答案:A
解析:
钻孔压水试验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探中最常用的在钻孔内进行的岩体原位渗透试验,其成果主要用于评价岩体的渗透特性。是防渗帷幕设计的基本依据。


根据《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188—2005)规定,对新建堤防下列哪项勘察工作应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 )

A.对各堤线工程地质条件进行比较,对选定线路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初步评价,并对堤线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初步的分段评价
B.对地基的渗漏、渗透稳定、抗滑稳定、饱和砂土振动液化、振陷、沉陷变形等问题进行评价,并对堤线进行分段工程地质评价,提出处理措施的建议
C.基本查明基岩浅埋或出露区基岩的时代及岩性特征、岩层产状、风化程度、喀斯特发育特征、岩土接触面起伏变化情况等
D.对招标设计报告评审中要求补充论证的和施工中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勘察

答案:B
解析:
除B项外,新建提防在初步设计阶段的勘察工作还包括:①查明堤基地质结构,特殊土层、粗粒土层以及腐殖土层、含沼气层等的分布、厚度及其性状;②查明基岩浅埋或出露区基岩的地层岩性,易风化、易软化、中等一强透水岩层的分布,断层破碎带、裂隙密集带的产状、规模、充填与胶结情况,岩土接触面的起伏变化情况等;③查明堤基土洞、喀斯特洞穴等的分布、规律、充填情况及充填物的形状,分析其对堤基渗漏、稳定的影响。


相关考题:

考题 单选题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判别()选项的无黏性土的渗透变形的破坏形式属于流土。()A不均匀系数小于等于5B不均匀系数小于等于6C不均匀系数大于5D不均匀系数大于6正确答案: B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附录G.0.5条,不均匀系数小于等于5的土可判为流土。

考题 判断题焊接过程中由于局部加热造成焊件上温度分布不均匀,焊缝与近缝区存在很大的温度差,是引起焊接应力与变形的根本原因。A对B错正确答案: 错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当发生强震时,不属于地震液化时可能产生的现象是()。A、砂土地基地面产生喷水冒砂B、建筑场地地面明显变形C、建筑物产生明显不均匀沉陷D、饱和砂土内有效应力大幅度提高正确答案:D

考题 多选题在第四纪覆盖层常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A压缩变形B渗漏损失C砂土振动液化D诱发地震正确答案: D,B解析: 在第四纪覆盖层特别是深厚覆盖层(厚度大于40m)上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常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①压缩变形与不均匀沉陷。②渗漏损失与渗透变形。③砂土振动液化与剪切破坏。④层次不均一、应力分布不均造成应力集中,导致上部建筑物局部拉裂。

考题 关于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下述说法中()是正确的。()A、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是指地震时能抑制可液化土层喷水冒砂的厚度B、构成覆盖层的非液化土层除天然地层外,还包括堆积5年以上或地基承载力大于100kPa的人工填土层C、当覆盖层中夹有软土层时不应从覆盖层中扣除D、覆盖层厚度一般从第一层可液化土层顶面算至地表正确答案:A,B,D

考题 单选题在喀斯特岩层上修建高混凝土坝时,可能存在坝基变形、坝基抗滑稳定和坝基渗漏等工程地质问题。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当坝基存在大溶洞、大溶隙或溶蚀带并充填松软土时,可能存在渗透变形问题B当坝基主要应力区埋藏有大溶洞时,一定存在不均匀沉陷问题C当坝基存在大溶隙或溶蚀带时,可能存在压缩变形问题D坝基存在顺河向断层,并沿断层发育有喀斯特系统时,则沿该断层存在喀斯特管道渗漏问题正确答案: D解析: B项,当坝基主要应力区埋藏有大溶洞时,不一定存在不均匀沉陷问题,如:①当基础底板之下土层厚度大于地基压缩层厚度,并且土层中有不致形成土洞的条件时,若地下水动力条件变化不大,水力梯度小,可以不考虑基岩内洞穴对地基稳定的影响;②基础底板之下土层厚度虽小于地基压缩层计算深度,但溶洞内有充填物且较密实,又无地下水冲刷溶蚀的可能性;或基础尺寸大于溶洞的平面尺寸,其洞顶基岩又有足够承载能力;或溶洞顶板厚度大于溶洞的最大跨度,且顶板岩石坚硬完整。皆可以不考虑土洞或溶洞对地基稳定的影响。

考题 在喀斯特岩层上修建高混凝土坝时,可能存在坝基变形、坝基抗滑稳定和坝基渗漏等工程地质问题。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当坝基存在大溶洞、大溶隙或溶蚀带并充填松软土时,可能存在渗透变形问题B、当坝基主要应力区埋藏有大溶洞时,一定存在不均匀沉陷问题C、当坝基存在大溶隙或溶蚀带时,可能存在压缩变形问题D、坝基存在顺河向断层,并沿断层发育有喀斯特系统时,则沿该断层存在喀斯特管道渗漏问题正确答案:B

考题 单选题当发生强震时,不属于地震液化时可能产生的现象是()。A砂土地基地面产生喷水冒砂B建筑场地地面明显变形C建筑物产生明显不均匀沉陷D饱和砂土内有效应力大幅度提高正确答案: A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多选题在第四纪覆盖层上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常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有()A压缩变形与不均匀沉降B渗漏损失与渗透变形C砂土震动液化与剪切变形D层次不均一、应力分布不均造成应力集中,导致上部建筑物局部拉裂正确答案: D,B解析: 在第四纪覆盖层特别是深厚覆盖层(厚度大于40m)上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常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①压缩变形与不均匀沉陷;②渗漏损失与渗透变形;③砂土振动液化与剪切破坏;④层次不均一、应力分布不均造成应力集中,导致上部建筑物局部拉裂。

考题 在第四纪覆盖层常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A、压缩变形B、渗漏损失C、砂土振动液化D、诱发地震正确答案:A,B,C